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报告:地球温度12万年来最高 降温行动刻不容缓

2021-08-11 04:11:20

来源:科技日报

  IPCC气候报告重磅发布
  地球温度12万年来最高 降温行动刻不容缓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第一部分《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于8月9日发布。这份报告是2013年以来对全球变暖的首次全球评估。

  报告称,现代社会对化石燃料的持续依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正在以过去2000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全球变暖,其带来的影响已经很明显:创纪录的干旱、野火和洪水摧毁着世界各地。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下去,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报告明确表示,地球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今天做出的选择。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情况将变得非常糟糕”,该报告主要协作者之一、加拿大环境部气候学家张学斌说。

  全球升温或在未来20年达到1.5℃临界值

  根据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国际社会同意将本世纪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0℃以内,并努力将气温上升限制在1.5℃以内。如果这一临界值被打破,北极海冰消失、珊瑚礁大规模灭绝以及富含甲烷的永久冻土融化等现象将更有可能出现,地球生态系统将发生永久性转变。

  该报告对未来几十年全球变暖水平的可能性进行了新的估计。报告称,2011—2020年的十年间,全球地表温度比1850—1900年间高1.09℃,这是自12.5万年前冰河时代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平,过去5年也是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

  从未来20年的平均水平来看,科学家们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气温上升将达到或超过1.5℃。

  该报告预测,未来几十年,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都将加剧。全球变暖1.5℃,热浪会越来越强,暖季会更长,冷季会更短。报告显示,在全球变暖2.0℃时,极端高温更容易达到农业和健康的容忍阈值。

  水循环加剧、海平面上升……多地变化各不相同

  报告称,气候变化正在给不同地区带来多种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而加剧。这些变化包括湿润和干燥、风、雪和冰、沿海地区和海洋的变化。

  报告称,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水循环。这带来了更强的降雨和洪水,也有许多地区面临更严重的干旱。气候变化正在影响降雨模式。预计在高纬度地区,降水量增加,而亚热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减少。预计季风降水的变化会因地而异。

  在整个21世纪,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即使升温保持在1.5℃范围内,预计未来2000年世界各地海平面仍将上升2—3米;若升温2℃,海平面将上升高达6米。这将导致低洼地区发生更频繁、更严重的沿海洪灾和海岸侵蚀。到本世纪末,以前百年一遇的极端海平面事件可能每年都会发生。

  海洋的变化,包括变暖、更频繁的海洋热浪、海洋酸化和含氧量降低。这些变化既影响海洋生态系统,也影响依赖海洋生态系统的人们,而且至少在本世纪余下的时间里,这些变化将持续下去。

  进一步变暖还将加剧永久冻土融化、季节性积雪减少、冰川和冰盖的融化,以及夏季北极海冰的消失。

  此外,对于城市来说,气候变化的某些方面可能会被放大,包括高温(因为城市地区通常比周围地区更温暖)、强降水事件引发的洪水,以及沿海城市的海平面上升。

  变化不可逆转 行动为时不晚

  报告警告说,不能排除气候变暖的一些最严重的影响,如冰盖坍塌、大规模森林消失或海洋环流的突然变化,特别是在接近本世纪末出现高排放和显著变暖的情况下。

  新报告还明确指出,迄今为止,我们所经历的变暖已经改变了许多地球生命支持系统,这些变化在几个世纪到几千年的时间范围内是不可逆转的。

  但报告指出,所有气候变化预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是人类将如何行动。如果现在采取积极行动,气候变化的许多最可怕的影响仍然可以避免。

  尽管IPCC30年来一直在警告全球变暖的危险,但各国政府还没有采取必要的行动来过渡到清洁能源并停止温室气体排放。

  该报告的主要协作者、智利大学气候与恢复力研究中心主任麦莎·罗哈斯说,“除非立即、迅速和大规模地减少所有温室气体,否则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是遥不可及的”。

  第六次评估报告首次从区域角度对气候变化进行了更详细的评估,包括重点关注有用的信息,从而为风险评估、适应和其他决策提供依据,并关注搭建新框架,以有助于将气候的自然变化(热、冷、雨、旱、雪、风、沿海洪水等)信息进行转化,以使其对社会和生态系统具有意义。

  报告反映了归因科学方面的重大进展,即了解气候变化在加剧特定天气气候事件(如极端热浪和强降雨事件)中的作用。报告还显示,人类的行动有可能决定未来的气候走向。有证据清楚地表明,虽然其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也能影响气候,但二氧化碳仍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稳定气候需要大力、快速和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达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减少其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特别是甲烷,对健康和气候都有益处。”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说。(实习记者 张佳欣 本报记者 付丽丽)

  • 相关阅读
  • 班禅回抵驻锡地扎什伦布寺

      中新网日喀则8月11日电 (李雪峰 贡嘎来松)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8日乘坐火车从拉萨回到驻锡地扎什伦布寺。  当日上午,班禅一行抵达。僧人们以最高规...

    时间:08-11
  •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  你们好!来信收悉。你们都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这次有机会到各地深入走访,加深了对中国...

    时间:08-11
  • 樊建川:让一己之藏成为国家和民族共同财富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樊建川:让一己之藏成为国家和民族共同财富  央视网消息:从2004年破土动工到如今,位于成都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已从开馆时的7个展馆,发展成为包括抗日战争、红色年代、汶川...

    时间:08-11
  • 唐翠玉:孝亲敬老 帮助孤残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唐翠玉:孝亲敬老 帮助孤残  央视网消息:1986年,唐翠玉与村里的青年教师蓝如川结婚。两年后,原本瘫痪在床的婆婆又身患骨髓癌,生活不能自理。为治好婆婆的病,唐翠玉跑遍全县...

    时间:08-11
  • 王玉华: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好儿媳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王玉华: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好儿媳  央视网消息:今年59岁的王玉华从结婚时就和肢体二级残疾的婆婆以及智力一级残疾的小姑子生活在一起。为更好照顾两人,她放弃工作挑起家庭重...

    时间:08-11
  •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谢运良:诚信是无价之宝

      央视网消息:谢运良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早年丧母,曾经生活非常艰辛,这让他一直对弱势群体心怀同情。1998年,谢运良回乡创业,第一次招收43名员工中就有27名残障人员。  截至目前,谢运良的企业累计吸纳1200...

    时间:08-11
  • 铁路“免费退票”就是防疫

      近期,国内有些地方相继出现境外病例关联的本地疫情,恰逢暑运期间,人员外出流动较多,疫情传播风险较大。对此,多地发布紧急提醒或通知,建议居民“非必要不出省、不离市”,铁路部门也推出了“免费退票”措施...

    时间:08-11
  • 面对德尔塔病毒 中医治疗与预防是否有变化?

      央广网北京8月10日消息(记者果君)7月份以来,德尔塔毒株造成全国多地疫情反复。对此,中医在治疗与预防方面有哪些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首都...

    时间:08-11
  •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10日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对他们积极到中国各地走访、深化对华了解表示赞赏,鼓励他们加强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

    时间:08-11
  • 林松添会见新任朝鲜驻华大使李龙男

      中新网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 余湛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10日在北京会见了新任朝鲜驻华大使李龙男。  林松添欢迎李龙男来华履新并表示,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

    时间:08-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