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互帮互学 携手并进——西藏百姓的民族团结情

2021-08-20 16:03:58

来源:新华网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互帮互学 携手并进——西藏百姓的民族团结情

  新华社拉萨8月20日电 题:互帮互学 携手并进——西藏百姓的民族团结情

  新华社记者格桑朗杰、司源

  “种菜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蔬菜的质量,这样销量才会好。”在西藏林芝市甲日卡村蔬菜种植基地,大棚里各种蔬菜长势喜人,技术总监陈千与当地藏族群众蹲在地上,探讨蔬菜种植“诀窍”。

  陈千生于1971年,是湖北的土家族人,21年前只身来到西藏从事蔬菜种植,后来成为科技特派员,开始教农民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2014年,林芝市实施万亩蔬菜大棚工程,陈千牵头成立了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和一家公司,并先后建起6个蔬菜基地,其中包括甲日卡村蔬菜种植基地。

  陈千(中)和种植户在大棚里查看蔬菜长势(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基地流转甲日卡村的280亩地,有温室大棚95座,种植20多种蔬菜,年产量达到168万公斤,除了在林芝销售,还销往拉萨、日喀则等地,年产值900万元。

  土地流转后,村民农闲时就到基地打工,学习种植技术。村民提嘉说:“我家流转了6亩地,过去种青稞、小麦、玉米,一年每亩地收入也就五六百元,现在每亩地租金就有1350元,农闲时我在这里打工月收入3500多元。”

  “我们村有51户254人,其中40户村民能拿到土地流转费用,村里每年土地流转费超过35万元。”甲日卡村党支部书记多多说,村民在基地打工,学技术,自建大棚,种植蔬菜增收,去年甲日卡村人均纯收入超1.9万元。

  陈千(左四)和甲日卡村村民及温室大棚种植户在大棚前合影(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几年来,陈千的6个蔬菜基地,每天都有藏族群众来打零工、学技术,更有苗族、彝族、傣族的菜农参与其中。各族群众互帮互助,互学互鉴。

  日喀则市丹珍桑曲天然山泉水厂内,童纯良正在搬运桶装矿泉水,“今天普琼大哥厂里人员紧缺,所以我来帮帮忙。”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普琼大哥帮助我坚持了下来。”童纯良所说的普琼,是日喀则市丹珍桑曲天然山泉水厂的负责人,也是他的房东。

  “但是对我来说,我俩更像是相处了很久的好兄弟。”童纯良说。

  2008年,童纯良带着一家七口从浙江台州来到日喀则市,从事家具制作,只是刚起步的事业一直发展不顺。2014年,因房租低廉,童纯良成了普琼的房客,“没想到,这次搬家却让我再也不想离开了”。

  普琼(左)和童纯良笑着回忆以往的故事(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格桑朗杰 摄

  然而,刚搬来,家具厂生意仍没有起色。普琼看出童纯良生活上的困难,时常提供帮助。“房租不着急,等有钱了再给我吧。”“暂住证办了吗?我帮你去办。”

  木匠出身的普琼还主动教童纯良藏式家具的制作方法,帮他寻找销售门道,家具逐渐畅销,生意越来越好。

  对此,普琼说:“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情况。我办山泉水厂也得到了汉族朋友的帮助。”

  2006年,普琼萌生了开办山泉水厂的念头,但技术、设备、人员等都是不小的问题。2007年山泉水厂修建初期,普琼辗转联系上了来自西安的两名技术人员。

  生产方式、设备调试、检测水质……近3个月里,两名技术人员手把手培训,让山泉水厂员工顺利拿到了专业技能证书。2008年山泉水厂开始运营。

  “当时他们每月工资只有3000元,但对厂里的事特别上心。”普琼说。

  日喀则市丹珍桑曲天然山泉水厂员工正在清洗水桶(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司源 摄

  普琼的父亲是十八军战士,母亲是藏族,他自小生活在民族团结家庭里。“身为一名党员,维护民族团结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他说。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普琼向武汉捐款5万元,为日喀则市疫情防控一线送去800多桶矿泉水,还免了童纯良的租金。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洛康萨社区居委会所在的一处小巷里,有回族商人马尕东和妻子扎西央宗经营的服装店。近年来马尕东还对白朗、江孜等地农村村民进行工厂服装制造技术培训,带动他们学习技能、增收致富。

  正是有了像陈千、普琼、马尕东这样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携手并进,才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并不断续写新篇章。

  • 相关阅读
  • 我们的“小奥运”提前开启防疫大作战

      新华社西安8月19日电(记者石志勇、李华、蔺娟)8月16日,在东京奥运会落幕仅八天后,素有我国“小奥运”之称的全运会开始了火炬传递。疫情至今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即将拉开帷幕。  当...

    时间:08-20
  • 山西:省校合作打造卫生健康智库建设“新高地”

      中新网太原8月20日电 (杨静 刘翔)20日,山西省“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落户该省卫健委发展研究中心。山西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马炜宏表示,要以此为新契机,打造卫生健康智库建设“新高地”。  据介绍,此次落户山...

    时间:08-20
  • 中继终端搭“天路” 助航天员“太空漫步”

      中新网西安8月20日电 (记者 张一辰)北京时间8月20日14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安全返回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空间站阶段第二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时间:08-20
  • 曾经“没有树”的城市,如今有了一片“科技林”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曾经“没有一棵树的城市”,如今有了一片“科技林”  西藏那曲市,因没有自然生长的树木,曾经是中国唯一没有树木绿化的地级城市。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怒江、拉萨河...

    时间:08-20
  • 增加“自拍视角” “太空眼”护航中国航天员二次出舱

      中新网上海8月20日电 (郑莹莹 马帅莎 郭超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20日开展第二次出舱活动,时间约为6小时。茫茫太空,情况复杂,为了确保航天员无论何时、身处何处都能被“看”到,在航天员出舱活动中,除了舱外...

    时间:08-20
  • 紧盯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 务求取得基层减负工作实效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8月20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时间:08-20
  • 红心向党 热心从艺

      红心向党 热心从艺(暖闻热评)  【人物】“红色艺术家”蓝天野  【故事】蓝天野,“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文艺事业,青年时期就投身进步文艺活动。1952年,蓝天野成为北京人...

    时间:08-20
  • 习主席提到中蒙“更好的明天”,如今正这样实现

      第一报道 | 习主席提到中蒙“更好的明天”,如今正这样实现  2014年8月21日,在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蒙古国《日报》、《今日报》、《世纪新闻报》、《民族邮报》、蒙古新闻网网站发表署名文...

    时间:08-20
  • 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西藏和平解放70年巨大成就激励各族儿女携手奋进

      新华社拉萨8月20日电 题: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西藏和平解放70年巨大成就激励各族儿女携手奋进  新华社记者曹健、张京品、范思翔、白少波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巍峨耸立。纪念碑两侧,“19...

    时间:08-20
  • 西藏和平解放70年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中新网拉萨8月20日电 (记者 赵朗)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伟大成就和“十四五”良好开局新闻发布会20日在拉萨举行。  发布会上,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党组副书记、主任斯朗尼玛从经济发展成就、基础设施改善...

    时间:08-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