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大变局下,中国故事如何“借网出海”?

2021-11-20 12:03:27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新时代、新技术、新环境,中国如何向世界阐释深厚的中华文明和多彩的中国故事?

  记者:袁秀月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也相互激荡。然而,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一直存在“反差”。当技术与文明交汇,如何借用互联网讲好新形势下的中国故事?如何提高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11月1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上内容建设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外嘉宾围绕上述话题展开探讨。

11月1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上内容建设论坛在北京举办。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中国故事从何讲起:

  回到中国、避免迎合

  当前,互联网成为全球受众信息消费的主渠道,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让国际舆论场发生着深刻变革。新时代、新技术、新环境,对中国的国际传播来说,如何突破“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向世界阐释深厚的中华文明和多彩的中国故事?

  对于讲好新时期的中国故事,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潘岳在论坛上表示,要通过互联网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助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将中国故事用“跨文化”的方式“再翻译”,一个好方法就是文明比较,要敢于并善于正面回答最复杂最尖锐的问题。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谈到,要着眼突破西方话语陷阱,突出打好“人类进步”牌、“和平发展”牌、“公平正义”牌,触动各国人民共鸣共情。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要注重把“陈情”和“说理”相结合,找准国外网民受众的兴趣点、兴奋点。

  “用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和经验来研究中国,建立中国对自己和对世界的主流叙事。”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指出,讲好中国故事要“回到中国”,讲好当代中国的“理”;也要重视差异,过好国际传播的“桥”,力求细分受众、共情同理,善用网络,善借载体。

  人民网总编辑罗华也认为,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传播效能,避免一味迎合,不能认为只有迎合西方视角展现中国落后的故事才能在国际社会上受追捧。

  知名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明叔杂谈”作者明金维在论坛上还特别谈到了“自干五”,他表示,过去3年多以来,世界局势发展给中国人上了一堂堂现实主义国情教育课,这让我们理解中国梦的真实和伟大。他表示,未来一个“自干五”,一群“自干五”不够,希望大家都可以一起来。

11月1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上内容建设论坛在北京举办。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中国故事如何叙述:

  互动传播、个体叙事

  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新空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在重启全球经济动能、恢复社会正常运转、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们工作生活中扮演了比以往更加重要的角色。

  谈及讲好中国故事,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赵立坚表示,要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找到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找准国际交流的公约数,用西方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方式、听得信的内容,让中国叙事成为世界叙事和国际共识。用接地气的方式去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形成客观正面的中国观。

  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强调了网络空间的建设,他认为,要着力用主流思想、主流舆论、主流价值、主流文化主导网络空间,弘扬中国精神、阐释中国价值、展现中国力量,在互联网上凝聚中国故事的“根”与“魂”。

  在中国日报网总编辑韩蕾看来,社交和短视频平台已经迅速从信息传播的“新场域”成长为“主阵地”。要在互动传播中寻求共情,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通过与受众的互动,尤其是与青年群体的互动,更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共情。

  针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经验,来自“丝路起点”的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兵认为,既要立足本土,让传播具有“近水微凉生”的烟火气,又要放眼全球,心怀“远看山有色”的大格局。可以从人、文、道切入来构建正面叙事体系,通过更多的个体叙事、故事叙事、情感叙事,来直达受众内心深处。

  对于中国故事的讲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强调了人才培养。他指出,对于年轻一代来说,首先要看见中国,走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最前端,感受中国社会最新鲜的气息和脉动;其次,要在看见的基础上读懂中国,俯仰天地,洞察事情,对社会产生深刻的认同和深厚的情感,形成牢固的中国立场;最后,要在看见、读懂中国的基础上创新话语。

11月1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上内容建设论坛在北京举办。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中国故事怎样“破壁”:

  打破霸权、消除偏见

  讲好中国故事,要苦练内功,“润物细无声”,也要积极进取,突破“壁垒高墙”。如今,中国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国际舆论形势,一些西方国家利用舆论霸权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不断抹黑中国。

  论坛上,新华网总编辑钱彤特别提到,面对前所未有的舆论战,如何冲破西方价值围攻、突破西方舆论陷阱,建立中国正面叙事体系,树立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是摆在中国媒体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要打破西方媒体话语垄断和霸权,以独特的视角、客观的事实、富有穿透力的表达,突破西方设置的意识形态和信息传播双重壁垒,引发国际社会的共情、共鸣,让国际舆论场出现更多公平、公正、客观、理性的声音。要构建中国故事体系、话语体系、叙事体系,提高自主设置议题能力,掌握国际舆论场上的主动权、主导权形象。

  作为一名“洋网红”,知名博主、歪果仁研究协会会长高佑思因为讲述中国故事而走红国内外社交网络。

  论坛上,高佑思通过视频演讲时谈到,当前大部分外国青年和中国的交流困难,体现在语言和文化沟通障碍导致的信息差,对于中国的理解不够全面、立体、真实,部分国外媒体对中国有偏见。

  “我的愿景是帮助孵化上万个跨文化视频博主,让我们一起讲我们在中国的故事和体验,拉近世界和中国的距离,消除刻板印象,让跨文化交流不再困难,让更多外国人看懂中国的‘时’与‘势’,充分了解和尊重她。”高佑思表示。

  • 相关阅读
  • 各地社会保障制度再迎新调整 参保者可获得更多福利和保障

      各地社会保障制度再迎新调整 参保者可获得更多福利和保障  央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临近年底,各地社会保障制度再度迎来新调整,参保者可获得更多福利和保...

    时间:11-21
  • 各界嘉宾汇聚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弘扬新风正气 共话网络文明

      各界嘉宾汇聚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弘扬新风正气 共话网络文明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11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定位于打造我国网络文明的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

    时间:11-21
  • 海南公布三亚红塘湾、凤凰岛等填海项目整治进展情况

      中新网三亚11月21日电 (记者 王晓斌)海南近日公布《海南省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下称《整改情况》),披露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44个问题的整改进度。其中,三亚凤凰岛二期拆除工作持续...

    时间:11-21
  • 时政微视频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用一份特别的“百年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时间:11-21
  • 越冬候鸟“先遣军”飞抵洞庭湖 治理转向持续生态修复

      中新社长沙11月21日电 题:越冬候鸟“先遣军”飞抵洞庭湖 治理转向持续生态修复  作者 付敬懿 钟祖彪  寒冬将至,南迁越冬的候鸟群陆续进入湖南境内,落脚在被誉为“候鸟天堂”的洞庭湖湿地。在南洞庭湖自...

    时间:11-21
  • 东西问丨艾明如:美国为何会对亚裔有“系统性”歧视?

      (东西问)艾明如:美国为何会对亚裔有“系统性”歧视?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电 题:艾明如:美国为何对亚裔有“系统性”歧视?  作者 柴敬博  美国纽约市警总局10月6日公布全市9月犯罪数据,“仇亚犯罪案件...

    时间:11-21
  • 安徽省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戴荷娣被开除党籍

      安徽省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徽商银行原督导员戴荷娣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省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徽商银行原督导员戴荷娣...

    时间:11-21
  • 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原常委、秘书长何志中被“双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马鞍山市委原常委、秘书长何志中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何志中丧失理想信念,不修为政之德,漠视...

    时间:11-21
  • 知识点!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何制定,怎么制定?

      【“学习笔记”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

    时间:11-21
  • 【每日一习话】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习近平: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这段话出自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看望慰问石油工人时发表的讲话。  中国是世...

    时间:1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