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弘扬抗洪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021-09-06 05:51:38

来源:人民日报

  弘扬抗洪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十五

  本报评论员

  1998年汛期,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同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展现出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作为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一个壮举载入史册。

  洪水滔滔,南北同患;人水相搏,气壮山河。面对这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特别是受灾省份的广大干部群众同前来支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一起,团结奋战,力挽狂澜,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确保了大江大河大湖干堤的安全,确保了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一个干部一段堤,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排桩。”各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立“生死牌”,入“敢死队”,成为抗灾军民的主心骨。从坚守荆江大堤到抢堵九江决口,从会战武汉三镇到防守洞庭湖区,从保卫大庆油田到决战哈尔滨,30余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冲不垮的坚强大堤。受灾地区群众舍小家保大家、舍局部保全局,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工作,医疗卫生工作者深入抗洪前线防疫治病,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中国大地上涌动起全民族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澎湃热潮,展现出全民族万众一心战胜洪涝灾害的壮丽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同洪水搏斗中铸就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前方后方步调一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中华儿女的力量集结在一起,越是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大关头,中国人民就越能充分显示出这种非凡的凝聚力;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一个英雄倒下去,千万个英雄站起来,这种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天地为之动容,世人为之赞叹;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洪水涨一尺,斗志高一丈”,广大军民誓与洪水决一死战,迎着困难和危险勇敢前进,越是情况危急,就越是不屈不挠,表现出超人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抗洪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发扬,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大发扬,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我们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防灾减灾救灾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战洪水、斗冰雪、抗地震、防台风……我们之所以一次次赢得防灾救灾的胜利,既得力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也离不开精神的有力支撑。2020年,我们又一次取得抗洪抢险斗争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深入防汛救灾一线,指出“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坚决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发扬不怕累苦、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精神斗志,坚守在防汛抗洪救灾第一线,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书写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2021年7月,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无论什么样的风雨和风险挑战,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对伟大梦想的不懈追求。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就要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不竭力量,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前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誓与大堤共存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那块1998年武汉龙王庙闸口的抗洪“生死牌”上,16位共产党员的签字依然鲜艳夺目。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弘扬抗洪精神,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同心同德、团结奋斗,风雨无阻、坚毅前行,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 相关阅读
  • 海洋科考重器“实验6”科考船首航 赴南海执行多项探测任务

      中新社广州9月6日电 (王坚 徐晓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下称“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实验6”综合科学考察船(下称“科考船”)6日从广州起锚首航。该科考船此次首航将赴珠江口—南海北部海域执行多学科综合观...

    时间:09-06
  • 三部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实行政府指导价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通知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属于非营利...

    时间:09-06
  • 走近冬奥 | 冬博会:中外嘉宾寄语北京冬奥会和中国冰雪运动发展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记者罗鑫 汪涌 张骁)作为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近日在首钢园拉开帷幕。大会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500家品牌参展,260余位中外演讲...

    时间:09-06
  • 追忆安徽因公殉职基层检察官:“拼命三郎”倒在工作岗位上

      中新网合肥9月6日电 题:追忆安徽因公殉职基层检察官:“拼命三郎”倒在工作岗位上  中新网记者 赵强  “我们办理的是一个普通的案件,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却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这...

    时间:09-06
  • 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

      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9月6日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这是中国为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

    时间:09-06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0744.5万剂次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9月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0744.5万剂次。8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一位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时间:09-06
  • 教育部:规范培训材料管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规范培训材料管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部校外培训教育监管司负责人就《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

    时间:09-06
  • 山东宁阳化工产业园工业污水长期直排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化工产业园违法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  具体通报如下:  2017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

    时间:09-06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不怕困难 顽强拼搏——抗洪精神述评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题:不怕困难 顽强拼搏——抗洪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余贤红  洪水滔滔,各地告急。1998年大洪水,来势之猛,持续之久,史上罕见。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以气吞山...

    时间:09-06
  • 长春农安县机砖厂取土坑变身垃圾填埋场 严重威胁地下水安全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机砖厂取土坑变身垃圾填埋场,严重威胁地下水安全。  具体通报如下:  2021年8月,...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