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创新引擎 发展加速度

2021-08-22 05:46:20

来源:人民日报

  科创新引擎 发展加速度

  香港科学园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孵化独角兽企业;广州汇聚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超过1.2万家高新企业;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国际量子研究院等机构纷纷落户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日前,“2021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成果巡展”活动在大湾区各大城市巡回举行,科技创新成为大湾区最引人注目的一张亮丽名片。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开局之年,粤港澳三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迎来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创新资源集聚

  原创能力提升

  “超强台风侵袭,大桥桥墩受到撞击,一艘货船发生溢油事故……”日前,一场应急测绘保障演练在广东珠海淇澳大桥附近水域展开。“云洲无人船”不负众望——M80搭载激光雷达和多波束测深仪,准确采集到水下地形信息和桥墩、桥底的有关数据。ME120搭载侧扫声呐,顺利获取水下地貌信息,探测到水下沉船沉物位置。

  这场演练的主角来自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洲智能”),由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张云飞等人于2010年创办。“云洲无人船”参加了南极科考、青藏高原冰川湖泊科考等重大任务,也参加了水污染等生态环境调查,业务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无人船艇领域的专利,“云洲智能”拥有200多项。

  在香港研发,到珠海孵化。张云飞说,无人船艇测试对海域条件、人才、资金等要求较高,他们乘上了国家支持创新创业的东风,获得珠海科技企业创新基金等经费支持,用两年半时间造出一款环境监测无人船。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基于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在科技创新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拥有强大的科研团队;惠州推出“制造业十条”,助力高质量发展;东莞把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打造为新的城市名片……今天的大湾区,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生机活力,每一座城市都寻找新的机遇、谋求更好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正形成强大磁吸效应,一批批高素质人才、研发平台、产业化基地在这里形成聚合效应,大湾区科技创新活力尽显。深港河套、珠海横琴“两点”,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两廊”,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布局逐渐成形。

  目前,近200位院士、40余位港澳科学家集聚广东开展研发,大湾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产学研结合

  粤港澳协同

  4月22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在东莞奠基。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启动,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

  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如何实现产业化转化?

  随着“大疆无人机”“云洲无人船”等粤港澳三地创新合作的项目不断落地成功,“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正被广泛复制。

  年初,澳门大学学者贾艳伟申报的“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便携式药物筛选平台”等13个项目进入澳门大学—华发集团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是澳门高校与珠海、与大湾区、与内地企业全方位合作的最有实质性的一个项目。”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评价,“对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珠澳深度合作以及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李冬孚说,科研技术从成果走向市场需经历一个投资大、风险高的初期阶段。根据协议,华发集团将在5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应用转化及项目产业化,校企携手共同应对初期阶段的挑战。

  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屡见不鲜。4月初,香港科技大学(佛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投入试运营,聚焦LED、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这一平台不仅协助香港科大学生及校友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场,也为佛山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提供助力。

  香港科大佛山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李世玮说,“成功合作多年,佛山市很信任我们。只要科研成果在佛山落地,项目可以在佛山以外的地方研发。”

  破除制度障碍

  促进要素流动

  站在深圳一大厦的观景台上,玻璃幕墙上清晰地标明了该处的地理优势:距离香港约10千米,距离澳门约48千米。楼下,一条深圳河穿流而过,北侧是深圳,南侧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就坐落在深港两地的接壤处。

  2月19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采用全流程网办模式,涵盖360项服务事项。原本需耗时数月的货车跨境运输证件办理业务,在这里只需一天,为跨境人流、物流提供极大便利。

  李世玮还兼任香港科大深圳平台执行院长。近几年,他频繁往返粤港两地,目睹了大湾区不断变化,“河套地区‘e站通’的一站式服务,非常方便。”

  整个大湾区在一点一滴积累量变:港澳研发机构在广东可以享受与内地机构同等待遇,广东财政的科研资金可以跨境直接拨付港澳机构使用,大型科研设备可以24小时预约“即报即放、到厂检验”通关……

  一项项体制机制障碍被破除,创新要素流动更加畅通,粤港澳三地正从合作迈向融合。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强化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融合,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联合攻克关键环节核心技术难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各项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深化与内地的创新合作,进一步提升创新动力和创新生活。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澳门特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

  风起大湾区,扬帆正当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形成千帆竞逐、百舸争流之势,将迎来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明天。

  • 相关阅读
  • 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提高城市应急能力 我们还能做什么?

      每年夏天的强降雨都会在部分地区引发次生灾害,甚至人员伤亡。但是作为常见的天气现象,强降雨还将长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那么,我们城市的管理者们还能做些什么,才能在今后的降雨中更好地做到防患于未...

    时间:08-23
  • 关于德尔塔毒株及疫苗接种,钟南山张伯礼有最新研判

      最近,来势汹汹的德尔塔毒株挑动了各方神经。国产疫苗作用怎样、中医对此疗效如何,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高频话题。  8月20日,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大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三届“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大会在...

    时间:08-23
  • 未来或能在家测新冠

      科技日报讯 (记者乔地)未来,在家也能自测新冠病毒!近日,河南安图生物承担的“自测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快速检测试剂条的研制”项目被列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第三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专项,将开...

    时间:08-23
  • 仿生超弹性碳材料“碳弹簧”问世

      科技日报合肥8月22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兼具高度可压缩性和可拉伸性的超弹性全碳多孔材料,研究人员称其为“碳弹簧”。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使其成...

    时间:08-23
  • 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关键基因找到

      科技日报扬州8月22日电 (记者过国忠 通讯员陆江峰)记者22日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农学院刘巧泉教授课题组通过编辑启动子和叶片特异超量表达的方式,对水稻GWD1基因功能进行了鉴定,发现了该基因是改良水稻农艺性状...

    时间:08-23
  • 各地因校施策安排秋季开学 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监督

      各地因校施策安排秋季开学 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监督  织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  校园疫情防控,牵动千家万户。离返校日还有一周,全国多个省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

    时间:08-23
  • 莫把公权当谋私工具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了7名中管干部处分通报。梳理发现,7人几乎都涉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违纪违法。比如,彭波“大搞权钱交易,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宋亮“将手中掌握的金融监管职权作为谋取私利的...

    时间:08-23
  • 国企副总非法经营同类营业获利2.3亿:借他人之名 行谋利之事

      国企副总非法经营同类营业获利2.3亿  借他人之名 行谋利之事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黄国旺因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

    时间:08-23
  • 接种疫苗是实现“动态清零”的有力武器

      今日社评  接种疫苗是实现“动态清零”的有力武器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我国疫情防控防线必将越来越牢固。我们要继续提高疫苗接种率,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同时还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要求,自觉做到戴口罩、勤...

    时间:08-23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听西藏故事,看沧桑巨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听西藏故事,看沧桑巨变  新华社拉萨8月22日电 题:听西藏故事,看沧桑巨变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边巴次仁、张兆基  20...

    时间:08-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