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太空出差三人组”在轨60天!

2021-08-17 15:42:1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自6月17日发射以来

  “太空出差三人组”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已在轨工作和生活了60天

  转眼已是入秋时节

  对于近400公里外的航天员而言

  他们又忙了哪些事儿?

  “自助式”体检?

  还有更秀的!

  每天一次医学询问通话,每周一次健康评估,每月一次综合评定,在轨时间越长,越成为天地间必行的“默契”。航天员乘组在天上互相进行采血、化验、超声常规医学检查,地面人员会实时跟踪掌握航天员在轨各项身体指标是否正常,并及时做出调整,使航天员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

  你们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你们的身体健康更令人挂怀!

  01 采血化验

  在太空采血的过程与地面大致一样,航天员们会互相配合进行静脉采血及血常规检验。

  02 眼底检查

  “摸黑”赶工,不眠不休?NO,NO,NO!航天员们是在做眼底检查。由于许多全身性疾病往往发生眼底病变,因此眼底检查是航天员医监医保工作的重要项目,宜在暗室进行。

  03 骨密度测试

  这像不像航天员正准备来一个“太空足浴”?其实这是在进行骨密度测试,这项测试需要将脚伸进测试机中进行检测。随着在失重环境下生活得越久,航天员的骨密度也会逐渐下降。如果不加以综合干预,可能会面临“骨丢失”的空间病理现象,引发骨质疏松的状况。因此,对抗骨丢失是空间站建设期间航天员和地面科技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仅互为“保健师”,还兼顾“Tony老师”,负责打理好彼此仪容,确保三位帅哥在镜头面前始终颜值在线。

  在“太空健身房”锻炼?

  真香!

  要按时体检,更要认真锻炼,航天员乘组在“太空健身房”里运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在轨任务。

  对抗失重生理效应,保持最好工作状态!东京奥运会虽已落下帷幕,但此刻太空中依然有“神舟代表团”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姿态!

  玩转“黑科技”?

  国货之光yyds!

  人系统研究机柜、高微重力实验柜、无容器材料实验柜....。。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大型实验机柜,就是拥有各种“黑科技”的“国货之光”,它们将在航天员乘组与地面配合操作后,产生多项航天医学实验项目成果。

  空间站建造期间计划实施49项航天医学实验项目,神舟十二号任务将完成14个项目。撸起袖子加油干!

  “收纳小妙招”背后的“航天大智慧”

  打call!

  除了开展各项实验,整理内务也不能停。还记得他们刚进驻天和核心舱时,舱内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现在舱内环境已变得干净整洁、秩序井然。

  收纳的秘诀,就是在地板上设置储物空间。那些暂时用不到的包裹,就会被收纳进空间站的夹层之中,使“太空家园”更加温馨舒适。

  秋天的第一杯茶,味道老好了!

  慢点喝,当心设备啊老哥!

  忙完了我也来一袋!

  不知不觉,距离上次出舱过去一个月了!

  是呀!但咱们在舱外的工作还没结束呢。

  别急,咱先锻炼好身体,后面还有“大动作”!

  “太空三人组”出差进度条

  已加载到三分之二

  在轨还有最后一个月

  加油!

  期待你们的凯旋!

  • 相关阅读
  • 以市域之治夯实中国之治坚实基础

      ◆ 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点  ◆ 整合优势资源靶向发力  ◆ 从单打独斗到共治共享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陕西省安康市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十二五”以来,这里近百万群众“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搬迁至...

    时间:08-18
  • 节假日坐火车回家为啥只能买到全程票?背后原因调查

      ● 北京市民刘先生的老家在江苏徐州,最近几年他春节坐高铁回家过年,买不到徐州东站的票,只能买到上海虹桥站的票,中途在徐州东站下车。二等座的差价为200多元  ● 国铁集团客运部回应称,铁路部门依据历史客...

    时间:08-18
  • 中国网络安全保护进入新阶段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颁布——  中国网络安全保护进入新阶段  ◎本报记者 刘 艳 实 习 生 谢雨鲲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

    时间:08-18
  • 月度全球海表温度产品发布数据兼顾准确性和一致性

      月度全球海表温度产品发布数据兼顾准确性和一致性  科技日报讯 (记者瞿剑)8月11日,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消息,该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草地生态遥感创新团队,利用多源数据及其融合技术,研制并发布了...

    时间:08-18
  • 国产首套水下封井器海试成功可应对3000米水下漏油事故

      国产首套水下封井器海试成功可应对3000米水下漏油事故  成果播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瞿剑)中国海油8月11日宣布,由其牵头研制的国内首套水下应急封井器在南海深水海域海试成功。这是解决类似2010年美国墨西...

    时间:08-18
  • 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线将助力意大利高铁建设

      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线将助力意大利高铁建设  科技日报讯 (记者乔地)8月11日,我国出口欧洲超大直径(12.2米)土压平衡盾构机“中铁977号”在中铁装备天津公司顺利通过在线验收,设备将助力意大利那不勒...

    时间:08-18
  • 蛋鸡肉鸡育种从依赖引进走向自主创新

      蛋鸡肉鸡育种从依赖引进走向自主创新  加快培育国产蛋鸡肉鸡种源,应坚持以我为主、引育结合的方针。应加强鸡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以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满足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良鸡新品系,变资源优...

    时间:08-18
  • 世界首创!我国首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下水

      世界首创!我国首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下水  ◎本报记者 王延斌  海洋牧场里养殖的海参、鱼类等众多海洋生物长势如何?怎样实现实时、智能观测?答案来了。  8月中旬,国内第一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

    时间:08-18
  • 医保报销的这几个堵点都被打通了

      医保报销的这几个堵点都被打通了  ◎本报记者 张佳星  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意见》的印发,解决了在医保服务方面,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打通了医保报销的堵点。 ...

    时间:08-18
  • 他们这样传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

      他们这样传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  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 讯 员 刘维帅  “在我心里,我父亲袁隆平是一位和蔼可亲、朴实无华的好父亲,也是一位有‘舍小家为大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国...

    时间:08-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