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英雄回家|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2021-09-05 15:41:40

来源:央视网

  |天天学习| 9月3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109名为国战斗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英烈在祖国的大地上安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与您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重大意义、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重要论述。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这是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立即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10月初,美军无视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危急关头,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支援。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全面估量国内外形势,作出了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组建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9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

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这是在1952年秋季的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在坑道里的战士准备夜间出击。

  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以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最可爱的人”

这是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里的英烈墙。

  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他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他们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有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的黄继光,有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有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的罗盛教……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2020年9月19日,在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英烈厅,志愿军老战士和少先队员向牺牲的烈士致敬。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重大意义

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相关阅读
  • 走进乡村看小康 | 广东陆丰:昔日小渔村 今朝新容颜

      央视网消息:您现在看到的是广东省陆丰市金厢镇的金厢银滩。这片海滩被多个村庄包围,从空中俯瞰,各色民居错落有致。  依托傍山临海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当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将金厢银滩附...

    时间:09-06
  • 走进乡村看小康 | “80后”小伙返乡创业vlog:种子改变家乡

      央视网消息:接下来,我们就到山东潍坊,去认识一位回乡创业的“80后”硕士农民。  山东潍坊寿光市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齐炳林:我是齐炳林,我是2009年植物学硕士毕业生,毕业后我就回到了家乡创业。这个...

    时间:09-06
  • 走进乡村看小康 | 浙江:打开乡村生活的N种方式

      央视网消息:最美乡村是什么颜色?它不仅有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红叶如丹、冬天的白雪皑皑。  最美乡村应该有着丰富多彩的颜色。走吧,这就去看看浙江乡村的五彩斑斓。  嗯?不是去村里吗...

    时间:09-06
  • 走进乡村看小康 | 江西崇义:藤下结硕果 甜蜜醉村居

      央视网消息:现在我们来到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麟潭乡的两杰村,眼下正是当地刺葡萄的采摘季,家家户户庭院绿荫一片,串串葡萄压枝头,农户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  两杰村从2007年开始种植刺葡萄,依...

    时间:09-06
  • 【每日一习话·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负时代重托 不负青春韶华

      习近平:希望大家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勤奋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段话出自2020...

    时间:09-06
  • 陶庆华:大力推进新时代留学人员工作

      (学条例·专家讲)陶庆华:大力推进新时代留学人员工作  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郑巧)2020年底,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专章谈到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北京市...

    时间:09-06
  • 全国“扫黄打非”办:协同破解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难题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扫黄打非”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了让孩子们在开学季拥有健康安全、风清气正的学习环境,近期,按照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安排,各地“扫黄打非”部门深入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在专项...

    时间:09-06
  • 西南交大校长寄语新生:面对历史,不要“美颜相机”,也不要“灰黑滤镜”

      中新网成都9月6日电 (记者 贺劭清)“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时代的见证。面对历史,不要‘美颜相机’,也不要‘灰黑滤镜’。”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杨丹5日在该校2021级学生开学典礼上寄语新生,历史不容淡忘、更不容虚...

    时间:09-06
  • 广州市疾控: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在收集垃圾时意外暴露造成感染

      广州市疾控: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徐某在收集垃圾时意外暴露造成感染  9月5日,广州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119场)。  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周斌通报,疫情发生之后,省、市、区疾控部...

    时间:09-06
  • 广州核酸检测阳性人员8月底活动周边环境、人员采样均为阴性

      广州核酸检测阳性人员8月底在海珠活动,周边环境、人员采样结果均为阴性  9月4日,广州接报一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该人员居住在海珠区,对此,海珠区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海珠...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