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守住科技伦理的底线

2021-11-03 14:38:56

来源:人民日报

  守住科技伦理的底线(新语)

  不久前,一段女孩在校园内抱着吉他弹唱的视频引发网友讨论——原来,女孩的面容、表情、声音乃至音乐都来自人工智能合成,高度逼真的虚拟形象让人一时间很难辨别,不少人感叹,科技正不断刷新想象力的边界。

  信息技术带来日新月异的数字环境,一方面,深度伪造、大数据算法等新技术解锁了更多落地空间,刷脸识别、指纹解锁等应用场景,深刻改变了生活和社交方式;而另一方面,随之产生的种种信息安全风险,比如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算法偏见等,也让人们深刻感知到科技发展背后隐藏的伦理道德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引导科技向善成为一道必答题。

  科技向善,守住伦理底线是前提。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变得更加“透明”,“暴露”在智能设备的感触下已成为常态。海量数据里汇总着人们的行动轨迹,年龄、形象、喜好等被清晰勾勒出来。长此以往,平台和用户之间的数据鸿沟逐渐形成,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不仅侵害了用户的知情权,不断加剧的风险甚至可能挑战法律红线。如果平台和开发者未经过知情同意擅自收集用户信息,或者数据收集方没有妥善保管用户信息,就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科技向善,拧紧监管阀门是关键。近年来,从行业内发起生物识别用户隐私与安全保护的倡议,到相关部门对个人信息保护展开一系列专项治理,范围逐渐拓展;从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到明确数据处理活动应符合社会公德和伦理,规范更加具体;从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再到建立起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和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清单,保障越来越全面……越织越密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让“触网”愈发安心。

  事实上,数字技术本无善恶之分,正确引导将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一旦失控则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危害。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关注“能做什么”,从伦理道德的层面审视“该做什么”,探寻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合规使用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激发科技向善的力量,服务美好生活。

陈圆圆

  • 相关阅读
  • 深圳摘得13项国家科技奖

      深圳摘得13项国家科技奖   深圳先进院参与完成项目获一等奖,改变磁共振国际产业格局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日在北京召开,深圳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由11家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与完成的13个项目...

    时间:11-04
  • 罗湖探索共建大湾区免税城

      罗湖探索共建大湾区免税城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昨日,深圳市罗湖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会上,罗湖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范德繁做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工...

    时间:11-04
  • 外交最前排 | 对进博会,习近平主席为何如此重视?

      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将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这将是习近平主席连续第四年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进博会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习...

    时间:11-04
  • 规范账号运营 营造清朗空间

      规范账号运营 营造清朗空间(人民时评)  近年来,互联网为群众提供丰富信息、便利生活的同时,在网络账号运营领域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比如,一些冒充党政机关、新闻媒体的账号误导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价值判断...

    时间:11-04
  • 深化国际经贸合作 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深化国际经贸合作 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东海之滨,黄浦江畔,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美丽的“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次盛装绽放,欢迎四海宾朋,共襄合作盛...

    时间:11-04
  • 如何破解近2000万货车司机的“急难愁盼”

      如何破解近2000万货车司机的“急难愁盼”  当前,我国有近2000万货车司机奔波在运输一线,经常面临着停车休息难、证照办理不便捷、遭遇偷油偷货等“烦心事”。针对这些问题,日前,交通运输部会同公安部、人社...

    时间:11-04
  • 北京地区64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北京地区64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本报讯(记者 雷嘉)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天召开。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64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61项,占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0....

    时间:11-04
  • 多家煤炭企业主动下调坑口煤价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消息,继内蒙古伊泰集团、蒙泰集团、汇能集团和兴隆集团等多家民营企业主动下调坑口煤售价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国有企业也相继主动下调煤价。  另外,...

    时间:11-04
  • 山西、内蒙古、陕西严厉打击违规存煤场所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开展煤炭产地存煤场所清理整顿工作的部署,山西、内蒙古、陕西立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实地调查检查等方式...

    时间:11-04
  •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2日全国煤炭日产量再超1160万吨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消息,进入11月份,全国煤炭产量继续呈现高位增长态势。  据调度,11月2日,全国煤炭日产量达到1167万吨,接近今年产量最高峰值,为今年以来产量第二高峰,较1...

    时间:1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