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望海楼: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2021-10-19 04:41: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望海楼)

  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独立形成早期国家文明的国家之一。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的原始先民勤恳劳作,构筑着自己的家园。各地区在发展中,缔造出面貌异彩纷呈、特色五彩斑斓的文化。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中国形象,也已经得到多数国际民众的认可。

  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前后,地处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以陕西关中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为中心发展起来,覆盖地域最广时,北抵长城沿线及河套,南达江汉,西到甘青,东至豫东一带,是黄河中游地区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文化中以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而居于主流文化地位,同周围诸新石器时代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在距今6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中期,其特色鲜明的彩陶文化不断向外发散着影响力,以花瓣纹为典型的彩陶纹样遍及大江南北,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大范围的文化认同。

  仰韶文化,被认为是“最初中国”形成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主根之一。仰韶文化将中国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为国家大一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仰韶文化的发现标志着中国境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推翻了当时认为中国没有新石器时代的错误认知。

  以1921年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并命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命名的第一支考古学文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目前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达5000多处,试掘或发掘过的遗址200多处,发掘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发表或出版的调查发掘简报、报告几百篇(部),各类研究文章数百篇,在全国新石器诸考古学文化研究中独占鳌头,为人类文明史演化的研究提供了中国案例和中华贡献。

  历经百年洗礼,中国现代考古学任重而道远,中国现代考古工作将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作为新时代考古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有能力做好今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有信心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有决心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做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编审)

  巩 文

  • 相关阅读
  • 中国外交部:对鲍威尔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他的家人表示诚挚慰问

      中新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李京泽)据报道,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因新冠并发症于当地时间10月18日逝世。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鲍威尔国务卿是美国资深外交家,我们对他的逝世...

    时间:10-19
  • 中方强调应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8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8日表示,国际社会应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耿爽在安理会当天举行的“海平面上升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影响”阿里亚模式...

    时间:10-19
  • 湿地保护法草案二审 中国拟加码保护“地球之肾”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张素 梁晓辉 谢雁冰)湿地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二次审议稿的诸多内容,比如进一步体现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在湿地保护中的职责,完...

    时间:10-19
  • 北京市新增1例京外关联输入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中新网10月19日电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2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10月19日0时至14时,北京市新增1例京外关联输入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

    时间:10-19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3409.6万剂次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截至2021年10月1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3409.6万剂次。资料图:医务人员在新冠病毒疫苗流动接种车上为市民接种疫...

    时间:10-19
  • 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田晓航)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日前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不含港澳台)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 ...

    时间:10-19
  • 报告指国际青年对中国普遍抱有好感 高度认可中国抗疫成效

      中新社上海10月19日电 (记者 许婧 李姝征)19日在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共同未来与青年作为”平行分论坛上发布的《国际青年眼中的中国与世界》报告显示,国际青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青年对中国普遍抱有好感,具有...

    时间:10-19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秀英去世 在世幸存者仅剩61位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微信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秀英于19日去世,享年99岁,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61位。马秀英。图片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

    时间:10-19
  • 中国拟修改民事诉讼法 公告送达期限拟缩短一半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张素 梁晓辉 谢雁冰)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该草案对现行民事诉讼法作出16处调整,其中新增条文8条,修改条文8条,主要内容涉及完善在线...

    时间:10-19
  • 中国驻巴西大使:面对疫情挑战,“一带一路”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充沛活力

      中新社圣保罗10月18日电 (记者 莫成雄)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当地时间18日表示,面对疫情挑战,“一带一路”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充沛活力,为参与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作出积极贡献,为维护全球产业...

    时间:10-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