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焦点访谈:“火焰蓝”在守护

2021-11-21 08:49:22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代表。就在三年前的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新组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强调要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从此,一支穿上火焰蓝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承担起了国家“全灾种大应急”的重要职责。三年来,应急管理部组建了新的应急管理体制。这个新体制是不是高效顺畅?火焰蓝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这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三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实兵检验性演习。演习模拟突发7.5级地震,灾区房屋倒塌损毁严重,造成大量人员被压被困,当地电力、通信、道路、桥梁部分中断。

  演习涵盖了大震巨灾出现的各种灾害场景的救援任务,动用应急力量6100多人,所有环节对标实战要求。按照新的应急管理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实行扁平化指挥联动,要求闻令而动,快速响应研判作出决策。各种应急资源如何统筹运用,应急预案体系是否完善、指挥协调机制是否高效,队伍的救援能力强不强,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检验。

  演习分应急响应、指挥处置、力量投送、现场救援四个阶段进行,接到地震信息,移动的方舱指挥部迅速展开,国家和地方各部门负责人立即进入,研判灾情,调派力量;通信部门受命第一时间在高原地区搭建组网,与此同时,陆路和航空开始投送救援队伍。受调派的军队飞机正快速投送医疗队和急救物资,紧急空运中国救援队抵达灾区,迅速展开救援。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说:“中央和地方,前方和后方,多方会商研判。这次演练磨合了部门之间、军地之间、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指挥协调联动机制,对国家抗大震救灾应急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检验。”

  演习现场,专业化救援队伍格外引人注目:模拟储配站燃气管道发生泄漏,紧要关头,消防救援支队到场,关阀断源燃气管道,营救中毒被困职工,对扩散气体稀释抑爆。一系列专业操作迅速有序。他们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新组建的水域、山岳、地震、空勤等专业队,不仅每个队员严格训练一专多能,而且每个编队还有量身定制的装备配备。目前这样的专业救援队在我国已经超过3000支。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指挥中心主任何宁说:“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抗震救灾,专业两个字一定要体现在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技术、专业的装备,还有专业的调度指挥系统,这才能形成救援的效能。”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场大演练刚结束不到一周时间,两场地震接踵而至。

  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

  5月22日02时04分,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

  何宁说:“当天晚上发生了6.4级和7.4级地震,这是非常少见的,而且间隔只有5个小时,在同时处理云南大理地震的时候,又要马上调整重心,应对青海地震。每一次发生大震的时候,我们都要做好应对大震超出本地救援能力的增援准备。”

  灾情有多严重?抢险队伍有没有及时到达?各部门的配合是不是有序?从首都北京到几千公里外的云南漾濞、青海玛多,上百条信息和指令快速不间断地报送和下达。当地消防救援总队第一时间派出轻重型地震救援队赶赴震中。应急管理部部长电话直接打给现场救援的县消防救援大队。

  云南地震,周边四个省份和重庆的消防救援队伍共2500名指战员迅速集结,随时做好跨省增援准备。从中央到地方,这些应急响应和救援行动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在震后最短的时间内全面展开,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先机。云南地震排除险情1459处,转移遇险群众1500多人;青海地震隐患排查826户,转移疏散群众3700多人。

  今年极端天气频发,突如其来的灾害给抢险救援带来极大挑战。7月20日,特大暴雨突袭河南郑州。不少地下空间、居民小区、村庄被淹,交通、电力、通信基本瘫痪,数万老百姓被困在水中亟待救援。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李隆说:“这次灾害不同于以往,当时指挥中心接警席位全部打开,接警员应接不暇,接警同时后面电话排队有七八百个等待接入。80多个队站全部出去了,但是还是不够用,整个城市都处在瘫痪状态。”

  本地救援力量不足,应急管理部快速调度指挥,连夜派出整建制专业救援队跨省驰援。

  何宁说:“第一时间就让河南周边的消防救援队伍进行预集结,当天晚上预集结了第一批力量1800人,一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预集结,命令下达之后,最快的救援队伍三个小时之内就到达了灾区。”

  在险情重、处置难度大的关键要害处,专业力量快速进行攻坚。郑州市区当时有60多处涵洞是抢排积水的重点。昼夜不停在这里往外抽排的“龙吸水”大功率消防排水车,增配履带式吸水机器人,经过紧急排涝,不少原本严重积水的路面开始恢复交通。

  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近6000人、400多艘舟艇、200多套大型排涝设备紧急赶赴河南抢险救援。

  千里之外从湖南赶赴郑州的整建制水域救援队,编队中除了专用抢险的大功率排涝车、排涝拖车、挖掘机等重型特种设备,还有医疗卫勤车、饮食保障冷藏车、宿营消防车、淋浴车等保障车辆。

  当时被洪水围困的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医院外面积水最深处达4米,断水断电断路断网,部分病人甚至断药断氧,情势危急。

  这两架参与救援的直升机转运的是ICU病房的重症患者,飞机上配有氧气瓶。当天共有69位重症患者需要转运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两架直升机以每小时转运6位患者的速度在两座医院之间往返。空中和地面,两个救援现场都在和时间赛跑。

  历时近40个小时,阜外华中医院的5000多名医患全部成功转移。

  应对郑州暴雨,应急管理部共增派了65支水域救援专业队、86支抗洪排涝专业队,营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疏散群众40000多人。专业化的救援队伍,在复杂艰险的灾害现场,发挥了关键作用。

  抢险救援,往往是在灾难发生后抢救生命财产减少损失,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把风险化解在成灾之前呢?三年来,在预警监测方面,应急管理部门也在积极探索。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芙蓉东路下凹式立交桥,为了防止发生汛期桥下水淹人亡的悲剧,今年通州区在这座桥下安装了一套水位实时感知系统。

  每座桥下水位的即时数据都纳入全市汛情感知监测网络,汛情期间桥下24小时水位的涨幅都在监测中,一旦超出警戒限值,监测系统就会马上报警,弥补人工巡查和监控设备的盲区。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斌说:“预防风险首先要感知,从这几年的防汛实践来看,在应对极端天气的过程中,增强风险点上的感知能力非常重要。比如立交桥,就需要有能感知到积水深度积水点的自动监测。在今后两年,要实现所有立交桥下的感知全覆盖。”

  7月12日,北京市经历了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过程,安装了感知系统的下凹式立交桥实时监测预警,监测系统实施点对点的叫应制度。按照“一桥一策”,全市最快速度启动应急处置和救援,有效处置积滞水360余起。

  未来,这种智能感知系统布点会越来越密,不仅覆盖到立交桥,还将覆盖燃气、供热、供水、轨道交通等维持城市基本运行的生命线工程。

  有了最及时的响应、最科学的指挥、最密切的配合、最专业的救援和最无畏的勇气,应急救援队伍才能形成最强战斗力,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在一个个生死关头,为受困群众带来希望。

  • 相关阅读
  • 广东规范土地征收成片开发:5种情形下不予批准

      中新网广州11月22日电 (唐贵江 肖乃花 范原远)记者22日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日前该厅印发《关于规范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加强耕地保护、节约集...

    时间:11-22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3725.2万剂次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11月2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3725.2万剂次。...

    时间:11-22
  • 广东今年将完成全省自然灾害风险调查

      中新网广州11月22日电 (唐贵江 邹琼)记者22日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该省日前举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地质、海洋灾害部分)工作推进会,广东要在2021年完成全省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工作,2022年完成全省主要灾害...

    时间:11-22
  • 习近平: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上午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  习近平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30年,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格局深刻演变...

    时间:11-22
  • 东西问 | 姜鹏:“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

      (东西问)姜鹏:“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  中新社贵阳11月22日电 题:“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  ——专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  中新社记者 张伟  “...

    时间:11-22
  • 民政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1版启用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11月19日发布公告称,为推广使用标准地名,更好发挥地名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作用,民政部对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进行了数据更...

    时间:11-22
  • 北京市气象局开展冬奥竞赛日程等气象风险评估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丰22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气象局携手河北省气象局,全力以赴投入冬奥气象服务保障筹备工作。经过6年多的努力,筹备工作全面就绪。资料图:...

    时间:11-22
  • 北京每月开展冬奥场馆周边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应急局会同气象、地震、水务、园林、农业农村、规划和自然资源等市级部门,每月进行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冬奥场馆周边灾害风险形势分析,对延庆赛区进行专项形...

    时间:11-22
  • 明年1月20日前北京将完成冬奥整体景观布置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将设置3处标志性景观,10个主题花坛,60余处景观小品,在178条道路布置灯饰,在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京平高速、京礼高速等10条道路设置宣传道旗,在353个公交站和49个地铁站...

    时间:11-22
  • 热解读|绘好这幅“工笔画”,习近平落笔“高质量”

      热解读 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之际,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

    时间:1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