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推进“双减”工作落地 加强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

2021-09-14 17:27:05

来源:教育部网站

  推进“双减”工作落地 加强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就《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办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请介绍一下《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

  答:校外培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校外培训机构也应当承担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成为至关重要的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后,各地积极推进落实,随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对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招用、解聘、检查和监督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为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提供政策依据。为此,我们研究起草了《管理办法》。

  2.问:请介绍一下《管理办法》出台的过程。

  答:按照“双减”文件精神和要求,我们抓紧组织力量起草,参考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借鉴公办中小学校教师管理配备政策,形成了文件征求意见稿。一是征求课程教材、教师资格、民办教育、校外教育等专家意见,对主要内容和政策点进行修改完善;二是征求省级、地市级、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等有关方面意见,对主要政策点和落地措施进行修改完善;三是征求有关部委的意见,对整个文稿进行修改完善。

  3.问:《管理办法》适用于哪些从业人员?

  答:从业人员是指按规定面向中小学生及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开展校外培训的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和其他人员。其中,教学人员是指承担培训授课的人员,教研人员是指培训研究的人员;助教、带班人员等辅助人员按照其他人员进行管理。本办法适用于招用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员,招用外籍人员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问:《管理办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哪些条件要求?

  答:不同于一般行业,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和幼儿,从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角度,机构应当从严把握用人标准。从业人员要符合下列要求:一是思想政治要过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守法意识要过关,爱国守法,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各项职责;三是品德行为要过关,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举止文明,关心爱护学生,教学、教研人员还应为人师表、仁爱敬业;四是专业能力要过关,教学、教研人员应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事按照学科类管理培训的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按照非学科类管理培训的须具备相应职业(专业)能力证明;五是职业身份要过关,要求从业人员不得为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

  5.问:《管理办法》对机构招用人员提出了哪些程序要求?

  答:校外培训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与招用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还应符合以下环节和要求:一要前置查询,校外培训机构应对拟招用人员和劳务派遣单位拟派遣至机构场所工作的人员进行性侵等违法犯罪信息查询;二要书面签约,校外培训机构应当依法与招用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岗位职责、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考核办法等;三要岗前培训,对初次招用人员,应当开展岗位培训;四要及时公示,教学、教研人员的基本信息、教师资格、从教经历、任教课程等信息应在机构培训场所及平台、网站显著位置公示,并及时在全国统一监管平台备案,其他从业人员信息应在机构内部进行公示;五要结构合理,要求机构专职教学、教研人员原则上不低于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50%;面向中小学生、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的线下培训,每班次专职教学人员原则上不低于学生人数的2%、不低于儿童人数的6%。

  6.问:《管理办法》明确了哪些从业禁止条件?

  答: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从事的是育人工作,对其除了要有正面的规范要求外,还要有从业禁止要求。《管理办法》划定了从业人员的行为“红线”,对“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损害国家利益,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严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11种情形的,培训机构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在全国统一监管平台同步更新人员信息。如情节严重的,经查实、审核后,将纳入全国统一监管平台的“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管理办法》专门明确了从业禁止条件,机构不得招用以下两类人员:纳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的、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7.问:《管理办法》检查监督举措有哪些?

  答:按照“双减”文件要求,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负起责任、抓好落实、形成合力,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应主管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公开监督方式、畅通举报渠道,通过年度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依职责分工对机构从业人员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并作为机构信用管理的重要依据。

  培训机构违反《管理办法》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对多次、多项违反规定等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招生,改正期间禁止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对逾期未完成改正或拒绝改正等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办学许可资质。

  • 相关阅读
  •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见王毅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当地时间9月14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见对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王毅转达中国领导人对李显龙的亲切问候,表示中新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发展势头,成为...

    时间:09-14
  •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仲裁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式

      中新网9月14日电(杨宏伟)9月14日,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在“2021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上指出,仲裁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带一路”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重要方式。  熊...

    时间:09-14
  • 李克强在北京协和医院考察并召开医学专家座谈会

    李克强在北京协和医院考察并召开医学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坚守医者仁心 弘扬科学精神专业精神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北京协和医院考察,并召开医学专家...

    时间:09-14
  • 王毅: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做到五个“率先”

      当地时间2021年9月1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新加坡同新外长维文共同会见记者。有记者问及,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同国际社会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为全球团结抗疫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新抗疫合作就是其中一个缩影。中...

    时间:09-14
  • 王毅:中新同意聚焦五方面协调合作

      当地时间2021年9月1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新加坡同新外长维文共同会见记者。  王毅表示,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同维文外长第五次线下会面,充分体现了中新紧密的战略沟通和友好关系。访问期间,我同李显龙...

    时间:09-14
  • 人工关节平均降价82% 集采“国家队”再出手

      新华社天津9月14日电(记者彭韵佳、栗雅婷)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开展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14日在天津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拟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

    时间:09-14
  • “绿肥黄瘦”!三秦大地以绿色姿态喜迎盛会

      新华社西安9月14日电 题:“绿肥黄瘦”!三秦大地以绿色姿态喜迎盛会  新华社记者姜辰蓉、李华  9月15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在陕西西安开幕。三秦大地,这个人们印象里植被稀少、黄土飞扬的地方,通过持续...

    时间:09-14
  • 李笑梅:办好自己的事是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最大底气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李雪峰)中国外交部人权事务特别代表李笑梅14日在北京表示,办好自己的事,是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最大底气。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办吹风会,解读《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

    时间:09-14
  • 中国已成为仲裁解决民商事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谢希瑶)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14日表示,中国已成为运用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  他在当天举行的2021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上说,自199...

    时间:09-14
  • 日本自民党总裁竞选人频提涉华话题 中方:这类政治炒作可以休矣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张素)日本自民党总裁竞选人频频提及涉华话题,其中有人声称如果当选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作出回应。  有记者问,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进...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