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把科学的种子撒在祖国大地——记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

2021-10-25 02:47:15

来源:科技日报

  把科学的种子撒在祖国大地
  ——记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

  周一有约

  “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和科研工作,报告会更有趣味。”

  “科学意义能不能讲得更清楚?”

  “这个字体在屏幕上看不清楚,表述和细节上还需更严谨。”

  ……

  不是论文答辩,不是教师应聘,这是一群老科学家在“面试”另一位老科学家。

  9月,北京中关村。初秋的阳光洒进一间小会议室,这位领域内的大专家刚刚用1小时完成科普试讲,正在接受8位不同学科背景的同行们“挑剔”,并等待最后评议结果。

  通过评议,他才能加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

  “这个事要做就做得好一点”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是一支由中科院领导并得到中国科协支持的科普队伍。60多名成员,平均年龄69岁,以中科院退休研究员为主,兼有其他单位专家教授和热心科普事业的优秀中青年学者。

  虽然团员里不乏各领域的大教授、老所长,演讲团成立20多年来,入团严格“面试”一直是传统。

  哪怕已经做过上百场科普演讲,入团之前,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王文利仍经历了两次试讲。“这个团要求真高!可不是自报家门能过关的。”王文利感慨。

  经历、身份、地位,不能轻易打动评委。某发射中心一位退休领导,主动请求加入科普演讲团,可第一次试讲就碰了壁。带着一堆建议回去,反复修改课件,还多次旁听了团员们的科普课,第二次试讲终于顺利通过。

  “大家都觉得,这个事要做就做得好一点。”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科普演讲团团长白武明说。

  把事情做好,先从提高门槛开始。要进演讲团,得有团员推荐,得有正高职称,最好60岁以上确保有足够演讲时间,以及必须在三次机会内通过试讲。

  “我们不只是去告诉孩子们一个答案,而是告诉孩子们怎么提出一个问题。”科普演讲团团员、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原副所长高登义说,科学思维就是这样点滴培养起来。

  “老科学家四个字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每位团员年演讲超百场、“讲课冠军”一年能讲230多场、10位团员累计演讲超千场……科普演讲团走到现在并非易事。

  20世纪90年代末,老团长钟琪骑着自行车,在北京挨个学校跑,找校长、找老师,找上门要给孩子们讲科普课,想不到却经常吃闭门羹。

  一点一点坚持,局面慢慢打开。

  有一次,白武明到广东一所学校演讲。在校门口等了半天,也没人出来领路,打电话联系,才出来一位老师:“哦,你就是来讲课的那个啊,来吧。”这才把他带到报告厅。

  讲到一半,校长、副校长过来听了听,不走了。演讲结束时,校长一路把白武明送到门口,一再邀请:“明年一定再来啊!”

  受欢迎,是一堂课一堂课讲出来的。

  看五遍电影、读三遍小说,自己演算了200多道计算题,才有了这场以电影《流浪地球》为引子的科普讲座——“从《流浪地球》说起”。怎么能把孩子的心思“抓住”,又不被天马行空的问题“问倒”?原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徐文耀拿出当年登上国际学术论坛的劲头,背后下足了功夫。

  科普演讲团的团员们现在手头准备了200多个演讲题目,同一主题还有不同版本,以应对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职业身份的受众。

  “这个团的风气,有着不一般的严谨和科学。”42岁的张劲硕是科普演讲团“特招”的最年轻团员,目前还担任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一职。说起团员的身份,他有些诚惶诚恐:“老科学家四个字不是随便叫的,这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后浪推前浪,何虑功不成?”

  2014年,已经70岁的徐文耀到山西长治市壶关县石坡乡中学讲课。从长治到壶关有40分钟车程,石坡乡离县城还有40公里。

  这场科普讲座是乡长极力争取来的。学校条件不足,乡政府暂停办公,腾出简陋的会议室。该讲课了,突然停电。乡长一着急,骑车赶了20里乡路,专门借回一台发电机,这才让投影仪“复工”。

  赤诚之心,相互映照。

  “互联网时代,偏远地区的孩子不一定懂得少,大城市也不见得就普遍重视科学素养。”科普演讲团一位成员说,“我们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让更多孩子知道科学家是怎么想问题的,这是对科学教育的一个补充。”

  风雨兼程,科普演讲团的老科学家们仍觉得前路漫漫。但正如徐文耀在一首小诗中写到的:“后浪推前浪,何虑功不成?”

  • 相关阅读
  • 埃万德罗·卡瓦略: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专访:“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访巴西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埃万德罗·卡瓦略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0月23日电 专访:“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访巴西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埃万德罗·...

    时间:10-25
  • 联合国贸发会议前秘书长素帕猜: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平衡力量

      联合国贸发会议前秘书长素帕猜: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平衡力量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

    时间:10-25
  •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联合国官员这样评价→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联合国官员这样评价→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

    时间:10-25
  • “双减”正在落实!多地做法被教育部点赞

      今天(10月25日),根据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等地的“双减”工作推进情况,教育部发布了“双减”工作试点地区典型案例。  北京: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  北京市有序稳妥推进“双减”工作,线下学科类无...

    时间:10-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他们这样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他们这样评价→  今天,10月25日,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秩序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月20日,...

    时间:10-25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4621.7万剂次

      中新网10月25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2021年10月2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4621.7万剂次。资料图:医务人员在流动接种车上为市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时间:10-25
  • 多国驻华大使:“50年来中国在联合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多国驻华大使:“50年来中国在联合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10月25日,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这50年,是中国不断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50年。多国驻华大使近日在接受海外网采访时表示,50年来...

    时间:10-25
  • 国际秩序、人类命运与中国角色

      国际秩序、人类命运与中国角色  【光明国际论坛对话】    从1921年到1971年再到2021年,三个时间点,两个五十年。沿着这条时间线,可以清晰地看见在一百年大变局中,国际秩序逐渐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变迁与进...

    时间:10-25
  • 疫情扩散风险仍在加大 现有防控措施不放松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疫情扩散风险仍在加大 现有防控措施不放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10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秋冬季疫情防控和做好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

    时间:10-25
  • 王光亚:质疑联大第2758号决议、鼓动“台独”是下三滥手段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2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之际,有人质疑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并鼓动“台独”,是一种下三滥的手...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