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新时代中国为造福世界作出新贡献

2021-11-08 14:42:3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特稿: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新时代中国为造福世界作出新贡献

  新华社记者刘赞 刘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际社会对这次重要会议高度关注,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持续发表分析评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克服重重挑战,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优越性。

  携手抗疫:危急时刻的中国担当

  “那真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回想起今年2月27日首批科兴新冠疫苗原液从中国运抵吉隆坡国际机场时的情景,马来西亚制药企业发马公司生产主管穆赫德·萨哈鲁丁感叹。

  包括马来西亚在内,中国正同16个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已初步形成7亿剂的年产能。此外,中国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6亿剂疫苗,今年全年将对外提供超过20亿剂,是世界上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中国还同30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疫苗全球公平分配。

  中国抗疫,不仅对本国人民负责,也对世界人民负责。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毫无保留地与他国分享抗疫经验、提供抗疫物资、开展科研合作,为弥合“免疫鸿沟”、构筑全球疫苗防线作出巨大贡献,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和动力。

  成功控制疫情,为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从疫情中率先恢复增长,不仅为受到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提供了复苏动力,也为各国获取抗疫物资提供了支撑保障。

  危急时刻方显大国担当。柬埔寨首相洪森说,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并发挥引领作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力量。

  减贫合作:立己达人的世界情怀

  9月,广西桂林阳朔县高田镇喜龙村迎来一群特殊客人,他们是来自东南亚、南亚多国的驻华使节。72岁的壮族村民陆孟刚热情地邀请使节们进屋,介绍村里和家里的变化:“我们以前都穷得很,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现在村里的面貌越来越好……我家靠种柚子和砂糖橘,一年下来收入可以超过10万元,过上了好日子!”

  带领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和始终不渝的追求。喜龙村用自己的乡村实践向国际社会讲述着中华大地上脱贫攻坚的成功故事。

  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中国自身的道路和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从2012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到2020年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占世界总人口约五分之一的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世界银行将这一成就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到喜龙村参观的孟加拉国驻华大使扎曼表示,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为全世界提供了典范。

  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从“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到“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始终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紧密相连,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和国际减贫合作: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农村减贫决议,发布减贫案例选编,实施“100个减贫项目”,推广菌草、杂交水稻等种植技术……中国为促进全球减贫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创造的减贫治理样本,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中国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作出了显著贡献,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发展大道

  10月16日,“澜沧号”动车组运抵刚刚建成的中老铁路万象站,正式交付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老挝迎来历史上第一组现代化列车。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标志性成果。

  “铁路能吸引投资,促进旅游和货运,会帮助老挝摆脱内陆国的交通桎梏。‘一带一路’倡议对老挝来说是一个黄金机遇。”万象29岁的英语教师桑通激动不已。

  自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8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变为实践,从蓝图变为现实。肯尼亚蒙内铁路、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一座座电站桥梁、一条条公路铁路为当地提供了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中巴经济走廊、中白工业园、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一处处经济特区、园区、走廊的建立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驰骋在亚欧大陆上的中欧班列,打通了新的贸易物流通道;中国的投资让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铁厂等重新焕发生机……

  今天,“一带一路”已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已有141个国家和包括19个联合国机构在内的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带一路”合作逆风前行,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据统计,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达1.3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为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巴西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埃万德罗·卡瓦略指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鼓励沿线各国根据自身条件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促进了贸易的增长,还增进了各国人员之间的交流,真正推动了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绿色发展:着眼文明的长远抉择

  今年,云南省一群“离家远行”的野生亚洲象俨然成为“国际明星”。讲述这场象群北上及返回之旅的短片《“象”往云南》在不久前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播放。一名现场参会代表说:“人象和谐的画面,温暖了全世界!”

  保护大象,是中国大力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共产党重视可持续发展,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在一系列理念和政策指引下,中国已形成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最大投资国,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地、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的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中国的环境治理经验可帮助其他国家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中国高层领导对环境治理的坚定决心和整体规划”。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等中国主张在世界上广受赞誉;中国海外建设项目优先考虑环保因素,肯尼亚蒙内铁路为野生动物迁徙设置专用通道,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为鱼类洄游设置仿生鱼道;中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办事处主任德钦策林说,中国是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在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和平发展:命运与共的矢志追求

  “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在10月25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铿锵有力的宣示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追求。

  从苦难中走来的中国人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共产党为维护世界和平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一系列联合国决议,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

  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累计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用实际行动,赢得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尊敬。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高度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说,这是一种让世界共同行动的新方式,让各国建立起利益共同体,担负共同责任,创造共同未来。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面向未来,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与记者:朱炜、杜白羽、章建华)

  • 相关阅读
  • 爬虫技术应用合法性引争议 亟待规制非法爬取数据行为

      爬虫技术应用合法性引争议  保障数据安全亟待规制非法爬取数据行为  核心阅读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愈来愈多的市场主体投入巨资收集、整理和挖掘信息。如果任由网络爬虫任意使用他人通过巨大投入获取的...

    时间:11-09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系集中隔离点发现

      11月8日0—24时,云南全省新增确诊病例4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均为缅甸输入),本土2例(瑞丽市集中隔离管理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中发现)。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74例。累计确诊病例119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121例...

    时间:11-09
  • 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秋粮收购进入旺季

      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本报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杜海涛)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大力抓好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夏粮量质并增,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产量将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

    时间:11-09
  • 四代人 守护红军标语

      四代人 守护红军标语  “守护这些红军标语,从太爷爷赖德位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在江西省于都县罗江乡新屋村,59岁的赖如亮缓步巡查一栋土坯房,确保四周整洁干净。  土坯房只有50多平方米,四周都已是农...

    时间:11-09
  • 建设绿色矿山(新时代新步伐)

      建设绿色矿山(新时代新步伐)  近年来,矿山变绿成为我国矿山发展的主旋律。守护矿山“绿”底色,补益生态金银山,只有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绿色矿山,才能有效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

    时间:11-09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推动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推动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人口老龄化...

    时间:11-09
  •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立法工作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立法工作  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不久前在京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新征程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指明了...

    时间:11-09
  • 全国人大代表李秀香:维护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基础链条

      维护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基础链条    全国人大代表李秀香: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

    时间:11-09
  •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扎实推进法治为民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盼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盼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扎实推进法治为民  □ 本报记者 张晨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时间:11-09
  • 黑河疫情快速发展趋势基本遏制 疫情源头尚在追溯

      (抗击新冠肺炎)黑河疫情快速发展趋势基本遏制 疫情源头尚在追溯  中新社黑河11月8日电 (记者 史轶夫 王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黑龙江工作组8日晚发布消息,黑河本轮疫情发展的趋势明显放缓,疫情快速发展...

    时间:11-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