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这个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为何总没人管?

2021-11-17 08:57:36

来源:半月谈

  大型户外广告缺乏安全认证,成为悬在头顶上的“定时炸弹”;门店招牌只用胶水粘住,“飞来横祸”不时降临;户外广告招牌长期处于无主状态,“僵尸招牌”隐患突出……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部分城市户外广告招牌安全事故频发,广告招牌设置乱象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顽疾。

  业内人士建议,破解广告招牌安全治理难题,应尽快完善相关管理规范和专项规划,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共同守护人们“头顶上的安全”。

  1  

  广告牌失范成“城市之痛”

  根据当前部分城市广告招牌管理规定,户外广告牌主要指设置于较高楼层或高度的大型广告牌,门店招牌更多指设置于较低楼层或高度的小型广告牌。两者在设置方式、审批环节、管理部门等方面虽存在差异,却都可能因设置不当而产生安全隐患。

  

  一处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正在拆除 黄宗治 摄

  ——缺乏安全认证,户外广告成“定时炸弹”。前不久,一块位于江西南昌市银田大厦32层楼顶、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大型广告牌,在历经一个多月作业后被成功拆除。该户外广告牌由于设置日久且无人管理,主体结构多处锈蚀,部分支撑杆断裂,有较大安全隐患。

  南昌市城管局市容与广告招牌管理科科长万役华介绍,从2017年到2020年,南昌市拆除各类违规广告招牌数量分别为19975块、33221块、4712块、11640块。目前全市大型户外广告牌仍有2300多块,且多数无法提供安全检测报告。此类户外广告牌如同“定时炸弹”,隐患巨大。每起大风,所有城管队员都要上街巡查,因为一旦出事就事关生命安全。

  今年5月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兴华商贸广场,一块从6楼掉落的户外广告牌砸中一台正在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头部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量大面广、设置混乱的门店招牌频频“招祸”。此前,南昌市红谷滩区一位市民在路过小区沿街店铺时,被一块掉落的招牌砸伤。参与事故处置的紫金园社区干部谭兆华说,涉事门店招牌仅用胶水黏合,日晒雨淋之下,招牌掉落是迟早的事。红谷滩区城管分局工作人员付明达表示,相比于大型户外广告,门店招牌设置所在楼层低、自身体积小,但量大面广,随处可见,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门店招牌往往设置于繁华街区等人口密集区域,一旦松动可能造成伤人毁物的严重后果。2018年8月,上海南京东路一商店招牌脱落,造成3死6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无主广告牌增多,“僵尸招牌”隐患大。今年2月,广西柳州市城中区城管部门拆除了城区5块无主门店招牌。今年8月,江西省贵溪市城管部门在专项整治中,拆除40多块“僵尸招牌”。“店铺停业后,店主们往往不会自觉处理招牌,在店铺转租成功前,这些遗留下来的无主招牌缺乏管理和维护,逐渐沦为‘僵尸招牌’,成了新的安全隐患。”贵溪市城管部门工作人员张剑说。

  2

  “纸面审批”难遏隐患

  近年来,尽管一些城市大力整治广告招牌乱象,相关事故仍时有发生。由于经营主体安全意识不高、城管等主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等原因,当前广告招牌安全管理仍存较大难题。

  审批备案制度非强制,市场主体登记不主动,安全监管部门难以掌握情况。据了解,目前负责广告招牌审批备案的部门只负责登记,而安全监管部门不干预备案,缺乏排查风险隐患的抓手,以致相关制度约束力不强。南昌市行政审批局数据显示,今年截至8月份,全市仅有42个单位主动申请大型户外广告设置。

  现有管理规范的约束性有限,安全漏洞较大。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即使部分市场主体主动提交申报材料,其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也难以甄别。“单看申请人提供的照片,是找不出问题的。有些申请人甚至明知存在安全隐患,也先建再申。”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城市建设科工作人员黄若文说,对大型户外广告设置现场跨部门联合踏勘很有必要。

  现有的户外广告牌安全检测机制也存在漏洞。根据南昌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户外广告及其设施的设置者每年应当对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告知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但这项工作属于市场主体的自觉行为,不具备强制性。

  面对巨量的广告招牌,监管不足的困境凸显。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广告招牌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事中事后的监管只能是修修补补。当前城管部门人员专业性不够、人手有限,平时靠人力上街巡查和肉眼判断,一旦出事难以补救。

  3

  “一审管终生”该休矣

  面对庞大的广告招牌体量,监管力量日益显得捉襟见肘。受访业内人士建议,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审批监管联动的同时,探索推广大数据智能化监管,加强审批、城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畅通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安全隐患上报渠道,及时排查风险。

  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新条例确定,设施设置前需进行安全影响评估,防止出现户外广告牌匾标识伤人毁物等安全事故。

  万役华认为,要想有效堵住安全漏洞,类似“每年至少一次的安全性检测”制度亟须强化执行力度。

  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城市建设科科长李乐平认为,以审批和城管部门为代表的主管部门应加强审管互动和提前介入,在申请主体登记、施工等关键环节,既做好服务,更要加强监管,引导设施所有人强化安全主体责任,摒弃“一审管终生”的观念。管理部门要形成常态化的安全隐患梳理排查机制,齐抓共管。

  来源:《半月谈》2021年第21期 原标题:《招牌惹祸:“头顶隐患”如何破?》

  半月谈记者:胡锦武 闵尊涛 顾天成

  • 相关阅读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牢记使命 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述评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牢记使命 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述评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牢记使命 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曹国厂、于佳欣  曾经,这里是“...

    时间:11-17
  • 韩正与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韩正与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韩正17日在北京与俄罗斯副总理、委员会俄方主席诺瓦克...

    时间:11-17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决定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

    时间:11-17
  • 东西问丨王帆:如何理性看待中美领导人视频会晤?

      (东西问)王帆:如何理性看待中美领导人视频会晤?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如何理性看待中美领导人视频会晤?  作者 王帆 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美两国领导人16日举行的视频会晤,是美国总统拜登执政...

    时间:11-17
  • 2021丽水摄影节启幕 887个线下展定格“光影与山水的邂逅”

      中新网丽水11月17日电(邵燕飞 李典 葛铭锐)“丽水摄影节是充满国际视野的盛会,是连接艺术、科技、设计的完美纽带。”17日,国际摄影基金会执行主席鲁杰罗·迪·贝内代托以视频形式向在浙江省丽水市举办的第四届...

    时间:11-17
  • 美国将不派政府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中国外交部回应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邢翀)针对美国媒体报道称拜登政府将不派遣政府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不对猜测性的报道作出评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世界...

    时间:11-17
  • 重庆中风险地区清零 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抗击新冠疫情)重庆中风险地区清零 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中新网重庆11月17日电 (梁钦卿)记者17日在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三个中风险地区全部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重庆市卫生健...

    时间:11-17
  • 中方:国际刑警组织不应受到政治等因素干扰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表示,国际刑警组织是打击跨国犯罪的专业组织,不应受到政治等因素的干扰。中方推荐合适人选竞选国际刑警组织执委,是为国际警...

    时间:11-17
  • 韩正与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韩正17日在北京与俄罗斯副总理、委员会俄方主席诺瓦克通过视频方式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韩...

    时间:11-17
  • 全球华人科学家“云端联动” 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举行

      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张素)为期6天的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系列活动正在举行,包括2021未来科学艺术展、获奖者学术报告会、科学峰会、获奖者对话青少年等内容,全球华人科学家可在此实现“云端联动”。  未...

    时间:1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