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十四五”,如何绘就秀美绿水青山图

2021-08-21 06:13:22

来源:光明日报

  “十四五”,如何绘就秀美绿水青山图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近日发布的《“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谋篇布局,一系列数据清晰标注着生态建设的新追求和新高度——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将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将超过18%……

  “十四五”,如何把这些数据指标落到实处,如何绘就秀美绿水青山图?在20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和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详细剖析。

  从23.04%到24.1%:

  国土绿化聚焦“在哪儿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高质量的国土绿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到202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从目前的23.04%提高到24.1%,高质量国土绿化将从何处发力?在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看来,要科学绿化,就要重点解决好“在哪儿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四个关键问题。

  “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完成5亿亩国土绿化任务,每年1亿亩。“这些都将以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为主开展绿化,同时充分利用城乡废弃地、边角地、房前屋后等见缝插绿,因地制宜推进城乡绿化。”张炜指出。

  植树造林“造什么”?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承载力,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合理搭配,优先使用乡土树种、草种,积极营造混交林。干旱、半旱地区要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宜绿则绿、宜荒则荒,科学恢复以灌草为主的林草植被。城乡绿化选择适度规格的苗木,推广抗疫性强、养护成本低的地表植物。

  科学造林“怎么造”?要强化对绿化作业设计的用地、用水、技术措施等进行合理性评价,因地制宜确定绿化方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集水节水造林的种草技术,同时提倡低密度造林。坚决反对大树进城等急功近利行为,避免片面追求景观化,严禁脱离实际搞绿化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一分造九分管”。对于后期管护,张炜表示,将建立完善绿化后期养护管理的制度,加强对新造幼林地的封山育林和抚育管理,巩固好绿化成果。同时,实行国土绿化任务直达到县,落地上图,不断提高精准化管理水平。

  “三位一体”: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怎么建

  此次《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将以加快推进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主线,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国家公园建设,被提升到了“三位一体”新高度。

  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表示,“十四五”时期,将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以国土“三调”数据为底版,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

  这样的保护地体系应该怎么建?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组长陈嘉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自然是其中的首要任务。陈嘉文说,在总结提炼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候选区,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此外还要出台国家公园法。

  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是第二项重点。国家林草局将会同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对我国重要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物种、自然遗迹、自然景观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评估,依据全国国土第三次调查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识别保护空缺,完善保护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

  增强自然公园生态服务功能也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提升自然公园的生态文化价值,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野外观测、宣教、露营等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场所,提升全民共享体验的质量。”陈嘉文强调。

  森林蓄积量增加60亿立方米:

  林草如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开展林业和草原碳汇行动,持续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十四五”时期责无旁贷。

  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的目标。张炜表示,完成这一目标,既要扩大林草面积,提升碳汇增量,也要全面加强资源保护,减少碳库损失。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李明传透露,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关键,就是改变了以单一生态系统来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传统思路,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从其自然演替的内在机理出发,系统谋划综合性保护和修复措施。

  李明传介绍,这一规划在全国部署实施9个重大工程,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正在组织编制这9个重大工程的建设规划,预计将于近期陆续印发实施。

  保护好资源,还要用好资源。为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林草局提出,将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探索建立林草碳汇减排交易平台,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林草碳汇减排行动,逐步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

  制度的落实,离不开抓铁有痕的部署。国家林草局总工程师闫振表示,将全面推行林长制,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等目标指标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确保规划任务如期完成。

  (本报记者 李慧)

  • 相关阅读
  • 香港青少年将与中国空间站在轨航天员实时“天地对话”

      中新社香港8月22日电 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3名航天员9月3日将在空间站与香港青少年进行实时“天地对话”,带领香港市民“参观”天和核心舱,并回答征集到的香港市民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此次“时代精神耀...

    时间:08-22
  • 河南“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部分列车停运 高速路段管制

      中新网郑州8月22日电 (王登峰李明明)自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后,该省官民“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即将来临的强降雨天气。自21日0时起,河南省内部分列车临时停运,部分高速路段采取临时管制措施...

    时间:08-22
  • 新冠病毒进入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资助项目

      新冠病毒进入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资助项目  本报讯(记者 雷嘉)2021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题经初步审查、会议初评、会议评审、基金委六届十四次全体委员会议审定,决定拟资助18项,包括数学学科...

    时间:08-22
  • 时隔一月 河南再遇强降雨

      时隔一月 河南再遇强降雨  本报讯 据中国气象局官微8月21日消息,22日,强降雨将东移影响山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安徽北部、湖北北部及四川盆地北部等地。预计河南中北部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

    时间:08-22
  • 留学生依然是中国开放发展重要桥梁纽带

      留学生依然是中国开放发展重要桥梁纽带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8月以来,美国开放了留学生入境。尽管美国新冠疫情日新增病例接近15万人,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中国留学生赴美需求激增。由于疫情仍...

    时间:08-22
  • 河南各地严阵以待应对新一轮强降雨

      河南各地严阵以待应对新一轮强降雨  新华社郑州8月21日电 8月21日12时,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郑州、新乡等地也同时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按照预案采取相应措施,严阵以待应对即将到来的...

    时间:08-21
  • 松花江干流发生2021年第1号洪水

      松花江干流发生2021年第1号洪水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水利部21日发布汛情通报指出,受近期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松花江上游干流控制站哈尔滨水文站当日2时水位涨至118.30米,与警戒水位持平,依据水利部《全国...

    时间:08-21
  • 植物工厂60天收获: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重要突破

      植物工厂60天收获: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重要突破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于文静)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团队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成功实现水稻种...

    时间:08-21
  •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耄耋老人见证西藏变迁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耄耋老人见证西藏变迁  新华社拉萨8月21日电 题:耄耋老人见证西藏变迁  新华社记者王泽昊    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经历过残酷的封建农奴社会,见证了新旧社会日新...

    时间:08-21
  • 水利部:黄淮海地区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黄淮海地区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水利部21日发布汛情通报指出,据预测,西北、华北、黄淮等地21日至23日将出现强降雨过程,其中河南中北部等地可能发生大暴雨、甚至特大...

    时间:08-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