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当算法全面入侵生活 “网生一代”尝试对抗算法“驯化”

2021-12-01 10:14:10

来源:半月谈

  年轻人谋划逃离算法

  半月谈记者 梁姊

  “我时常为自己感到悲哀,一边鄙夷着这些东西耽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一边又无法控制地掉入陷阱,有时候很想把手机扔了”“再玩手机就废掉了”……当算法全面入侵生活,当感受到不可再回的时间被吞噬,一些年轻人开始觉悟并选择反抗。在个体尝试重新掌握生活主动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来自技术伦理的指引和政策法律的规范不可缺位。

  在你察觉时,算法的隐私入侵已完成

  打开北京白领李子的短视频App,刷不到尽头的视频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一个25岁年轻女性的“画像”:“小个子女生初秋穿搭”表示个子不高,“奶茶新品大测评”表示喜欢喝奶茶,“北京望京二房东跑路”表示经常关注社会新闻……李子曾经尝试过搜索“游戏”“篮球”等与自己生活领域完全不相关的话题,几番浏览后,此类视频很快出现在了自己账号的推荐列表里。

  天津师范大学研二学生小吕第一次意识到被手机购物软件“监控”发生在3年前。“在和室友交流日常护肤心得的时候,提到了某品牌的一款面霜,下午刷购物软件,那款面霜就出现在醒目的位置。”

  “首先是觉得惊讶,之后就会感到有点可怕。”小吕说。社交媒体上,与小吕有相似感受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在微博上以“手机”“偷听”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实时广场”上很容易发现这些隐藏在生活中的“偷听鬼”:刚和伙伴聊了猫咪,购物软件就推送了猫粮;吃饭的时候说要买火腿肠,打开搜索引擎就看到了撕火腿肠外包装的“秘诀”……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孙萍说:“算法的逻辑生成其实是基于人的既有特征,现在的大部分算法推荐都应用在商业领域,瞄准客户是它的主要目标。没有人会愿意被算法过度窥伺,问题是在这样的现象发生时,很少有人会察觉。等到发现时,算法的隐私入侵其实已经完成了。”

  “整个人会感到一种巨大的羞耻和空虚”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姜巍说,算法技术的意义在于将此前的“人找信息”转化为基于电脑自动化运算的“信息找人”,既解放了用户进行信息检索的时间成本,又极大地提高了人和信息的匹配度。

  这种对用户偏好的迎合,除了影响消费习惯以外,也在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吞噬着人们的时间。19岁的大二学生林晗是一名重度短视频App爱好者,他说,自己就像是陷入了一张被算法推荐技术密织的网里,游戏、短剧、搞笑视频……只要手指向下一滑,就能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整个人会感到一种巨大的羞耻和空虚。”林晗说。当时间在以这种纯粹消遣娱乐的方式悄悄溜走之后,“耻感”会让他想要拼命学习来弥补。但事实是,他很难控制自己解锁手机,依次点开几个熟悉的社交媒体软件查看更新的内容。

  据极光发布的《2021年Q2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我国网民人均手机App安装总量增至66款,人均单日App使用时长为5.1小时,相较2019年同一时期增加0.4小时。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翟秀凤告诉半月谈记者:“算法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中立技术,本质上还是平台用以实现用户黏性和内容变现的工具。算法精准推送的原理就是在搜集用户数据的基础上无限趋近用户的喜好,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时长和使用依赖。普通用户往往难以抵抗这种基于偏好的‘投喂’。”

  “网生一代”尝试对抗算法“驯化”

  无论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隐私侵犯”“大数据杀熟”问题,还是个体感知各异的“时间吞噬”,社会对于大数据、算法等技术应用价值导向的追问从未停止。许多“网生一代”年轻人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对抗算法的“驯化”。

  林晗为自己准备了“定时手机盒”——那是一个长约20厘米的浅蓝色盒子,把手机装入后设定时间,规定时间前无法取出,以控制自己手机使用的时间。李子则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把手机设置成黑白色——单调的色彩能够控制自己持续浏览的欲望。

  豆瓣“反技术依赖小组”聚集了16000多名想要和算法“过招”的年轻人。他们的手机里只下载通讯类App,看视频和购物选择网页版,随身携带现金,以期逃离算法,重新找回生活的主动权。一位小组成员在帖子“对抗技术入侵的一次尝试”中写道:“离开智能手机解放了我的时间和注意力,而过多时间被解放,必定伴随着无聊……因为无聊,我有时间写下这篇文章,也更多地关注起世界的可爱。”

  无论是社会的舆论还是年轻人的对抗,指向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如何规范使用大数据、算法技术,才能让其在有限的边界内,更好地为人服务。

  11月1日起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赋予了个人对其信息控制的相关权利,规定了信息处理者的职责和义务,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各网络平台的强势地位及用户的不自觉被“驯化”,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全面贯彻和实施仍待进一步研究。

  孙萍说:“目前社会已经出现了对于算法很多层面的‘感知不适’,例如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等。虽然政策面已有动作,但仍未能有效触及算法普遍场景化的诸多问题。想要引导算法合理发展,应该树立社会层面的算法伦理规范,创立算法应用的普遍准则和伦理规则,这样才能做到人机互动的‘共益’和技术的普惠。”

  翟秀凤认为,应尝试对算法运行和发挥作用的过程进行“黑箱解码”,以便公众知情和部门监督。此外,还应建立用于算法评估的权威第三方评价体系。“可综合法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专家的意见,对平台开发算法的商业初衷和运用算法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要求平台基于公共价值对算法予以优化的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开展监管提供可行性建议。”

  • 相关阅读
  • 驻日使馆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涉台错误言论表明严正立场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消息,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涉台错误言论答问时表示,安倍晋三前首相对台湾问题大放厥词,指手画脚,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性质和影响极其恶劣。中方对此表...

    时间:12-01
  • 文旅部:不得以虚假消费、带头打赏诱导未成年人用户消费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文旅部网站消息,文旅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不适宜接触内容的审核判断标准;严禁借“网红儿童”牟...

    时间:12-01
  • 新疆开展乌鲁木齐区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 为期5个月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日电 (记者 王小军)1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新疆医疗保障局)获悉,新疆医疗保障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兵团医疗保障局)联合开展乌鲁木齐区域打击欺...

    时间:12-01
  • 孙春兰:综合施策加强艾滋病防控 努力消除对人民健康影响

      孙春兰在“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强调 综合施策加强艾滋病防控 努力消除对人民健康影响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孙春兰出席“生...

    时间:12-01
  • 青藏铁路精神丨穿越生命禁区献“哈达”

      “永远向上的精神火焰”系列网评之四十四:  中国铁道博物馆,一个氧气罐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这是筑路工人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使用过的装备。它与钢轨、道钉、枕木一样都是钢铁天路施工现场最为常见的物件,映照着...

    时间:12-01
  • 中央环保督察办公室:严禁“一刀切”“滥问责”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将于近期陆续进驻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等4个省(区),开展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

    时间:12-01
  • 中国(山东)——白俄罗斯合作对话会在济南召开

      中新网济南12月1日电 (记者 李欣)中国(山东)——白俄罗斯合作对话会暨山东——维捷布斯克州友城合作周12月1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在山东省和白俄罗斯分别开设16个境内外分会场。  本次对话会已纳入中白地方合作年...

    时间:12-01
  • 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组建4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分别...

    时间:12-01
  • 东西问|刘鸿武:中非合作为何是双方的一个特殊机会?

      (东西问)刘鸿武:中非合作为何是双方的一个特殊机会?  中新社金华12月1日电 题:刘鸿武:中非合作为何是双方的一个特殊机会?  作者 柴燕菲 赵晔娇 张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

    时间:12-01
  • 东西问|徐杰舜:中国民族团结融合的“广西样本”对世界有何启示?

      (东西问)徐杰舜:中国民族团结融合的“广西样本”对世界有何启示?  中新社南宁12月1日电 题:中国民族团结融合的“广西样本”对世界有何启示?  ——专访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徐杰舜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黄艳...

    时间:1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