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社评论员:以信心勇气担当共建美好世界

2021-09-22 22:16: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以信心勇气担当共建美好世界

  新华社评论员

  “每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都必须以信心、勇气、担当,回答时代课题,作出历史抉择。”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着眼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出“四个必须”的中国方案,展现共克时艰、共创未来的中国担当,为推动全球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各国如何共渡难关?发展动力从何而来?人类未来路在何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必须”指引着破局开路的实践路径——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必须复苏经济,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必须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这“四个必须”,突出问题导向,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再次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与各国守望相助、合作共赢的决心和诚意。

  疫情肆虐的困难时期,呼唤穿云破雾的坚定信心。信心,源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一部世界文明史也是同瘟疫斗争的历史,人类总是在不断战胜挑战中实现更大发展和进步。疫情虽然来势凶猛,但只要团结抗疫、科学应对,各国终将战而胜之。信心,也源于对时代呼声的悉心倾听。尽管前行之路充满挑战,但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人心所向不可阻挡,历史大势终将浩荡前行。

  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呼唤革故鼎新的卓绝勇气。勇气,是攻坚克难的意志力,亦是化危为机的大智慧。面对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既是战胜疫情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策。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体现着知与行的统一,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智慧和改革创新的决心,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携手实现跨越发展开出了中国良方。

  历史前行的十字路口,呼唤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才能跳出零和博弈的利益小圈子,画出互利共赢的最大同心圆。作为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核心平台,联合国应该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方面走在前列,把各方对多边主义的承诺落到实处,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1年对中国人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一百年砥砺奋进,印刻下中华儿女迈向复兴的坚实足迹;半世纪携手同行,见证中国“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不变初心。在人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从未缺席,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坚定信心、团结合作,人类定能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光明的未来。

  • 相关阅读
  • 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开幕 杨洁篪出席并致辞

      中新社长春9月23日电 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开幕式暨第十一届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23日在吉林长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出席开幕式并巡视博览会展馆。  杨洁篪说...

    时间:09-23
  • “川港合作会议”第二次会议举行 深入推进多领域合作

      中新社成都9月23日电 (记者 贺劭清)川港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二次会议23日在成都召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分别致辞。  会议期间,四川省委...

    时间:09-23
  • 王毅:各方应帮助阿富汗应对好“四重挑战”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3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长同联合国秘书长会晤。各方讨论了阿富汗问题,王毅阐明了中方立场。  王毅表示,当前,阿富汗局势已经发生根...

    时间:09-23
  • 教育部等三部门:优先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短板

      中新网9月23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编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优先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办...

    时间:09-23
  • 中国驻美大使:美方挑动意识形态对立是中美关系困难的症结

      新华社华盛顿9月22日电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22日表示,当前美国一些人把美中关系定义为民主与威权的对决,挑动意识形态对立,这是两国关系面临严重困难的症结所在。  秦刚当天出席了卡特中心和乔治·布什美中关...

    时间:09-23
  • 楼阳生: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新华社郑州9月23日电 题: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访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  新华社记者王丁、宋晓东、刘怀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后,河南...

    时间:09-23
  • 辛识平: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辛识平: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写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写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辛识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时间:09-23
  • 评论: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共建更加美好世界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共建更加美好世界  中新社记者 张晨翼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2021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

    时间:09-23
  • 中国与联合国50年合作带来了什么?

      (国际观察)中国与联合国50年合作带来了什么?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中国与联合国50年合作带来了什么?  中新社记者 薄雯雯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

    时间:09-23
  • 【海报】他们为百姓筑牢大国粮仓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丁颖  今天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中国大地一片金黄,大家为秋粮丰收欢呼雀跃之时,请不要忘记这些为我们筑牢粮仓的人。(文案:光明网 张倩 李方舟 制图:光明网 张倩)中国化工业的奠基人...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