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城南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1-08-21 06:13:19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城南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北京“双枢纽”时代,形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汽车、产业互联网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城南地区生产总值由2296亿元增加到5592亿元,地铁线路从2条增加到11条……短短十年,北京城南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北京市发布了《推动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北京市南部地区更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三轮“城南行动计划”

  城南面貌日新月异

  北京市城南地区包括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是北京的南大门,而且紧邻首都功能核心区,又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之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为促进城市南北均衡发展,从2010年起,北京接续启动三轮“城南行动计划”,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安排重大项目390余项,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城南已从“打基础”“补短板”阶段转入“筑高地”“上水平”阶段。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今年上半年空运量达到1400多万人次,实现了高效率运转。临空经济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由北京和河北共同推动,将组建联合管委会,共同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共享发展成果,共同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未来将成为新的发展动力源。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丰台园,已形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汽车、产业互联网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年内总收入有望突破3000亿元;银河证券、长城资产等670家企业入驻丽泽金融商务区;良乡大学城承接5所大学迁入,已建成67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院士30名。

  地铁线路从2条增加到11条,新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81公里、地铁站点94个;包括天坛医院等一批优质医院和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医院床位8900余张、中小学学位5.6万个;南海子郊野公园、旧宫城市公园等绿荫华盖、水系环绕,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聚焦“一轴、两带、多点”

  打造首都发展新高地

  “城南地区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区位优势独特。”李素芳表示,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重点放在推动城南地区“高质量发展”上,聚焦“一轴、两带、多点”城市服务功能组织架构,引导重大项目优先向城南布局,优质资源要素向城南流动,力争将城南地区打造成为首都发展新高地。

  “一轴”即南中轴及其延长线,着眼未来首都功能,将规划建设博物馆群、中央芭蕾舞艺术中心、中国杂技艺术中心等多项重大文化设施;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建设首都商务新区,建成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打造城市更新样板;高水平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实现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打造首都新国门。

  “两带”是南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南段)。南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将着力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再推动形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主打红色旅游,提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水平,实施宛平城整体保护提升工程,挖掘历史资源,保护和传承好山水生态和文化遗产,推动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申遗和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多点”包括丽泽金融商务区、良乡大学城等若干重点功能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将构建以新兴金融为主、科技和专业服务等为辅的产业体系,建设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良乡大学城将持续推进园区硬件资源、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开放共享,推动“研发—孵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发展。

  发展“一盘棋”

  未来5年投资5900亿元

  据了解,未来五年,第四轮城南行动计划将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包,安排项目260余项,五年完成投资5900亿元,推动产业链协同和功能互补,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

  “本轮行动计划将以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联动发展为重点,以经开区为龙头,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李素芳说,以经开区为例,自2017年以来,已累计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500项。

  加快推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9.1平方公里的新扩区域规划落地,构建“药物研发—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全产业链的医药体系,争取提前步入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列。

  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交通方面,优化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道路里程400公里以上;教育方面,深化与市属优质学校结对共建,将建设21所学校;医疗方面,布局建设医院新院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均衡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方面,增加绿化面积1万公顷以上。

  作为首都南北均衡发展战略和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的主战场,丰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周新春表示,丰台区将从强化首都功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提升环境品质、改善和服务民生等方面下功夫,谋划实施重大项目200余项,总投资4500亿元。

  (本报记者 张景华)

  • 相关阅读
  • 香港青少年将与中国空间站在轨航天员实时“天地对话”

      中新社香港8月22日电 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3名航天员9月3日将在空间站与香港青少年进行实时“天地对话”,带领香港市民“参观”天和核心舱,并回答征集到的香港市民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此次“时代精神耀...

    时间:08-22
  • 河南“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部分列车停运 高速路段管制

      中新网郑州8月22日电 (王登峰李明明)自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后,该省官民“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即将来临的强降雨天气。自21日0时起,河南省内部分列车临时停运,部分高速路段采取临时管制措施...

    时间:08-22
  • 新冠病毒进入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资助项目

      新冠病毒进入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资助项目  本报讯(记者 雷嘉)2021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题经初步审查、会议初评、会议评审、基金委六届十四次全体委员会议审定,决定拟资助18项,包括数学学科...

    时间:08-22
  • 时隔一月 河南再遇强降雨

      时隔一月 河南再遇强降雨  本报讯 据中国气象局官微8月21日消息,22日,强降雨将东移影响山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安徽北部、湖北北部及四川盆地北部等地。预计河南中北部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

    时间:08-22
  • 留学生依然是中国开放发展重要桥梁纽带

      留学生依然是中国开放发展重要桥梁纽带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8月以来,美国开放了留学生入境。尽管美国新冠疫情日新增病例接近15万人,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中国留学生赴美需求激增。由于疫情仍...

    时间:08-22
  • 河南各地严阵以待应对新一轮强降雨

      河南各地严阵以待应对新一轮强降雨  新华社郑州8月21日电 8月21日12时,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郑州、新乡等地也同时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按照预案采取相应措施,严阵以待应对即将到来的...

    时间:08-21
  • 松花江干流发生2021年第1号洪水

      松花江干流发生2021年第1号洪水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水利部21日发布汛情通报指出,受近期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松花江上游干流控制站哈尔滨水文站当日2时水位涨至118.30米,与警戒水位持平,依据水利部《全国...

    时间:08-21
  • 植物工厂60天收获: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重要突破

      植物工厂60天收获: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重要突破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于文静)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团队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成功实现水稻种...

    时间:08-21
  •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耄耋老人见证西藏变迁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耄耋老人见证西藏变迁  新华社拉萨8月21日电 题:耄耋老人见证西藏变迁  新华社记者王泽昊    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经历过残酷的封建农奴社会,见证了新旧社会日新...

    时间:08-21
  • 水利部:黄淮海地区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黄淮海地区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水利部21日发布汛情通报指出,据预测,西北、华北、黄淮等地21日至23日将出现强降雨过程,其中河南中北部等地可能发生大暴雨、甚至特大...

    时间:08-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