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长江附近缘何涌出“牛奶水”?中央环保督察剑指湖北磷污染问题

2021-09-07 07:51:2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9月6日电 题:长江附近缘何涌出“牛奶水”?中央环保督察剑指湖北磷污染问题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舒静、田中全

  在湖北省黄冈市距长江2.5公里处,一座相当于80个足球场大的磷石膏库发生渗漏,水体受到污染,总磷浓度超标3474倍,群众颇有怨言。

  近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湖北督察发现,湖北省推进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不力,部分地市磷化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督察指出,湖北省磷化工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磷石膏年产生量位居全国首位,由于资源化综合利用不够,截至2020年底,磷石膏堆存量已达2.96亿吨。全省磷石膏库共37座,其中有18座距长江和汉江干流不足5公里,最近的一座距长江仅50米。大量堆存的磷石膏,对长江水环境安全构成较大风险隐患。

  一下雨都是“牛奶水”:总磷浓度超标3474倍

  督察人员通过无人机航拍发现,在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梅府社区大泉洞泉眼附近,有一条奶白色水带与旁边绿水泾渭分明。水体之所以呈奶白色,是由于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轮镜塘磷石膏库发生渗漏,造成污染。

  磷石膏是工业废弃物,含有未分解磷矿、游离磷酸、氟化物等杂质,大量堆放会带来环境安全风险。督察发现的磷石膏库占地超800亩,约相当于80个足球场大,距离长江仅2.5公里。

  日前,督察人员来到渗漏点,发现水边植物上附着白色粉末状物体,如盖了一层霜。经监测,大泉洞水样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26.1倍和3474倍。

  专家表示,总磷浓度超标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致使鱼类生存困难。此外,磷对人体也会造成危害,引发各种皮肤炎症以及呕吐、腹泻、头痛甚至中毒等问题。

  督察人员在下游东风港附近水域中发现,多条鱼垂死挣扎,一些已肚皮上翻。对下游500米处河水的采样监测也发现,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0.7倍和574倍,污染严重。

  被污染的大泉洞泉眼,此前是周边群众生活、生产用水来源。记者走访了解到,村民对水污染颇有怨言。梅府社区一名村民指着房前溪流说,以前洗衣服、洗菜、灌溉都用这里的水,现在“水坏了”不能用了。下大雨时,出来的都是“牛奶水”。

  另一名村民也说,大泉洞在当地深受大家喜爱,冬暖夏凉,有鱼有虾,小时候泉水可以直接喝,“现在就是个臭水港,真是太可惜了!”

  此外,督察还发现,孝感部分磷化工企业存在直排、偷排问题。

  鲜红色的废水汩汩流出,肆意汇入大雁河。这是督察组在湖北省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暗查发现的情景。调查发现,这是由于厂区内生产用化工染色剂发生泄漏,通过雨水口直排而导致的。经监测,污水色度(稀释倍数)高达128倍。

  该公司还通过雨水口偷排污水。经监测,总磷、氨氮、氟化物浓度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214倍、55.7倍和322倍。污水排入大雁河后汇入澴河,导致下游10公里处的余家坡国控断面不能稳定达标。

  渗漏背后:选址堆放有问题,综合利用率低

  轮镜塘磷石膏库并非首次发生渗漏。该库于2018年建成投运后不久,就曾发生渗漏。多份报告显示,该磷石膏库屡屡发生渗漏事故。

  此后,祥云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污染依旧。

  一份2020年1月6日的祥云轮镜塘渣场环境问题专家诊断会的会议纪要显示,一位专家当时曾表示,距离长江干流3公里以内尾矿库容不得发生一点环境污染事故,这个问题要上升为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看待。

  那么,磷石膏库究竟为何持续渗漏?

  武汉江汉设计院的一位专家认为,该库地基稳定性差,有防渗膜拉裂风险。结合地质条件,此库“不漏可能性不大,泥浆量堆积到一定程度,渗漏导致垮塌风险大”。

  除选址建设、堆放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不高。而这也是此次督察的重点问题之一。

  8月29日,督察人员来到位于黄冈的祥云公司,调取其有关综合利用的原始台账资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核算,督察人员查实:其2019年和2020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分别为0和6.6%,与所提供材料差异明显。

  督察发现,相关部门在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中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督察组进驻期间,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两次提供磷石膏综合利用情况表。在第一次提供的材料中,黄冈市2019年和2020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5.89%和49.74%,在第二次提供的材料中,上述两个数据变更为6.56%和12.17%,差异较大。

  督察认为,有关省直部门对全省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统筹部署不到位,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不力。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至今未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未按要求编制磷石膏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或在有关规划中对磷石膏综合利用提出明确要求,也未对相关地市下达具体工作任务。

  须高度重视长江流域总磷污染突出问题

  “十三五”期间,随着总磷上升为长江流域首要污染因子,“三磷”导致的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曾在2019年指出,长江流域总磷污染问题突出。

  大量堆存的磷石膏不仅侵占了土地资源,其中含有的水溶性五氧化二磷和水溶性氟也对长江水环境安全构成较大风险隐患。

  事实上,湖北省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回头看”整改方案均要求开展磷化工全面排查,坚持清单内与清单外问题整改相结合,举一反三。2020年4月,湖北省上报的“回头看”整改情况报告中称,加强了沿江磷石膏渣场和尾矿库隐患排查治理,磷石膏问题均得到有效整改,无新增问题。

  但此次督察发现,湖北省推进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不力,部分地市磷化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针对轮镜塘磷石膏库渗漏问题,专家认为,长远看应选择湿排干堆,先把进库的污水处理好,防止浓度上升,其次要考虑磷石膏二次过滤,实现减量化堆存。

  业内人士认为,更长远地来看,治理“三磷”污染,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打组合拳,强化源头减量、末端治理和综合利用:一是精准核算、以用定产;二是推动形成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链;三是创新技术,制定相关产品和工程应用标准,推动长江经济带磷化工产业链绿色发展。

  • 相关阅读
  • 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李伟一审被控受贿3296万余元

      2021年9月7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共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原党组成员、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原副主席李伟受贿一案,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李伟及其...

    时间:09-07
  • 中方:日方应给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配合,不得擅自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将赴日本讨论福岛核污染水安全处置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方应给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配合,在同利益攸关方和有关国际机构充分...

    时间:09-07
  • 《“一带一路”手册(2020)》发布:展现理论探索最新成果

      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黄钰钦)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八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一带一路”手册(2020)》新书发布会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来自中国、英国、希腊等多国政府部门、...

    时间:09-07
  • 国家卫健委:不同技术路线疫苗序贯免疫研究须依法合规、尊重科学

      中新网9月7日电 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在会上表示,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序贯...

    时间:09-07
  • 教师轮岗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举措

      教师轮岗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举措  教师轮岗是新学年的热词。  8月25日,本学期开学前几日,北京市教委披露,在新学期,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地推进中小学教师轮岗,此举旨在响应“双减”政策落地,加快缩小...

    时间:09-07
  • 印媒称阿富汗塔利班拟将一空军基地移交中国 外交部:虚假消息

      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针对印度媒体称阿富汗塔利班拟将一空军基地移交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这纯属虚假消息。  有记者提问,有印度媒体报道,阿富汗塔利班计划将巴...

    时间:09-07
  • 横琴,奋楫正当时

      横琴,奋楫正当时  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一个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改革创新,是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

    时间:09-07
  • 自强不息 生命精彩

      自强不息 生命精彩(民生观)  在各界支持下,有梦想、肯拼搏的残疾人,明天一定会更好  最近,各地高校陆续开学,同济大学的一名2021级硕士研究生备受关注。他叫彭超,6岁时不幸触碰电线,导致双臂截肢。但他...

    时间:09-07
  • 洪都拉斯即将“弃台”? 汪文斌:“台独”是死路一条

      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针对台湾地区外事部门涉洪都拉斯的相关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正告台湾当局,“台独”是死路一条,“金元外交”的伎俩遭人唾弃,任何逆历史潮流、挟洋自...

    时间:09-07
  • 【每日一习话】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近平: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时间:09-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