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总书记妙喻“石榴籽”,深意何在?

2021-08-29 09:49:4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一见·总书记妙喻“石榴籽”,深意何在?

  “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到了“石榴籽”。

  今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他曾给大家讲述“石榴籽”这个比喻的出处:“维族同胞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这个词很形象。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

  我们是中华民族共同体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回望历史长河,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石榴”和“石榴籽”的关系,正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象比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四赴民族地区考察调研,不断深化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内涵——

  在贵州,强调“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去广西,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到青海,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赴西藏,指出“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新时代推进民族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

  全面小康,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民族地区发展,关注少数民族群众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老百姓的冷暖都挂在心上。

  “你们的收入,加减法算出来,好几十万了。很幸福的一家人。”今年7月,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习近平总书记听村民达瓦坚参算自家收入账,很欣慰。

  围着习爷爷,达瓦坚参的两个孩子笑得格外灿烂。女孩普巴拉姆长大想当医生,男孩普布次仁告诉总书记自己要当短跑运动员。

  在旧西藏,别说读书了,活下来都不容易。“带屋顶的住处”是无数农奴的奢望,有的甚至住在牛羊圈,拿草垛当被子。

  2016年7月,总书记来到宁夏固原市,冒雨走进回族贫困户马科、马克俊家中,从住房、设施、牛棚到就业、收入、上学、看病、公共服务,总书记一一察看、关切询问。他说:“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幸福的日子越过越美,欢乐的歌儿越唱越甜。大凉山间,坚固的钢梯铺就悬崖村的“神奇天路”,村民们已经搬下山开启新的幸福生活;彩云之南,民族地区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贺兰山下,百万移民挪出了穷窝、换掉了穷业……如今,民族八省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书写了中华民族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今年4月,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特别强调:“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脱贫了,兑现了我们的庄严承诺。但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

  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今年6月8日,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习近平总书记与50岁的村民索南才让话家常。听闻索南才让一家的收入细账,“很好啊!”总书记十分欣慰,“下一步,你们生活上还有什么期盼、什么打算吗?”

  “没有了、没有了。”索南才让不知怎么回答,大家都笑了起来。“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挚的心声。

  总书记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了,我们这个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一定能凝聚起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统筹:张毅 撰文:张烁 策划:杜尚泽)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回应双减之下家教盛行:正在研究制定具体指导意见

      中新网8月30日电 30日,针对有人担心“双减”政策下,“一对一”家教会因此盛行起来,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对于学科类培训可能转入地下或者家庭来开展这种违规的学科类培训,教育部正在研究制...

    时间:08-30
  • “祝融号”驶上火星表面满100天!这套纪念币发行

      8月3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满100天之际,国家航天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在京举办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金银纪念币发行仪式,以纪念我国成功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时间:08-30
  • 教育部:中小学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

      中新网8月30日电 3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

    时间:08-30
  • 教育部:中小学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

      中新网8月30日电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

    时间:08-30
  •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力清除政法队伍害群之马

      记者从30日召开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次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国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处分违纪违法政法干警178431人;19847名干警主动投案;立案审查调查49163人,采取留置措施2875人...

    时间:08-30
  •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基本实现市县政法机关顽瘴痼疾清仓见底

      记者从30日召开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第一批教育整顿聚焦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六大顽瘴痼疾”,截至7月31日,全国排查认定顽瘴痼疾问题66.4万件,已整改63.6万件,基本实现...

    时间:08-30
  • 两部门:将“双减”督导列为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

      中新网8月30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教育督导局30日介绍“双减”和“五项管理”督导情况时指出,把“双减”督导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设立“双减”问题专门举...

    时间:08-30
  • 教育部: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

      今天(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日安全正常开学。教育部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

    时间:08-30
  • 国家林草局驻长春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原副专员(正司局级)井东文被双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长春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原副专员(正司局级)井东文被“双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然资源部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监察委员会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

    时间:08-30
  • 了望·治国理政纪事丨质量,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关键之举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发展质量,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质量强国放到了战略高度,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努力实现更...

    时间:08-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