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工地摔断裂韧带后 一个中年男人的多次“再就业”

2021-11-17 06:11: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个中年男人的多次“再就业”

  力气最盛的时候,身高1.65米、体重105斤的刘志华能轻松翻移一块150斤的棉花压缩包,他种地,抬石头,背砂子,搬砖块,干的都是下力气的活儿。

  如今,下蹲也成了一件费力的事,他的右腿没法回弯,只能左腿往下蹲,每一次上厕所,他都要比别人花费更长的时间。

  “力气总有用完的时候。”尽管刘志华心里早有准备,但意外还是来得太早了些。

  2015年,49岁的刘志华从工地里4米高的梯子上摔了下来,断了右腿。

  这是一个普通的意外事件,没有危及生命。但对于一个用力气换钱生活的男人而言,足以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力竭之后

  在妻子眼里,丈夫刘志华心眼实,不善言辞,甚至到了令人恼火的程度。即使他工伤致残之后,也不懂得争取些什么。

  包工头载他去医院开了些止痛消炎药,将他送回了家里。妻子当众人面问道,“疼不疼?”他坐在床上笑呵呵,答“不疼”。

  那个夜晚,妻子眼看刘志华搬着右腿挪来挪去,彻夜未眠。天亮后再去医院检查,是韧带断裂,需要手术。

  术后包工头再来探病,刘志华还是拘谨地笑笑,“不太疼……”

  他被认定为八级伤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工单位需要赔付他11个月的工资。他应该拿到8万元。

  工地方用尽说辞推诿责任,妻子找不到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她一个人来回跑建筑公司、律所、安监局、信访办等,从夏天到冬天,和人讲理、争吵,甚至破口大骂。直到摔伤6个月后,刘志华领到了4万元的赔偿金。这些钱勉强支付了他一年多的养伤日常开销。

  刘志华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时,他的“简历”更新了:男,50岁,农民,右眼视力弱,右手食指残疾,右腿里嵌颗钉子,无特殊劳动技能,文化程度小学二年级。

  曾经最大的就业优势——力气,如今也不复存在了。有人推荐他去做保安,他觉得无法胜任,不敢去应聘。保安要考察身体素质,还要做记车牌、调监控一类的事,他字没识全,电脑也不会操作,“弄不了”。

  经人介绍,他去油田应聘了抄表工,被告知年龄超限。

  回来后,他又打听到一家餐馆缺人,去应聘洗碗工。

  老板娘抬头打量了他一眼,“多少岁了?”“50了。”

  刘志华再次无功而返。又接着打听。

  找工作的方式与过去无异,都是托亲戚朋友介绍,只是境遇大不相同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20岁时和同乡在山西修路,每月能拿到五六百元,他至今提起这份工资都有些自豪——当时本地同类的活儿月薪只有150元左右。那时他一身力气在身,只要有人介绍工作,和村里的青壮年组着队就去了,几乎没有遇到过折返的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农民工28560万人,有51.1%在第三产业就业。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持续提高,但可供这个年龄段的男人选择的工作并不多。服务业更青睐同龄的女性,她们可以做保姆、保洁、服务员、导购员等,男性多数只能从事保安、司机等。薪资待遇也有差异。

  “世道变了”,刘志华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他一直记着过去挣工分的年代,同样干一天活儿,男人还要比女人多算两个工分 。

  在刘志华看来,出去挣钱不应该是女人要承担的事——除了他患上肝炎病倒的那一年。在他的描述里,是他“害”妻子替他去天津打了一年工。

  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在刘志华身上自然地沿袭了下来,他至今仍按照老话用“外面老人”称呼故去的父亲,意思是在外挣钱的家长。自结婚后,刘志华就开始学着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为家里挣钱的男人。

  他习惯了这件事,尽管现在难了许多。

  直到一个做保洁的邻居告诉刘志华,医院里缺一个扫院子的人,几乎没有条件限制,但每月工资只有1500元。腿伤之前,刘志华在工地上的日薪是240元,接近这份工作的5倍。

  他想了想,还是接了下来。

  一份工作

  “说的是1500元,拿到手只有1200元。”刘志华也不明白为什么。

  为了贴补家用,他又开始兼职在住院部大楼运送垃圾,每月能多拿1500元。

  过段时间,他又申请了加班,每天中午和下午多做一小时,每月能多给400元。另外,还加了一份修理的工作,“修拖把、钉钉子之类的,多给200元。”

  于是刘志华每天工作10小时,每月为家里带回3300元。他在晚饭后呼呼睡去,又在清晨5点30分的闹钟声里醒来,活动一下肿胀的手脚,起身去上班。这份工作全年无休,即使除夕,他也会在早上7点准时拿起扫把。

  干了这份工作后,他身上总是有味儿。每天运输住院部共12层楼的200多袋垃圾时,那种由饭菜、尿垫、药水和呕吐物混杂起来的酸腐气味,总是钻进他的口罩里、衣服里。妻子洗他的衣服时,也要闭着气,转过脑袋去。

  除了气味,细细的针头也时不时从黑色的垃圾袋里探出来,扎向刘志华的手心。住院部的医疗废物处理并不总是合规,刘志华发现很多针管都是病人随意丢弃的。无论如何,他都要用双手扎实地将这一袋一袋垃圾从底部托起来,放上推车运走。和他合作的同事似乎知晓其中的风险,每次只拎着袋子上部。

  一天,一个中年男人走过垃圾桶,顺手将嘴里的烟头扔在了地上。扫院子的刘志华看见了,喊了句“师傅”,上前劝阻。

  那人转过身瞪他,“你不就是个扫垃圾的吗?”

  刘志华恼了,“你瞧不起我,就等于瞧不起你爹!”

  他放下狠话转身走了。那人追上来一下一下戳起了他的后脑勺,刘志华转身用扫把将男人的手推开,说了句蛮话:“我警告你,我这条腿有问题,你别动我。”男人才骂骂咧咧离开了。

  刘志华赢得了胜利,但他再也没有因为类似的事情“开战”过。气势似乎是从心里被浇灭了,“人家就是看不起你,说再多也没有用。”再有人随手扔垃圾,刘志华就默默扫了。“我本来就是给人家搞卫生的。”

  后来,当从楼上降落的烟头掉在他新穿的草绿色衬衫上,给肩膀烫得一激灵,他也只是吹了吹衣服上的破洞,低头继续扫地。

  挣钱的男人与家

  “么方子”(方言“没有办法”的意思),每当刘志华感到无能为力时,他就会这样说。到了现在,他有些理解“五十知天命”的说法了。

  “没钱”“没势”“没文化”,是刘志华谈到自己时经常提起的词。他没什么朋友,和租处的邻居也很少往来。没有爱好,闲暇时候,他会看看手机,给“司机救助农民工”“拾荒老人拾金不昧”“乞丐参加聚会被奚落”的短视频挨个儿点上“喜欢”。

  2014年,“家家户户都买小汽车”的时候,刘志华拥有了人生中第一辆摩托车。“人家骑摩托车的时候,咱骑的还是自行车。”他说,自己总是晚了一步。

  和妻子进城做起弹棉花的买卖之后,手里渐渐有了余钱。有人劝他在城里买房,但他觉得自己是农村人,要回村置办家业。老家的新房盖好后,刘志华又回到了城里的出租屋生活。只是每月回去一两次,给院里除草,修缮裂开的墙缝。

  老家的新房让刘志华有了归属感,却也成了他最为后悔的事。“家家户户买楼房”的时候,刘志华再次意识到,自己又晚了一步。小孙子眼见就要在城里上小学了,儿媳妇提出了买房的打算,他却帮不上多少忙了。

  用妻子的话来说,“吃不穷,花不穷,打算不到,一辈子穷。”刘志华坐在床上感叹,好像自己干了大半辈子,什么都没留下。

  他租住在甘肃省庆阳市城南一间坐南朝北的平房里,四周的高楼将这片棚户区环绕遮挡,一天下来晒不到多久日头。屋里家具暗淡,只有儿子结婚时置办的白色双开门冰箱格外亮眼,挨着床边放着。

  妻子仍记得:在女儿上初中那年,刘志华在陕西干活儿,因为讨不到工钱,两年没回家,最后还是没拿到一分钱,只抱了台旧黄河牌电视机回来。

  “(出去打工的时候)他家里啥都不管,两个娃娃给我扔下,还有那几亩地,我跟着人家盖房,在砖厂抱砖,从沟里背柴,喂猪,啥都干。”妻子在洗菜切菜的间隙抱怨着。

  刘志华在一旁听着,只是沉默。

  他甚至不记得儿子刘海军的生日,包括给儿子娶媳妇的年份,这些在他的记忆里都模糊了。如今,在所有值得回忆的年份里,能让他准确地脱口而出的,只有2015年——他从梯子上摔下来的日子。

  他将自己的境遇归结在了“没文化”上。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后,希望先是放在了儿子身上,但刘海军读到初中就辍学了。他只能给儿子把后果讲清楚,劝他去学了门烤鸭的手艺——有手艺就好歹比自己强一些。

  现在,希望又寄托在了4岁的小孙子身上,可他不敢多想,毕竟“念不念的,有啥方子呢?”刘志华还是给上幼儿园的孙子提前看了门好手艺:学修车,“现在车这么多,一定好着呢。”他眼神无比坚定。

  希望

  刘志华给自己定的退休期限是60岁,因为那时找活儿大概就“没人要了”。

  只要还没到无法动弹的时候,他就不打算“要娃娃的钱”。“咱们这个家庭……”他顿了一下,“又没给儿女买房买车……”

  刘志华觉得,如今至少要做到“不添乱”。

  2021年夏天,55岁的他辞去了医院的工作。

  在保洁圈的信息互通之下,他很快找到了新的去处——在新开的一家健身房做保洁,每天清扫泳池、男浴室和男卫生间。

  这几乎是他现阶段最满意的一份工作:离家不远,工作环境好,活儿不多,还实行换班制度。只是薪酬不如从前,每个月2500元,但也算是普通保洁工“这一行最高的工资了”。

  钱不好挣了,但可以用时间来兑换。上班之前,他会利用整个空闲的上午来完成烧水这一件事。为了省下煤气费,他用火炉烧热水——燃料也是他利用其他时间从拆迁废墟和建筑工地上捡来的。

  10月19日,和普通的工作日一样,刘志华早上5点30分起床,更衣洗漱,穿上儿子给他的新皮鞋,出了门。他边走边拿着手机看,发现微信群里发了红包,连忙点了点屏幕,没抢上。正懊悔的时候,右脚踩进了一个坑里——平整的路面上不知怎的缺了块地砖,他脚下一斜,就摔了下去。

  儿子带他去了医院,缴了500多元的检查费。

  “脚腕骨折了”,医生给他打上石膏,“至少休息50天。”

  妻子给他的新皮鞋塞上了纸团,又放回了鞋架。

  健身房那头打电话来问:“还能来上班吗?”

  刘志华的职业生涯再度停止了。

  实习生 杜佳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新疆暴恐案受害者及家属仍难抑悲痛 盼灾难永不再有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李晗雪)三位过往新疆暴恐案件中的受害者及家属17日应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上讲述心声。尽管事件过去多年,触及过往仍难抑悲痛。她们表示,新疆已5年未再发生暴恐事...

    时间:11-17
  • 最新研究:物种进化程度越高 合作能力越强

      中新社上海11月17日电 (记者 郑莹莹)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的王佐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进化程度越高的物种,合作能力越强。相关研究论文《哺乳动物合作行为的演化及...

    时间:11-17
  • 张杰院士在沪分享科研与梦想 冀激起青少年心中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高璐 许婧)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杰在获得未来科学大奖之际回到上海交大,在该校菁菁堂举行“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世界与超高时空分辨观测”学术报告会,与全校师生共话激光核聚变研...

    时间:11-17
  • 习近平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通电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7日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悠久历史和文明,双方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感人故事。中以建交以来,双方恪守互相尊重主权、互不...

    时间:11-17
  • 北京将关停销售“四类药品”信息不登记不报告的药店

      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药监和市场监管部门对药店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情况继续加强检查督导,对销售“四类药品”信息不登记或不报告的,发现一家关停一家,情节严重的,一律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时间:11-17
  • 上海实现海上救助直通医院的绿色通道

      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上海高东机场东北约80海里处,“浙岱渔04864”轮上一名船员被锚击伤,伤情较重,意识模糊,亟需救援。  17日,该船员被直升机直接从海上转运到瑞金医院,及时获救。  当天...

    时间:11-17
  • 湖南人才总量超730万 形成以高层次人才为龙头的湖湘人才集群

      中新网长沙11月17日电 (万励)16日在长沙举行的“迎接党代会,谱写新篇章”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湖南省人才总量超过730万,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龙头的湖湘人才集群。  近年来,湖南通过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时间:11-17
  • 报告称长三角区域整体创新生态建设正稳步向前

      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记者 缪璐)第四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17日在上海嘉定开幕,科交会上发布的《2021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整体创新生态建设正在稳步向前,为创新创业的蓬勃发...

    时间:11-17
  • “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携手建设网络文明”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

      “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携手建设网络文明”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网信办、北京市委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

    时间:11-17
  • 我国新冠疫苗累计接种近24亿剂次 全力推进老年人应接尽接

      我国新冠疫苗累计接种近24亿剂次 全力推进老年人应接尽接  央视网消息:我国自去年12月份开始接种新冠疫苗,截至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已接近24亿剂次,全人群接种率处于全球领先。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新冠疫...

    时间:1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