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精神震撼人心 信仰穿越时空

2021-08-19 03:57: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精神震撼人心 信仰穿越时空(海外学子寻访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第十站:日本东京)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风云激荡的100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回望百年征程,上世纪初,一批怀着民族救亡抱负的中国进步青年出国留学,探索救国图存之路。其中,在日本,就留下了革命先辈的红色印记。

  (一)

  作为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的中国学子,我们为能与李大钊等革命前辈成为校友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们在留学早稻田大学期间接触先进革命思想,回国后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早稻田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的中国学子查阅了他们的生平及其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相关资料,重温了他们发表过的文章。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我们领略了革命前辈在探索救国道路上展现出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及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革命前辈上下求索、一心报国的赤子情怀,时至今日仍激励着我们。

  在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中,我们了解到,1913年冬,李大钊从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到日本求学,并于1914年9月正式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学习。1915年1月,李大钊在早大学习的第一学年,日本向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此事一出,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在文中写道:“凡有血气,莫不痛心,忠义之民,愿为国死。”如今读来,仍令人内心澎湃。

  为了进一步了解李大钊在日本求学期间的思想动态,我们找到了影印的《李大钊全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曾写下一系列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李大钊在日本求学过程中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前途命运,殚精竭虑以求救亡图存之策的高尚情怀。

  (二)

  在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中,我们了解到,1901年至1915年,怀着“寻求救国之路”的理想,陈独秀先后5次东渡日本,其思想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关专家认为,陈独秀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与他早年的留学经历密不可分。

  综观陈独秀的留日历程,正如日本庆应大学学者长堀佑造所言,“陈独秀在日本学会了日语、英语和法语,是不小的收获。学习这些外语,对他了解各国新思想有很大帮助。同时,陈独秀在日期间结识了许多爱国志士,他们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力量”。

  在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中,我们了解到,1917年10月,周恩来进入东京的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文,为报考日本大专院校做准备。

  周恩来当时居住在神田神保町附近。这里是追求进步的中国留学生聚会之地,他们举行集会、编辑革命刊物,探索救国之道。《周恩来旅日日记》中多次提到位于神保町书店街的东京堂书店,他曾在这里站着读完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书刊,默记下十月革命以后的政治党派,并在日记中作出概括总结。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周恩来阅读了日本早期马列主义传播者的作品。

  1919年,在告别日本前夕,周恩来游历了京都岚山等地,留下了包括《雨中岚山》在内的多首诗篇。《雨中岚山》中的“一点光明”被认为是周恩来对当时刚刚接触到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

  (三)

  精神震撼人心,信仰穿越时空。革命先辈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绘就一幅幅激越沉雄的历史画卷,树起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他们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

  百年光阴荏苒,神州沧桑巨变。如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革命先辈在斗争中形成的精神必将在我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继续绽放光芒,指引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民族召唤青年,时代呼唤担当。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改的初心,也是我们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一定要将先辈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在新时代勇担时代使命。

  我们要时时刻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奉献智慧与力量。

  奋斗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作为当代留日学子,我们要胸怀大志、刻苦学习,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 相关阅读
  • 中企将中断8月底及9月直达立陶宛铁路货运?商务部回应

      中新网8月19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9日表示,近日,立陶宛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已经严重影响了中立两国企业开展互利合作的信心。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决定,采取切实...

    时间:08-19
  • 政协委员谈校外教培行业转型:积极引导,为素质教育服务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表示,贯...

    时间:08-19
  • 中国嘲笑美国“狼狈逃离阿富汗”?华春莹:这还需要我们嘲笑吗?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梁晓辉)美国一些媒体和人士称,中国正在嘲笑美国狼狈逃离阿富汗的败相。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道:“这还需要我们嘲笑吗?”  她表示,美国内出现这种...

    时间:08-19
  • 重磅微视频|情深谊长 扎西德勒

      祖国的西南,是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壮美西藏。70年前的5月23日,是雪域高原的历史转折点——《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情暖雪域,爱洒高原。对生活在...

    时间:08-19
  • 新华时评:共绘雪域高原美好新蓝图

      新华社拉萨8月19日电 题:共绘雪域高原美好新蓝图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翟永冠  70年前,随着“十七条协议”的签订,西藏迎来了和平解放。  70年后,自然条件严酷的西藏同全国一道,告别了绝对贫困,生活在...

    时间:08-19
  • 中国首个地基行星光学观测中心和行星科学实习基地落户青海

      中新社西宁8月19日电 (孙睿)“为探索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发展,我们在2017年启动冷湖‘火星小镇’计划,能更加有力地推动我们在冷湖正在探索的科学、科普、科幻、文化、体育、旅游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打造以...

    时间:08-19
  • 中国力争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

      我国力争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胡璐)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

    时间:08-19
  •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新华社银川8月19日电(记者艾福梅、马思嘉)作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19日在宁夏银川市开幕,中外嘉宾线上线下共谋经贸合作与发展。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为期4天,以“深...

    时间:08-19
  • “小美”见“大美” 浙江磐安城乡“美丽同质”奔共富

      中新网金华8月19日电(张斌 葛铭锐 汪旭莹)提供免费充电服务的休息区、WiFi全覆盖、小型“医务室”、茶饮咖啡吧……“厕所革命”以来,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同心驿站”的多功能公共卫生间成了山里的“网红打...

    时间:08-19
  •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9亿剂次

      中新网8月19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2021年8月1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90012.7万剂次。资料图:医务人员在新冠病毒疫苗流动接种车上为市民接种疫...

    时间:08-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