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阔步迈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2021-08-19 12:02:42

来源:经济日报

  阔步迈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点滴改变,看着儿孙们健康成长,一家人和和睦睦,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了。”在西藏山南市的家中,83岁的陈明英老人满是笑容地对记者说。

  70年前,13岁的陈明英跟着部队从四川走到昌都再到拉萨。进入西藏后,当地人民悲惨的生活状况让她触目惊心、永生难忘。“当时我看到一位农奴戴着沉重的手链脚链,身上、脚上到处都是伤……”老人回忆说,这样的景象在旧西藏随处可见。此后的70年里,陈明英先后在山南市多区县工作,为西藏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也见证了西藏70年的沧桑巨变。

  这一段波澜壮阔、改天换地的历史,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彰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彰显了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伟力。如今的西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民生福祉实现了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各族群众正阔步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全面建立

  在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文盲率高达95%。西藏和平解放后的70年间,国家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239.65亿元,推动西藏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实行15年公费教育。

  身着白色工装,手戴橡胶手套,在西藏净土乳业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检测员白玛旺杰将刚刚取样的牛奶放置在检测仪器下进行分析。2017年从西藏大学毕业后,白玛旺杰应聘来到西藏净土乳业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已经成为技术骨干。

  “近些年,我们公司招收了不少高校毕业生,他们有技术、有能力、留得住,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西藏净土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扎西索朗说。

  如今,一批又一批像白玛旺杰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走上不同领域的工作岗位,为西藏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十三五”期间,西藏印发了《关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意见》,指导高校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增大数据技术、中药资源与开发、网络空间安全、医学影像技术等13个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理工农医类专业。

  “目前,西藏高校本科专业有150个,其中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55.3%;专科专业58个,其中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62.1%。”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范春文介绍,下一步,西藏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西藏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70年来,西藏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已基本全面建立,各族群众受教育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国家对西藏农牧民实行“三包政策”,教育资金、资助资金达180多亿元。资助学生1102万人次,各类资助政策达40项。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195所,在校学生88万多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87%,小学学龄教育入学率达99.9%,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1年。

  医疗卫生水平稳步提升

  和平解放前,西藏医疗机构很少。大骨节病、包虫病、高原性风湿病等疾病长期困扰着西藏各族人民身心健康。

  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下,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全面改善,基本实现与全国同步发展,人民健康事业水平显著提升。

  “达瓦大哥,最近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吧?我先给你量量血压。”在拉萨市恩惠苑社区定期开展的体检活动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罗增仔细询问达瓦近期的身体健康状况。

  “只有身体健康,才有生活小康。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恩惠苑社区在规划之初就建设了卫生服务站,为群众提供西医、藏医诊疗等服务。”恩惠苑社区居委会第一书记旦达说,针对群众搬迁前看病难,对健康不重视的实际,卫生服务站定期开展体检、健康咨询,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达瓦正是在社区体检中被检查出患有包虫病,并接受了免费手术治疗的。现在,他身体恢复得不错,还在社区找到一份保安工作。“身体健康,日子才有奔头。”达瓦说。

  目前,西藏已初步建成覆盖区、市、县、乡、村的五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以农牧区医疗制度为基础、大病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依托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西藏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1642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1家。每千人床位数4.9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5.89人。

  近年来,中央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使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400多种较大疾病不出藏就能治疗。包虫病、大骨节病、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肆虐西藏的疾病得到历史性消除和防治。人均寿命由1951年的35.5岁增加到2019年的71.1岁。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我在这里工作4年了,有稳定的收入,家里人都很为我高兴,我自己也很满意。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27岁的日喀则市民次仁玉珍告诉记者。

  2017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次仁玉珍进入西藏德琴阳光庄园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青稞产品的研发工作。在西藏传统的饮食习惯里,青稞通常只被制成糌粑或酿成青稞酒。为了满足市场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次仁玉珍和同事们将青稞加工成了青稞米、青稞挂面、青稞饼干等十几类产品,产品销路很好。

  “近年来,我们公司吸纳了60多名大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农牧民子女,他们结合大学所学,在公司各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也保证每名大学生年工资不低于6万元。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了家乡的青稞产业,获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德琴阳光庄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斌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西藏自治区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达娃次仁告诉记者,近年来,西藏不断强化企业吸纳就业主体作用,全方位对接铁路、航空、金融等行业部门,面向驻藏央企、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多方征集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质岗位资源,每年发布各类优质企业岗位均达到2万个以上,今年已发布各类企业岗位30055个,确保了岗位供给充足。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就业可享受生活、住房、求职培训等一系列补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可享受招投标环节加分、社保补贴等政策,社保补贴最长达6年100%补贴,高校毕业生于企业就业将逐步成为就业“主干道”。

  目前,西藏自治区高校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市场就业率达70%以上,2020年,全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01%,市场就业率达73%,均创历史新高。市场化就业模式基本形成,就业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本报记者 常 理 贺建明 代 玲

  • 相关阅读
  • 万类霜天竞自由!美丽羌塘的生命力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1年8月17日公布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红线面积53.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5%。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

    时间:08-19
  • 中塔两国举行联合反恐演习 近百名特警队员参加演练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为维护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国家安全,应对两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进一步提升两国执法安全合作水平,8月18日至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内务部在...

    时间:08-19
  • 着眼未来能源和未来健康技术 上海交大未来技术学院揭牌成立

      中新网上海8月19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19日正式揭牌成立,旨在建立一支在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化高水平教师团队,打造若干国际化前沿交叉科研和教学平台,培养符合时代发...

    时间:08-19
  • 生态颜值不断提升 一组数字看“绿色西藏”

      绿水青山是西藏一张最美的名片,生态环境是西藏发展的一个主题词。  西藏目前有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西藏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国家在西藏建立了羌塘、雅鲁藏布大峡谷、珠峰等11个国家级自然保...

    时间:08-19
  • 西藏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生活万年长……”历史长河中,才旦卓玛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喜悦。  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西藏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开始...

    时间:08-19
  • 不到一天超350万人!华春莹:这就是中国民意

      当地时间8月18日,加拿大法院结束对孟晚舟引渡案初审,但未作裁决。孟的辩护律师强调,本案没有欺骗行为,没有造成任何损失,甚至没有一个合理的风险因果论述。此外,我们注意到,《环球时报》昨晚发布了一封致加...

    时间:08-19
  • 汪洋: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受权发布)汪洋: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社拉萨8月19日电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8月19日,拉萨)汪洋同志们,朋友们:  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迎...

    时间:08-19
  • 中国官方依法驳回涉奥运会运动员姓名等109件商标注册申请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8月19日晚间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发布通告,依法驳回包括涉及奥运会运动员姓名“杨倩”“陈梦”“全红婵”等在内共109件商标注册申请,并对此类恶意抢注行为予以...

    时间:08-19
  • 关键要抢“黄金时间”——沈阳市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见闻

      新华社沈阳8月19日电 题:关键要抢“黄金时间”——沈阳市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见闻  新华社记者于力、于也童  突发心梗、产妇遇到危重病情、儿童被异物卡住……救治这类急症,关键要抢“黄金时间”。2019年...

    时间:08-19
  • 李克强在河南考察并主持召开灾后恢复重建专题会议

      李克强在河南考察并主持召开灾后恢复重建专题会议时强调  保障好受灾群众生活  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8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和省长王凯陪同下在鹤壁、...

    时间:08-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