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通讯:踏访长津湖 赓续英烈志

2021-10-25 16:11:04

来源:新华网

  通讯:踏访长津湖 赓续英烈志

  这是10月23日在朝鲜咸镜南道西北部长津湖畔拍摄的长津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合葬墓地。新华社记者 江亚平 摄

  新华社平壤10月24日电 通讯:踏访长津湖 赓续英烈志

  新华社记者江亚平

  “英雄们,我们带着祖国人民的无限思念来看你们了……”

  一声声深情的呼唤,随着晚秋的微风飘散开来,一直飘到不远处的长津湖上。

  23日上午,中国驻朝鲜大使李进军带领使馆部分外交官驱车10多个小时,跋山涉水,来到咸镜南道西北部长津湖畔的长津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合葬墓地,祭拜在71年前那场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这是10月23日在朝鲜咸镜南道西北部拍摄的长津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合葬墓地。山坡下的湖即为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长津湖。新华社记者 江亚平 摄

  长津邑志愿军烈士合葬墓建在一片开阔的山坡上,山脚下就是著名的长津湖。这里共建有13座合葬墓,呈阶梯状依次排列成3排。每座墓前都立有一块写有繁体中文“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之墓”的墓碑,整个墓群的最前方立有一块写有朝文“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墓”的纪念碑,碑身背面是用朝文篆刻的纪念铭文。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的1950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下辖12个师在长津湖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为主的“联合国军”东线先头部队,双方随即展开异常残酷激烈的战斗。

  10月23日,在朝鲜咸镜南道西北部长津湖畔的长津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合葬墓地,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外交官代表朗诵献给长眠于此的志愿军英烈的祭文。新华社记者 江亚平 摄

  在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严重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将拥有绝对制空权和精良武器装备的美军精锐之师打得丢盔卸甲,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场战役。

  10月下旬的长津湖畔天高云淡,阳光明媚,碧绿的湖水在阳光照耀下泛着白光。远道而来的中国外交官风尘仆仆,怀着沉重的心情在志愿军烈士墓前默哀致敬,祭酒献花。

  他们满怀深情地朗诵献给长眠于此的志愿军英烈的祭文:“你们选择了远行,把对父母的挂念藏在心底,去书写英雄的故事;你们选择了忠诚,把妻儿的照片揣进怀里,去成就不朽的传奇;你们选择了使命,把对祖国的大爱扛在肩头,去追逐高贵的信仰……”气氛庄严肃穆,在场的不少人都洒下热泪。

  10月23日,在朝鲜咸镜南道西北部长津湖畔的长津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合葬墓地,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外交官向烈士献花并默哀致敬。新华社记者 江亚平 摄

  陪同祭奠的朝鲜咸镜南道对外事业局局长郑成哲表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和拥有海陆空优势的美军展开较量,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长津湖地区的朝鲜人都知道当年志愿军打击美军的英勇事迹,而且传颂至今。

  而今,长津湖畔的炮声和硝烟早已散去,志愿军英烈们已在这里长眠了71年,他们的钢铁意志和高洁灵魂早已融入这片土地,化作周围巍峨的山脉,永远矗立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

  正如几位前来祭奠的中国外交官在祭文中所表示的那样,当年志愿军锻造的精神将由我们这一代人赓续发扬,当年志愿军未竟的事业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接续担当。继承先烈遗志,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志愿军精神,正是中国外交官今天在长津湖畔祭扫英烈的意义所在。

  • 相关阅读
  • 逐梦清洁能源之都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之二  本报记者 赵有良  云长、翼德、孔明、子龙是三国时的风云人物,在宜昌却是4座光伏电站的名字。这4座装机容量均为20兆瓦电站组成了宜昌最大的光伏电站&mdas...

    时间:10-26
  • 刘国中:科学精准 抓实抓细 坚决把疫情传播势头控制住

    刘国中在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精准 抓实抓细 坚决把疫情传播势头控制住赵一德出席  省委书记刘国中24日主持召开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认...

    时间:10-26
  • 疫情管控升级 山西从严防控交通场站、景区、酒店等场所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升级 山西从严防控交通场站、景区、酒店等场所  中新网太原10月26日电 (记者 范丽芳)25日晚间,山西省疫情防控办发布消息,自10月26日8时起,对所有经环省公路通道进入山西的司乘人员进...

    时间:10-26
  • 云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抗击新冠肺炎)云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中新网昆明10月26日电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6日通报称,10月25日0—24时,云南省无新增确诊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例。  ...

    时间:10-26
  • 纪检监察机关前9月处分41.4万人 含省部级干部22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1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人员按职级划分图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占比图  本报讯 2021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

    时间:10-26
  • 人民日报:彰显中国经济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

      彰显中国经济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人民时评)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也在为其他国家提供广阔的市场机会。  前不...

    时间:10-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两周年:密码,让百姓生活更安全

      密码,让百姓生活更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两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密码技术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通过加密保护和安全认证两大核心功能,可以完整实现防假冒、防泄密、...

    时间:10-26
  • 全国各地落实“双减”成效如何?看看数据怎么说

      回归教育本质,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双减”前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情况的变化  “双减”后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与初中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具体情况怎样?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

    时间:10-26
  • 长江珍稀旗舰物种何时转危为安?

      长江珍稀旗舰物种何时转危为安?  本报记者王贤、韩振、董雪、张博令   随着长江大保护特别是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长江部分珍稀旗舰物种大幅衰退的趋势初步遏制。但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白鲟、白鱀豚、鲥...

    时间:10-26
  • 长江增殖放流,关键要“精准放流”

      长江增殖放流,关键要“精准放流”  本报记者易艳刚、韩振、王贤、董雪、回晓男   增殖放流一直是长江恢复渔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长江沿线多地调研发现,由于缺乏基础...

    时间:10-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