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用太空尘埃和人类体液可开发“宇宙混凝土”

2021-09-23 05:29:52

来源:科技日报

  来自外太空的经济适用房要来了吗?
  用太空尘埃和人类体液可开发“宇宙混凝土”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向火星运送一块砖的费用可能超过100万英镑——这使得未来在火星上建造家园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据《今日材料Bio》杂志近日发表的研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现已开发出一种可能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创造一种类似混凝土的材料,这种材料由外星尘埃以及宇航员的血液、汗水和泪水组成。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人类血液的一种蛋白质与尿液、汗液或泪水中的一种化合物相结合,可以将模拟的月球或火星土壤黏合在一起,生产出一种比普通混凝土更坚固的材料,非常适合在外星环境中进行建筑工程。

  这种方法早已有之,被称为原位资源利用,通常侧重于对松散岩石、火星土壤(称为风化层)和稀疏的水沉积物的使用。然而,还有一种被忽视的资源,那就是宇航员本身。

  科学家们此次证明了血浆中的一种常见蛋白质——人血清白蛋白可以作为模拟月球或火星尘埃的黏合剂,从而制造出一种类似混凝土的材料。由此产生的新材料,被称为“宇宙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达25兆帕,与普通混凝土中所见的20—32兆帕的抗压强度大致相同。

  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加入尿素可以将抗压强度进一步提高,性能最好的材料的抗压强度几乎达到40兆帕,大大超过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科学家们计算出,以6名宇航员在火星表面执行为期两年的任务来计算,期间可以生产出500多公斤的高强度“宇宙混凝土”。如果将其用作沙袋或热熔风化层砖的砂浆,每个宇航员都可以生产出足够的“宇宙混凝土”来扩大栖息地,使每次连续任务的可用住房增加一倍,可支持额外的宇航员。

  历史上,动物血也被用作砂浆黏合剂。科学家们研究了潜在的结合机制,发现血液蛋白变性或“凝结”可形成一种具有相互作用的扩展结构,这种被称为“β-折叠”的相互作用,可将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参与该项目的曼彻斯特大学的阿莱德·罗伯茨博士表示,令人兴奋的是,太空时代的一个重大挑战可能是在中世纪技术的启发下找到了解决方案。而“这个概念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 相关阅读
  • 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开幕 杨洁篪出席并致辞

      中新社长春9月23日电 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开幕式暨第十一届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23日在吉林长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出席开幕式并巡视博览会展馆。  杨洁篪说...

    时间:09-23
  • “川港合作会议”第二次会议举行 深入推进多领域合作

      中新社成都9月23日电 (记者 贺劭清)川港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二次会议23日在成都召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分别致辞。  会议期间,四川省委...

    时间:09-23
  • 王毅:各方应帮助阿富汗应对好“四重挑战”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3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长同联合国秘书长会晤。各方讨论了阿富汗问题,王毅阐明了中方立场。  王毅表示,当前,阿富汗局势已经发生根...

    时间:09-23
  • 教育部等三部门:优先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短板

      中新网9月23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编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优先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办...

    时间:09-23
  • 中国驻美大使:美方挑动意识形态对立是中美关系困难的症结

      新华社华盛顿9月22日电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22日表示,当前美国一些人把美中关系定义为民主与威权的对决,挑动意识形态对立,这是两国关系面临严重困难的症结所在。  秦刚当天出席了卡特中心和乔治·布什美中关...

    时间:09-23
  • 楼阳生: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新华社郑州9月23日电 题: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访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  新华社记者王丁、宋晓东、刘怀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后,河南...

    时间:09-23
  • 辛识平: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辛识平: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写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写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辛识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时间:09-23
  • 评论: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共建更加美好世界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共建更加美好世界  中新社记者 张晨翼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2021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

    时间:09-23
  • 中国与联合国50年合作带来了什么?

      (国际观察)中国与联合国50年合作带来了什么?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中国与联合国50年合作带来了什么?  中新社记者 薄雯雯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

    时间:09-23
  • 【海报】他们为百姓筑牢大国粮仓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丁颖  今天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中国大地一片金黄,大家为秋粮丰收欢呼雀跃之时,请不要忘记这些为我们筑牢粮仓的人。(文案:光明网 张倩 李方舟 制图:光明网 张倩)中国化工业的奠基人...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