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宁夏固原:胜利之山红旗漫卷 底色锃亮续写新篇

2021-11-19 15:04:36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多次踏上红军长征革命圣地,就传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人民网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系列报道。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5日至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词章《清平乐·六盘山》。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方面军主力会师将台堡,标志着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2016年7月18日上午,习近平从固原市六盘山机场一下飞机,就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西吉县将台堡,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他深情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图为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西吉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传承——“红军粉”的新传奇

  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当地人民不断前行,攻坚克难,令“西海固”彻底撕掉了贫困标签,千百年苦瘠的山川换了新颜。

  固原市西吉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后一个摘帽的贫困县。如何在沟壑纵横的山间乡野彻底扫除贫穷?发展可持续性产业才是长久之策。

  伴着袅袅炊烟与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家家房前屋后的晾晒场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粉条。小小的粉条别看不起眼,却有个好听的名字——“红军粉”。

  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村民们纷纷拿出马铃薯招待红军。看到老百姓只会通过蒸、煮、烤食用马铃薯,红军便手把手教会了当地百姓制作粉条。粉条的出现,解决了当地马铃薯不易保存的问题。为感谢红军的贡献,当地人亲切地称这种粉条为“红军粉”。八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红军粉”不仅仅是一种食材,已然变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钥匙”。

  “当年红军传授给我太爷爷粉条制作技术,‘红军粉’此后就在我们家族一代代传了下来,靠着这门手艺,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从小就跟随父亲制作“红军粉”的马正龙,已经是家里制作粉条的第四代传人。

  王河村村民从“红军粉”上看到了商机,村里粉条加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粉条产业带动下,以贩卖粉条为主的运输业随之在村里兴起,“红军粉”的名声逐渐叫响,成了王河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以前只够吃,现在不够卖。“制作粉条这门手艺是红军传下来的,它既是传承也是传统,让我们代代牢记当年红军的恩情,时刻跟党走,诚信做人,本分做事。”聊起为何不使用机器生产,马正龙一脸正色地说,“手工能保证质量,机械化生产就少了那个‘味儿’。”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红色,是西吉县不变的底色,王河村人还在不断传承、续写着新的红色故事。

  “十三五”期间,西吉县15.4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3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图为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扶贫车间工人在做粉。雷双军摄

  接力——乡村发展“牛”劲足

  “从前住窑洞、吃干粮,过了一天是一天。现在家里有牛有地,不愁没活路。”西吉县陈田玉村53岁的马存莲淳朴的脸上,正映照着脱贫致富后,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马莲乡南川村致富带头人创办了生态肉牛养殖示范园区,园区统一相应养殖标准,辐射带动全县18个村发展育肥牛养殖,让曾经粗放养牛的养殖户走上了一条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示范园区旁边巴都沟村养殖户赵国武有着自己的“幸福账本”:“靠家里养牛,往养殖场送草料,给牛检查身体,我去年收入近二十万元,比在城里上班的儿子挣得多多了。”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西吉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2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7万吨,实现牧业总产值19.5亿元。

  近年来,西吉县大力发展肉牛、马铃薯、文化旅游、林草等特色重点产业,为村民铺出一条平坦的致富路。

图为西吉县马莲乡南川村生态肉牛养殖示范园区的牛棚。人民网 梁宏鑫摄

  前进——迈向新的长征路

  当一轮红日从六盘山的壮丽云海中冉冉升起时,伴着雄壮的国歌声,一面巨幅的五星红旗在六盘山巅熠熠生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以来,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推出了“走一次长征路,唱一首红军歌,吃一顿红军餐”等主题活动,为游客的红色旅途带来别样的体验。

  “非常激动!登上六盘山这座胜利之山,迎着日出为党祝福、为祖国庆生,意义非凡。”十一放假前夕,南京游客黄振平专程来到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参加升国旗仪式。“走在红军小道上,一路上还可以重温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大事件,了解长征史,深刻感受到长征的艰辛,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党的伟大。”

  2.5公里的“红军小道”再现了长征路上18个重大事件场景,从血战湘江,到突破乌江、占领遵义,红军战士不畏险阻、奋不顾身的英勇气概,通过黑石板上精彩的描述和栩栩如生的战士雕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所有游客的面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人气攀升。每天到这里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截至目前,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接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单位团体1800余家,108250人次,人员遍及宁夏、甘肃、陕西、湖南、内蒙古、四川等省(区)。

  红色旅游“活”起来,敦促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步子就会越来越稳,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据宁夏文旅厅科技教育处处长李进云介绍:“了解长征历史、体验长征的伟大与艰辛,让游客追忆长征历史的同时也培养了爱国情怀。”

图为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主题活动。李兴摄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六盘山区的变化,是宁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新的历史时期,宁夏人民将进一步用好“长征精神”,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迈步走好新征程。

  • 相关阅读
  • 陕西启动首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熏蒸工作

      中新网西安11月19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9日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获悉,该省首批馆藏文物真空充氮熏蒸消杀工作日前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正式启动,该工作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可移...

    时间:11-19
  • 俄罗斯驻华大使谈所谓“民主峰会”:企图把世界分割开的错误行径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黄钰钦 谢雁冰)针对美国倡议举办所谓“民主峰会”,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19日在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企图把世界分割开来的又一错误行径,将会受到外界的各种批评。  ...

    时间:11-19
  • 雾霾天难挡“超长待机”月偏食闪耀亮相 山东民众大饱眼福

      中新网济南11月19日电 (孙婷婷 梁奔)天涯共此“食”。19日,在一场雾霾天气中,“超长待机”月偏食震撼登场,让山东民众大饱眼福。17时40分许,在七星天文台东北方向与正东方向中间的位置,一轮像微笑的嘴角形状...

    时间:11-19
  • 泰国“水灯·送福”活动在广州举行 解在穗泰国友人思乡之情

      中新社广州11月19日电 (记者 王坚)气味清新的泰国香薰、口感清爽的泰国美食、各式各样的泰国水灯……19日晚的广州南沙水鸟世界充满了泰式风情。当晚,广州市南沙区政府携手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泰国国家旅游局...

    时间:11-19
  • 中国内地中高风险地区降至73个 本轮疫情近期有望收尾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中高风险地区降至73个 本轮疫情近期有望收尾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19日通报,18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16例,本土病例8例(辽宁7例,均在大...

    时间:11-19
  • 西藏宗教学府迎十周年庆典 为僧尼创新方式办学

      中新社拉萨11月19日电 (记者 赵朗)西藏佛学院十周年校庆19日在拉萨举行。  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常务副会长、西藏佛学院院长珠康·土登克珠介绍,办学10年来,西藏佛学院已为西藏全区寺庙培...

    时间:11-19
  • 中国科协确立未来5年八大科普工程 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15%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19日公布的《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为实现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的目标提供支撑。...

    时间:11-19
  • 中方:期待同东盟各国一道 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表示,中方期待同东盟各国一道,继续携手合作,推动双方关系提质升级,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有记者提问...

    时间:11-19
  • 历时29天 内蒙古185例集中救治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抗击新冠肺炎)历时29天 内蒙古185例集中救治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9日电 (记者 张玮)19日下午,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经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救治专家组...

    时间:11-19
  • 第111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完成

      新华社昆明11月19日电(记者王研、曾维)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通报:19日上午9时,2艘中国执法艇顺利靠泊中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关累港,标志着为期4天3夜的第111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  ...

    时间:1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