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双减”后首个新学期,该有怎样的新气象?

2021-08-31 13:33:00

来源:羊城晚报

  “双减”后首个新学期,该有怎样的新气象?

  熊丙奇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双减”之下的新学期,必然会出现新变化。要让“双减”切实起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效,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为学生成长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但现实之中,在不少义务教育学校,仍有变相的重点班,如创新班、教改实验班等。还有学校以“因材施教”为名,推进分层教学,而分层的依据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的分层教学就是传统的快中慢班。

  取消重点班,进行均衡编班,这是让所有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不再把分为“优生”“差生”加以区别对待。然而,这也会让部分家长更焦虑:均衡的资源配置、“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如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是学校教育必须回应的问题。如果不能作出有效回应,那么,对学校教育质量不满的家长,就仍旧会选择送孩子去校外培训机构。据媒体报道,在禁止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的学科类培训后,不少培训机构把学科类培训转到周中(周一到周五)晚上进行,而不少学科类培训的周中班已经被报满。

  已有部分人士预测,随着“双减”的推进,校外培训可能会出现两种走向。一是周一到周五的学科类培训变得火爆,学生15:30(或16:00,根据各地的放学时间而定)前在学校学习,15:30(或16:00)后被家长送去校外培训机构,一直学到20:30。二是家长给孩子请私教,学科类培训从合法公开转到地下和家庭。如果出现这两种走向,都表明“双减”并没有起到减轻学生负担和家长焦虑的实际效果。

  这就需要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在不设重点班的情况下,要做到因材施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育和多元化教育。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而要做到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一方面,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切实给教师减负,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让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做到“应教尽教”。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要改革用单一考试分数评价学生、教师的做法,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注教师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变化的影响。

  在之前的评价体系中,教出平均分98分班级的教师就优于教出90分班级的教师,却不考虑班级学生的起点与构成;因为只用分数评价,教师就会用“一刀切”的标准要求学生,同时不愿意在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身上投入时间。在今年年初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要求,“要注重差异化教学,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帮扶。”很显然,要让教师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需要推进增值评价,关注教师的贡献。

  对于家长来说,在“双减”的背景下,也要转变育儿理念。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应关注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与生存教育,但现今的家庭教育,主要聚焦知识教育,亲子关系异化为分数关系与成绩关系。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教育部再次重申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其目的就是为了重构家校关系,让“家校共教”成为“家校共育”。

  要让家长有科学育儿理念,还需要学校、社区、社会公益机构携手,开展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指导,让每个家长成为重视孩子身心健康的合格家长。

  (作者是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 相关阅读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中国人民始终不忘老朋友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中国人民始终不忘老朋友  中新社马尼拉8月31日电 当地时间8月31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馆联合驻拉瓦格领事馆,向菲律宾北伊罗戈省政府捐赠了制氧仪、氧气瓶等一批医疗物...

    时间:08-31
  • 中国科协:“十四五”将构建完善柔性科技智库网络体系

      中新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31日公布其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透露,发挥科协组织科技共同体、学术专业、组织网络等独特优势,加强科技群团高端智库建设,构建完...

    时间:08-31
  •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将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航展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马帅莎)记者31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空间站组合体3D模型、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等展品将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十三届中国航展”)。 ...

    时间:08-31
  • 2021年南铁暑运落下帷幕 累计发送旅客3162万人次

      中新网南昌8月31日电(李翔 李明伟 刘力鑫)记者31日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期62天的2021年铁路暑运落下帷幕,期间南铁共发送旅客3162万人次,其中江西、福建两省分别发送旅客1619万人次和1543万人次...

    时间:08-31
  •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到中新社天津分社调研

      中新网天津8月31日电 (记者 张道正)31日,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一行来到中新社天津分社走访调研,看望慰问天津分社全体员工。  冀国强参观了天津分社辨编中心、党建室、办公室、融媒部、影视...

    时间:08-31
  • 航天科工将携系列先进武器装备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航展

      中新网北京8月31日电 (郭超凯 马帅莎)记者31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天科工)获悉,该公司将携系列先进武器装备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航展。  本届航展,中国航天科工将立足“七大体系、室内室...

    时间:08-31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开学季的“加减乘除”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开学季的“加减乘除”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开学季的“加减乘除”  新华社记者刘菁、胡浩、戴威、周畅  ...

    时间:08-31
  • 中国科协:进一步拓展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广度深度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31日公布其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开展高水平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宽对外民间交流合作渠道,进一步扩大中国科...

    时间:08-31
  • 最高检发文部署“扫黑除恶”:“打早打小”从严惩处

      中国最高检发文部署“扫黑除恶”:“打早打小”从严惩处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31日公布的一份文件,系对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所作部署,其中包括建立健全打早打小的从...

    时间:08-31
  • 住建部: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 拆除比例不超20%

      中国住建部: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 拆除比例不超20%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明确规定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但同时明确,这一过程中须防止大拆大建。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

    时间:08-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