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年轻人爱上红色旅游 一些展馆专门设计青春版讲解词

2021-08-29 02:43:27

来源:工人日报

  当年轻人爱上红色旅游,一些展馆专门设计“青春版”讲解词、增加交互触摸屏

  新玩法可以有,底色不能丢

  阅读提示

  红色文化在年轻人群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快速提升,红色旅游人群呈现年轻化特征。红色旅游在保持底色的同时,也与时俱进、玩法多样。

  今年暑假,重新修缮开放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初心探寻者。记者在现场看到,早上9点前,纪念馆还未开门,等待参观的人群便已排成长队。

  在多个纪念馆、革命旧址、革命先烈故居,记者都看到游人如织的情景,有的景点甚至一票难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参观的人群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调查显示,红色文化在年轻人群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快速提升,红色旅游人群呈现年轻化、亲子化特征。为何年轻人会爱上红色旅游?

  展馆设计“青春版”讲解词

  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9年,每年参与红色旅游的人次从1.4亿增长到14.1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旅游更为火热。多部门联合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各地区也整合红色旅游资源,重新修缮纪念馆、名人旧居等以迎接全国游客。

  一些热门红色旅游景点甚至一票难求。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记者见到了带着孩子来参观的80后妈妈王女士,她的孩子正用稚嫩的字体在留言处写下参观感受:祝福国家越来越好。王女士告诉记者,门票非常抢手,她是定了闹钟才预约上的。记者尝试用手机预约参观,发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北大红楼、北京李大钊故居等红色景点,一周以内的门票都预约满额。

  携程旅行发布的《2021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红色旅游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倍,80后、90后占比达七成。上半年通过携程下单红色旅游景区的00后,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5倍。

  为了满足年轻人的参观需求,红色旅游展馆也在积极调整。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主任刘洋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中小学参观者比例从原来的6%持续升高至12%,因此,故居专门针对年轻人设计了不同版本的讲解词,“通过讲解,重现中小学课文场景,这样他们对于红色故事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也更有兴趣。”

  用沉浸式体验收获历史知识

  在北大红楼里,五四运动筹备室、文科学长办公室等旧址按照原貌进行修缮布置,还原了百年前的场景。一位中学生告诉记者,看到这些场景,《觉醒年代》电视剧里的一幕幕像是真实发生在眼前,让他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近日,北大红楼“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向公众开放。展览将《新青年》上的文章电子化,观众通过触摸屏便可翻阅纸张泛黄的《新青年》。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在红楼约8000平方米的展览区域,像《新青年》这样的新媒体艺术还有16组,包括全息影像2组、体验式投影2组、交互触摸屏12组,“旧址与展览的结合,能给游客还原更真实的北大红楼”。

  记者在多个红色展馆看到,全息互动投影、3D建模、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运用,让游客有了更多的沉浸式体验的机会,超越了以往单纯参观、听讲解的格式化流程。马蜂窝旅游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超过40%的年轻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兴趣点在于“喜欢沉浸式的体验”,充满科技感的体验可以让他们收获不曾了解到的历史知识。

  红色旅游不能过度商业化,要保持底色

  红色旅游不仅能够“记得住”,还能“带得走”。近年来,很多红色旅游景区不断创新,让红色基因与时俱进的文创产品就是“破圈”的“法宝”之一。

  北京鲁迅博物馆,是北京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鲁迅居所。近期,这个小小的院落里每天都有近千人参观。而更火爆的,是由北京鲁迅博物馆设计推出的印有“《新青年》杂志”标识的帆布包、“鲁迅箴言”书签和《新青年》翻印版杂志。售卖纪念品的鲁迅书店老板王钧介绍,不少年轻人专程前来购买这些网红“爆款”文创产品,还有人为外地朋友做起了文创“代购”,鲁迅同款信笺甚至一度脱销。

  在长沙,“白天文和友,晚上橘子洲”成为时髦玩法。借助新晋网红城市的招牌,长沙成功将“流量”导入到红色旅游地。

  专业人士认为,在做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时,需要充分研究互联网的最新潮流,以年轻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这种旅游产品的卖点。

  “但无论玩法如何,红色旅游不能过度商业化,要保持底色。”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卢娟强调,红色旅游是红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旅游是形式,红色是内涵、是底色。

  记者:曹玥

  • 相关阅读
  • “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推动核电行业和技术整体升级换代

      历时12年科研攻关,“国和一号”示范工程——  推动核电行业和技术整体升级换代(为这些科技突破点赞③)  谷业凯 李云起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30日 第 17 版)  2020年9月28日,我国三代核电自主...

    时间:08-30
  • 为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启动技能中国行动?专家解读

      “十四五”时期有望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以上  技能中国行动正式启动(政策解读)  本报记者 李心萍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30日 第 02 版)  近期,人社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时间:08-30
  • “两弹一星”精神:战胜艰难险阻 攀登科技高峰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沙漠腹地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此后,我国的导弹、氢弹、人造卫星相继研制成功。“两弹...

    时间:08-30
  • 支持起诉助消费者追索预缴培训费

      支持起诉助消费者追索预缴培训费    支持起诉助消费者追索预缴培训费¤  本报讯(记者韦磊 通讯员刘雅 王栋)近日,随着支持起诉书的送达,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李某燕等7名消费者终于看到了维权的希望,他...

    时间:08-30
  • 智慧办案,增强法律监督“刚性”

      智慧办案,增强法律监督“刚性”    智慧办案,增强法律监督“刚性”¤  法律监督如何做到“刚性”、做成“刚性”?除了愿监督、敢监督,更要会监督、善监督。只有如此,才能改变监督难、监督软的局面。当前...

    时间:08-30
  • 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西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西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 本报记者   刘玉璟  □ 本报通讯员 王雪君  “阿古白琼,我家那小子小学还没毕业,天天嚷着要去拉萨打工,麻烦您给他讲讲义务教育...

    时间:08-30
  • 假借名头骗钱敛财 非法社会组织缘何“打而不死”

      非法社会组织缘何“打而不死”   今年以来关停56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记者调查发现换壳复燃现象依旧存在  ● 自今年3月以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分批次共关停56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其新媒体账号  ● 非法...

    时间:08-30
  • 一个县级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实验

      一个县级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实验   陕西府谷县检察院主动作为呵护“生态绿”多起公益诉讼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 本报记者 郑剑峰 孙立昊洋  万里长城横亘东西,九曲黄河环绕于斯。  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的...

    时间:08-30
  • 天津公安交管试点电子驾照深化便民利民

      天津公安交管试点电子驾照深化便民利民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张驰  “听说今天起能通过手机申领到电子驾驶证了,我能不能申请?需要怎么申请?”6月1日一早,在天津市交管局车管所车务大厅等待办理业务的陈先...

    时间:08-30
  • 惩治坑农害农犯罪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惩治坑农害农犯罪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强化司法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 本报记者 赵婕  乡村振兴,广大农民群众是主体,依法惩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保护农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民...

    时间:08-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