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潮头观澜·从总书记考察足迹看低碳发展的绿色实践

2021-09-15 09:48:17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

  近年来,我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稳定油气供应、大幅增加清洁能源比重,交出了一份优质的绿色答卷。

  “煤炭能源发展要转化升级”

  “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指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毛乌素旁、秃尾河畔,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就位于这里。经过9年多的建设运营,原本寸草不生的荒漠,已是一派塔罐林立、管廊交通的繁忙景象。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分三阶段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总投资超千亿元,年转化煤炭439万吨,成功打造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这一“由黑到白”的完整产业链条。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心控制室、来到项目现场,了解煤炭综合利用等情况。他强调,能源产业要继续发展,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煤炭能源发展要转化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既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又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适应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把我们的地球家园呵护好。

  “十三五”以来,借助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煤炭利用逐步向清洁化方向转变,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达到8.9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6%,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不断推进,持续促进能源转型升级。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进行调研,语重心长地说,“转型发展既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的战略谋划,不能等到资源枯竭了再来搞转型。”“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

  “环境就是民生”

  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消失了,钢铁煤炭等落后产能淘汰了,废弃的矿坑改造成公园……“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色低碳发展,不仅事关发展的成色,也事关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绿色底色。

  “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今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看环保、看转型、看生态,擘画泽被子孙的根本大计。从汾河之滨到长江之源,从东北辽阔的黑土地到江南秀美的湿地公园,从风光壮美的祁连山到郁郁葱葱的秦岭……一次次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的真挚情怀、强烈担当。

  从我国北方地区2500多万户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全国淘汰2400多万辆黄标车、老旧车,229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到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中国正式上线,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一系列务实的举措成效颇丰。截至2020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至87%,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提高到83.4%。

  这份出色答卷的背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的扎实举措,是中国迈上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绿色转型的坚定步伐,是14亿多中国人把蓝天擦得更亮、把碧水变得更清的不懈努力。

  “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份庄严承诺,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亿万中国人用行动刻画出自己在这颗蔚蓝色星球上最生动的绿色足迹:卫星图像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英国《自然》科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森林碳吸收量对全球的贡献超乎原有预期;“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等先后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中国实践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凝聚了信心,增添了动力。

  策划:杜尚泽

  撰文:秉岩 许晴

  图片来源:新华社(统筹:赖向东 毕晓洋 摄影:燕雁)

  • 相关阅读
  • 宁波市海曙区委原书记褚孟形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浙江省委批准,浙江省纪委监委对宁波市海曙区委原书记褚孟形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监察调查。  经查,褚孟形背弃初心使命,丧失纪法底线...

    时间:09-15
  • 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启运

      新华社长沙9月15日电(记者张玉洁、明星)9月15日,装载着1935吨援非物资的班列从株洲中车物流基地缓缓驶出,标志着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启运。  据介绍,作为打造中非国际物流通道体系的创新之举,湘粤非铁海...

    时间:09-15
  • 韩国总统文在寅会见王毅

      新华社首尔9月15日电(记者陆睿 杜白羽)当地时间2021年9月15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首尔会见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文在寅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表示韩方高度重视韩中关系。疫情...

    时间:09-15
  • 户外劳动者秋季特别关爱计划启动:推动更多商家搭建一平米服务站点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余湛奕)由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指导的“户外劳动者秋季特别关爱计划启动暨一平米温暖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授牌仪式”15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举办。  一平米温暖户外劳...

    时间:09-15
  • 国务院安委会对两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中新网9月15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根据《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等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黑龙江七台河“9·4”、安徽安庆“9·5”两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要求黑龙江、安...

    时间:09-15
  • 时政现场说丨从征山治水到生态致富 绿了青山富了民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考察该村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他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长势,与老乡拉起家常。  昔日的高西沟,水土流失严重。从20世纪50年代起,高西沟村...

    时间:09-15
  • 商务印书馆力促当代中国学术“走出去”深化中外交流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在15日的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商务印书馆就“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丛书”英文版项目的合作事宜,与百年资深出版机构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

    时间:09-15
  • 王毅会见林采正

      当地时间2021年9月1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首尔会见韩中关系未来发展委员会韩方委员林采正等。  王毅表示,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国即将迎来建交30周年,...

    时间:09-15
  • 赵立坚回应美国在多国发动空袭超9万次:美在海外犯下严重人权罪行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郭超凯)针对近20年来美国在多国发动空袭超过9万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在海外犯下严重的人权罪行,事实铁证如山,公道自在人心。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时间:09-15
  • 热解读|走进“世界最小的司令部” 习近平驻足凝视

      热解读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考察调研。这是总书记今年以来第10次国内考察,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3次赴陕西考察。  陕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开辟中国革命道路、夺取抗日战争...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