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遏制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违法犯罪多发势头——聚焦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

2021-11-25 20:18:47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遏制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违法犯罪多发势头——聚焦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刘硕、戴小河)记者25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为遏制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违法犯罪多发势头,推动强化寄递安全法治化治理,最高检日前向国家邮政局制发最高检第七号检察建议,促进寄递行业堵塞管理漏洞,健康持续发展。

  制发“七号检察建议”有哪些考虑?

  最高检副检察长陈国庆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寄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贩运毒品等违法犯罪呈现大幅上升态势。检察机关对办理的寄递违禁品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经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审议决定,于2021年10月20日向国家邮政局发出了“七号检察建议”,同时抄送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12个有关部门。

  最高检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介绍,当前寄递违禁品犯罪类型相对集中,违禁品种类繁多,包括毒品、枪支弹药爆炸物以及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各类物品。其中,检察机关办理相关案件中,涉及寄递毒品、枪支弹药爆炸物案件数量大。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起诉寄递毒品犯罪6063件11235人;起诉寄递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5290件8782人;起诉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犯罪537件1153人。

  元明表示,“网络+寄递”已成为犯罪的重要形式,通过物流寄递渠道实现人货分离、人资分离,司法机关查办难度大。相关毒品、枪支弹药爆炸物等违禁品通过寄递渠道流入社会,危害十分严重。“近年来在毒品等犯罪案件呈一定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利用寄递渠道实施的相关犯罪却逆势上扬,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元明说。

  “七号检察建议”包括哪些内容?

  “七号检察建议”指出,近年来不法人员利用“网络+寄递”形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大幅攀升,但寄递行业监管涉及多个管理部门,邮政管理力量薄弱,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安全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短板。同城直送、众包配送和智能快递柜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但没有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制度。物流寄递、跨境寄递数字化、网络化日趋复杂,一些大宗货物托运行业也从事寄递业务,安全监管职责主体不清。

  检察建议书还指出,邮政管理部门与公安、司法机关协作配合不够;部分寄递企业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制度在执行中流于形式;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防范寄递违法犯罪的意识能力有待提高。

  最高检在检察建议书提出建议,全面深入调研寄递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新时代强化寄递行业安全监管的政策措施;对同城直送、众包配送和智能快递柜等寄递新业态,以及大宗货物托运行业从事寄递业务等问题,商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管理规定,完善行业规范,消除监管盲区;完善寄递行业日常监管、行业自律、信用惩戒、行政处罚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加大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工作力度,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抽查或明察暗访等方式,实现常态化监管。

  检察建议书中还提出,建议细化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的操作规范,推广验视留痕、人脸识别、二维码扫描、寄递系统与身份信息绑定等经验做法,推进实名收寄和收寄验视制度落地落实。督促寄递企业加大物品验视和安检环节投入,逐步配备智能化程度高、便于携带的安全检查设备和专业检查人员。健全行业诚信制度和退出机制,将寄递企业涉案情况纳入信用体系。并且,建议健全从业人员考评机制,适当提高关键岗位入职门槛;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积极开展预防寄递违禁品宣传。

  如何确保“七号检察建议”落实?

  元明表示,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强与邮政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商务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联络联动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研讨会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寄递违禁品犯罪,形成震慑效果,为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创造有利条件。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金京华表示,国家邮政局将严格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安全准入,强化源头治理;健全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信用惩戒;加强安全培训教育,不断提升从业人员违禁物品辨识能力;积极开展预防寄递违禁品宣传。

  金京华介绍,国家邮政局将推进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建设,加大营业处理场所视频联网、安检机联网“两联”应用;抓好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落实;加大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和改进寄递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寄递渠道涉枪涉爆隐患整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探索建立符合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的部门协作模式,对公安、司法机关通报的寄递企业涉行政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

  据悉,国家邮政局还将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推动健全完善基层监管队伍、支撑体系和保障条件,积极争取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增强寄递安全监管力量;完善行业安全制度体系,推动制修订《快递市场管理办法》《邮件快件收寄验视和安全检查规定》。

  • 相关阅读
  • 泉州第34届戏剧会演开幕 “闽南戏窝子”好戏连台

      中新网泉州11月26日电 (记者 孙虹)泉州市第34届戏剧会演25日晚间正式启幕,讲述两岸故事的现代高甲戏《围头新娘》首次演出,为广大海内外戏迷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泉州被称为“闽南戏窝子”,有源远流长的历...

    时间:11-26
  • 中方: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贷款陷入所谓“陷阱”

      中新网11月26日电 国新办26日就《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记者提问“中国给非洲制造了债务陷阱”的问题,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26日表示,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贷款而陷入所谓的“...

    时间:11-26
  • 白皮书: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新时代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面旗帜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郑明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的《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成为新时代引领国际对非...

    时间:11-26
  • 外交部回应刚果金2名中国公民死亡:要求刚方尽快核实有关情况

      中新网11月26日电 据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官方微博消息,据刚果(金)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24日中午,反政府武装袭击了刚伊图里省一矿企工地,造成2名中国公民死亡、多人失踪。外交部和驻刚果(金)使馆正与刚方保持...

    时间:11-26
  • 共谋创新发展 深圳“海外人才面对面”座谈会举行

      中新网深圳11月26日电(记者 郑小红)深圳市委统战部25日举办以“归家报国 同心筑梦”主题的“海外人才面对面”座谈会,邀请30位海外人才代表共同为深圳创新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此次活动作为今年深圳“人...

    时间:11-26
  • 新时代的中非合作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全文如下:新时代的中非合作(202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

    时间:11-26
  • 公安交管部门严管严查公路突出违法行为 加强源头管控

      中新网11月26日电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进入冬季以来,公路货运进入高峰期,煤炭天然气、电商物流等货物运输更加繁忙。受疫情防控影响,规模化客运向拼车包车、非法营运车辆转移。客货运车辆疲劳驾...

    时间:11-26
  • 官方回应“逍遥镇”“潼关肉夹馍”商标纠纷:不能乱收费

      中国官方回应“逍遥镇”“潼关肉夹馍”商标纠纷:不能乱收费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针对近日备受关注的“逍遥镇”“潼关肉夹馍”商标纠纷事件,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回应强调,既要依法保护知...

    时间:11-26
  •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时间:11-26
  • “元宇宙”太LOW太没中国味?钱学森30年前叫它“灵境”

      要说当下最火的概念,元宇宙当占一席。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17日“元宇宙”相关商标申请量已超过4400条,其中超过3000条当前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截至11月24日,有超过700家企业申请元宇宙相关商标。截至1...

    时间:1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