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追寻初心之源 感悟真理力量

2021-09-21 20:40:45

来源:光明网

  追寻初心之源 感悟真理力量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群体”主题研讨活动

  在全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创新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群体”主题研讨活动,由该院国防大学首届“名师名家工程”青年英才和青年教研骨干组成的学习小组,在全国模范教师、“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姜延军教授带领下,走进《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以理论探源、深度对话的方式,展开了一场追寻初心之源、感悟真理力量的淬火之旅。

  走进情境教学馆,走近真理的历程

  进入序厅,一面特殊的墙首先映入眼帘,由不同国家的《共产党宣言》组成的版本墙,以立体方式展示《共产党宣言》与中国、世界的关系,带给大家视觉上和思想上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建党百年前夕,作为政治学院为党的百年华诞的献礼之作,《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历经3年精心打造、正式建成。这座集铸魂育人、基因传承、党性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沉浸式、互动式的教学馆,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生动展现。

  真理探索永无止境,思考学习永无止境。在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展板前,姜延军带领青年学者们驻足思考,深深地为青年马克思“人类情怀”所折服:“一个人的理论高度与人格境界紧密关联,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令这么多有识之士追随和信仰,与他这样明媚宏大的人格有关。”

  “《共产党宣言》出自青年马克思恩格斯之手,书写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青春之歌和青春宣言。”在第一展厅的比利时白天鹅咖啡馆场景还原处,苏玉等年轻教员一同回顾再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结下深厚友谊、联手研究撰写《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情境,共同缅怀两位伟大导师并肩战斗的豪情。

  穿梭于情境教学馆各个展厅,如同走近了近两百年来真理的历程。姜延军为青年学者们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精髓要义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青年学者罗丹指着油画《向最重视的朋友报捷》表示,虽然《资本论》没有恩格斯的署名,但他对马克思的支援帮助,尤其在马克思去世后对第二、三卷的整理、修改和出版让人深深感动,他是《资本论》当之无愧的第二作者。

  在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面前,青年学者陈杰感慨说:“《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缩影,中国共产党人对真理的热爱溢于言表,这是我们这个政党成功的密钥所在。”

  步入第六展厅“超越时空——《共产党宣言》与人类未来”主题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型浮雕前,姜延军带领青年学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与强大魅力,郑重思考新时代军队理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真理历经时间的磨砺而愈发闪亮”

  在互动交流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肖像、名言分挂两侧,青年理论教员围坐在一起,一场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访谈活动开始了。

  “诞生于19世纪西欧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落地生根?为什么时至今日仍然对中国的现实国情有如此强的指导力?”主持人苏阳代表当前大多数年轻人的困惑率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姜延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以及穿越时空永恒的价值魅力。他表示,“真正经典并不会因为时间久远就匮乏时代意义,反而会被时间磨砺出更加闪亮的真理光芒。”

  “筹备酝酿建党之初,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展现出实践伟力,党的先驱们为什么如此笃定‘马克思主义行’?”这是青年学者侯嘉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难点。

  “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抛头颅、洒热血,正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魅力和价值追求的感召力,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大浪淘沙的客观趋势。”姜延军系统分析了问题背后蕴含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共产党宣言》对于中国共产党有什么特殊意义?”“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经典品质是什么?”“如何才能把自己转化为一个真正的‘经典人’?”……青年学者许迪、胡磊、陆旸等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姜延军结合自身理论研究一一详细作答。

  讨论越具体,思考越深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青年学者张磊介绍说,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军队政治理论教员必须回答好的基本问题。

  生动讲好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故事”

  3年前,有“一短一长”困扰着建设情境教学馆的团队成员。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全文不到2万字,如此短的篇幅能否撑起一个教学馆?

  ——《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基本原理涉及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如此长的时间跨度怎么放在一个教学馆?

  3年后,他们以一座别具一格的现代化情境教学馆交出了合格答卷。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一代又一代理论教员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本身的理论原理及其巨大实践影响力,生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故事”,使学员们始终坚定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如何帮助学员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所走弯路与其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之间的矛盾?”主题研讨中,从事党史军史专业教学的青年学者汪玉明抛出自己的困惑,引发在场年轻教员们关于如何讲好“真理的故事”大讨论。

  “我们要正视学员的这个问题,不能回避,不能闪烁其词,应该引导他们辩证认识和把握党曾经走过的弯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员关注党的历史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党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优良品格。”“我们必须在‘一脉相承’中把握‘与时俱进’,既有创新,也有坚守,决不能把党的理论创新历程讲断了、讲短了、讲拧了。”

  青年学者张光辉说:“作为以传播真理为使命的政治理论教员,唯有持续在马克思主义这座人类思想宝库中汲取营养和精神动力,让真理的光芒照亮传播真理的道路,才能做好新时代举旗铸魂的先锋、传道授业的师者、携笔斗争的战士!”(供稿人:李习文、金建锋)

  • 相关阅读
  • 2019年来“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超70% 官方重申并非一律从宽

      2019年来“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超70% 中国官方重申并非一律从宽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张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22日就此表示,适用...

    时间:09-22
  • 各地积极推动婚俗改革:让结婚大事回归爱的本质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让结婚大事回归爱的本质——各地积极推动婚俗改革倡导文明新风  新华社记者高蕾  民政部22日公布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等17个单位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引发民众关注。这不是民政部第...

    时间:09-22
  • 勤奋工作 踏实劳动——劳动精神述评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勤奋工作 踏实劳动——劳动精神述评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勤奋工作 踏实劳动——劳动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周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历史长河中...

    时间:09-22
  • 同舟共济扬帆起

      同舟共济扬帆起(命运与共)  人民日报记者 焦 翔 邹志鹏 杨 迅 韩晓明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世界发展...

    时间:09-22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8260.4万剂次

      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9月2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8260.4万剂次。资料图:市民来到医院接种新冠疫苗。 杨华峰 摄...

    时间:09-22
  • 第1视点丨习近平: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  总策划:严文斌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米立公、樊华  统...

    时间:09-22
  • 央视网评|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习主席铿锵有力的宣示,发出了复苏全球经济的最强音,为推动实现更加强...

    时间:09-22
  •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单行本出版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时间:09-22
  • 重走西迁路 再启新征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2021年7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专题开展“重走西迁路、再启新征程”——红色校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校史,重走抗战...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