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河南兰考:在乡村振兴路上行稳致远

2021-11-29 20:37:49

来源:央广网

  河南兰考:在乡村振兴路上行稳致远

  央广网郑州11月29日消息(记者 张惟一)刚走到村民家门口,一阵阵油香扑面而来,抬头凝望,“春光油坊”的大招牌引人注目。“欢迎欢迎!快进屋里坐。”11月23日,张庄村村民闫春光放下手中的活,招呼记者进屋。

张庄村村民闫春光在春光油坊忙碌着(央广网记者 张惟一摄)

  张庄村,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河南兰考。昔日,这里沙丘遍布,土地贫瘠,是国家级贫困村。记者走进张庄村,只见“永远跟党走,共筑张庄梦”的标语赫然醒目,幸福路上干净整洁,两侧店铺林立,石磨香油、手工玫瑰醋、兰考三宝等旗帜随风飘扬,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座座美丽的乡村院落呈现在记者眼前。

  东坝头镇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骄傲地讲述着这里的变化: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张庄人苦干实干,通过弘扬焦裕禄精神和产业扶贫,先后建起了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养殖、种植基地,并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使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2016年年底,张庄如期实现脱贫,变身幸福张庄!

张庄村美丽新图景(央广网记者 张惟一摄)

  这期间,村民们抓住机会,卯足干劲奔小康,而闫春光正是这场“蝶变”的亲历者之一。2014年,闫春光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利用申请的贴息贷款,在家里建了一个能养两三千只鸡的鸡棚,装备了现代化机器,好的行情加上精心照料,那一年三千多只鸡赚了好几万。

  2018年,看到张庄村发展乡村旅游,头脑灵活的闫春光开始考虑转型,他看准了传统手工艺这个行当。他多次请教村里的老人,学习传统的石磨香油、榨制花生油、做红薯粉条的手艺。“2018年9月,我的‘春光油坊’开张了。小磨香油、芝麻盐、芝麻酱都是我的产品。除了卖给来往的游客,我又把生意做到了互联网上,开起了网店!”闫春光坦言,行情好的时候,仅春光油坊一年就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张庄村的幸福路(央广网记者 张惟一摄)

  在张庄村,闫春光并不是个例。引进一家菌类上市企业落户村里,吸纳200多人就业;实施“巧媳妇工程”,吸纳100多名妇女手工制作张庄布鞋……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张庄村实现了110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100余名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成功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张庄村的致富路只是兰考县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来,兰考先后培育特色专业村28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20家,家庭农场167家。2017年3月,兰考率先在全国脱贫摘帽。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攻坚的成果。”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李明俊表示,兰考坚持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坚持强县与富民的统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品牌家具、绿色畜牧和民族乐器产业;二是坚持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确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坚持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社情民意改革、宅基地改革、城乡司法体制改革和普惠金融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走在前。

  县域治理“三起来”具体如何实践?兰考从中找方法、找标准,开启了一系列探索:壮大现代家居产业体系,叫响“河南人买家居到兰考”;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突出全产业链发展,建立“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兄弟干中间、普惠金融惠全链”发展模式;以蜜瓜、红薯、花生等兰考“新三宝”为抓手,塑造“拼搏兰考好产品”,壮大特色富民产业……

  以绿色发展理念经营城乡,以改革打破固有束缚激发活力,兰考的步子越迈越大,越走越顺。“我们将以焦裕禄精神为引领,汲取奋进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乡村振兴中行稳致远!”对于未来,李明俊信心满满。

  • 相关阅读
  • 牢记使命 绿色发展

      ——塞罕坝精神述评  曾经,这里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  如今,这里是有着百万亩人工林海、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三代人,59年,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听...

    时间:11-30
  • 辽宁大连一地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据辽宁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消息,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29日发文称,大连市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至2021年11月29日24时,大连市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姚兴社区...

    时间:11-30
  • 新时代要做“顶天立地”的院士

      岁末天寒,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的中国工程院却暖意浓浓。  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引领未来。11月29日下午,在这座国家工程科技界的最高殿堂里,正举行着2021年当选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  砥砺半生,...

    时间:11-30
  • 未来对“双碳”人才需求旺盛 高等教育如何发力?

      “双碳”来了,高等教育如何发力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未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给出了清晰思路。《意见》明确要...

    时间:11-30
  • 呵护地下“生命之源” 《地下水管理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地下水管理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呵护地下“生命之源”  本报记者 吉蕾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问题突出。针对上述情况,我国第...

    时间:11-30
  • 建立重点场所数据库 紧盯“四风”新动向精准施治

      建立重点场所数据库 形成整改问题清单  紧盯“四风”新动向精准施治  本报讯(记者 周根山)近日,浙江省义乌市纪委监委正风肃纪检查组在某私人会所明察暗访时,发现一例疑似违规吃请问题。针对被检查对象的托...

    时间:11-30
  •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致力民族复兴的光辉历程,凝结着在党的旗帜...

    时间:11-30
  • 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好政策护航 增收有保障

      好政策护航 增收有保障(经济新方位·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水稻收割后,顾不上清闲几天,吴银珍又开始忙碌起来。早上把娃娃送到学校后,她就匆匆往家赶,农具肥料往电动三轮车上一撂,风风火火奔向山头。若是在从...

    时间:11-30
  • 发扬青藏铁路精神 助推雪域高原快速发展

      发扬青藏铁路精神 助推雪域高原快速发展  国铁集团要落实主体责任,有关单位和川藏两省区要加强协调配合,精心组织实施,广大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高质...

    时间:11-30
  • 全民健身新视野:身边的场地多了 家门口就能锻炼

      身边的场地多了 家门口就能锻炼(健身新视野)  核心阅读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改造利用闲置资源,推动学校场地向公众开放,依托数字化管理,推进“互联网+体育”融合,不断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健身去哪儿”...

    时间:11-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