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 这五处遗址入选

2021-12-01 10:58:3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 这五处遗址入选→

  国家文物局今天(12月1日)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共五项,分别是: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

  一、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

  施岙遗址古稻田位于浙江余姚市,是一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稻田,初步勘探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2020年至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规模稻田遗存,年代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河姆渡文化时期稻田因发掘面积较小,仅发现少量稻田、田埂、河沟遗存。良渚文化时期稻田结构清晰,发现了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以及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确定了面积为750、700、1900、1300平方米左右的四块田块。出土陶釜口沿、鱼鳍形鼎足、平底罐底和石刀、石锛、石犁残片等器物,一条残损的独木舟被埋入田埂中。经检测,稻田堆积中含有较多水稻小穗轴、颖壳、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堆积中水稻植硅体密度远高于一般古代稻田的认定标准。

  施岙遗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稻田,良渚文化的稻田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善的路网和灌溉系统,这种大规模稻田起源年代可能早至距今6500年以上,并一直延续发展。此次发现表明,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进一步深化了对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的认识。

  二、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

  岩山寨遗址位于广东省英德市,是一处石峡文化聚落遗址。2019年至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遗址开展了持续的考古工作。

  岩山寨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含居住区、墓葬区等多个功能区。居住区发现大量灰坑、柱洞,也夹杂少量墓葬,居住生活和丧葬并未完全分开。墓葬区共发掘墓葬66座,可见一次葬、二次葬和迁出葬现象,少数墓葬保存了木质葬具残痕与人骨遗存,这在岭南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随葬陶器组合以鼎、盘、豆、壶、罐为主,磨制石器以镞、锛为主,玉器有琮、钺、环、玦、璧、锛、锥形器及圭形器等,以玉钺为最大宗。墓葬形制、丧葬礼俗及随葬器物组合都具有显著的石峡文化特征。墓葬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化,高等级墓葬普遍随葬玉器,其中M16随葬品超过140件,包括5件玉钺与2件玉环,M26则同时随葬有玉琮与玉钺。

  岩山寨遗址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对于深入研究岭南地区先秦聚落形态演变、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继石峡遗址后广东省发现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高等级墓地,有助于深入探讨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葬制葬俗、石峡文化的传播、石峡文化与良渚文化的交流互动等重大历史问题。

  三、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一处仰韶文化大型聚落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开展了考古工作。

  考古调查初步判断南佐遗址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年代距今5200年至4600年。遗址核心区由9座大型夯土台围合,面积约30万平方米,紧邻夯土台外侧发现2道环壕,核心区东、南、北三面约1000米处还发现外环壕遗迹,但目前尚不能确认为封闭的环壕。2021年考古调查初步了解1号夯土台残存面积约880平方米、残高2~3米。核心区北部发现大型建筑基址、联排房屋等重要遗迹,其中大型建筑F1包括前厅、后堂,仅室内面积已达630平方米,墙壁、地面均为多层白灰面;F2出土白色堆纹陶、白衣陶、白陶、黑陶、朱砂彩绘陶、大型彩陶罐、带塞盖喇叭口平底彩陶瓶以及大量水稻遗存,显示了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

  南佐遗址是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认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探索早期国家起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圪垯川遗址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一处仰韶文化史家类型聚落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至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开展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圪垯川遗址从仰韶文化早期延续至仰韶文化晚期,年代距今6100年至5600年。其中仰韶文化早期史家类型时期的大型环壕聚落保存较完好,面积约8万平方米,聚落外围发现三道环壕,中心区为一处广场,围绕广场呈向心状分布三组房屋,共计100余座,每组房屋由1座大房屋(约100平方米)和数量不等的中型房屋(约20~50平方米)、小型房屋(20平方米以下)组成。房屋间发现数座袋状窖穴,最大一座位于中心广场,容积约60立方米,底部保存近0.4至0.6米厚的炭化粟黍遗存。勘探发现环壕外东南部疑似有陶窑区,西北部疑似有墓葬区。遗址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陶器以彩陶为主,包括尖底瓶、平底钵、葫芦瓶等,还发现一件玉权杖首。炭化植物遗存鉴定以粟黍为主,且以黍为多。动物骨骼遗存鉴定主要为家养动物猪、狗和野生动物鹿、狍等。

  是陇西黄土高原继大地湾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证实本区域与关中和中原地区一样是仰韶文化的又一中心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大型储粮窖穴及粟黍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仰韶早期人群农业种植、农作物加工储藏技术、人类生业经济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探讨中国北方地区粟黍作物驯化后粟黍农业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五、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

  邓槽沟梁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015年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

  邓槽沟梁遗址发现四个阶段的文化遗存。第一阶段距今8000年左右,发现半地穴式房屋1座,出土的素面大口罐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因素,方形石板灶、有肩石铲等器物又体现出兴隆洼文化的影响。第二阶段距今6500年左右,发现半地穴式房屋4座、袋状窖穴数个,出土红顶钵、素面罐、纺轮等遗物,文化面貌与后岗一期接近。第三阶段距今5100年左右,发现半地穴式房屋1座,出土钵、彩陶、刻画陶器等遗物,文化面貌与河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遗存极为相似。第四阶段距今4200—4000年左右,发现龙山晚期石城1座,城墙宽约13米,墙芯为土石结构,由夯土板块加固。调查发现2个保存较好的瓮城,平面形状呈半圆形,残存高度约6米,面积分别为2000、1500平方米。在城内发现残存面积约600平方米夯土建筑基址1座、房址20座、窑址1座。出土陶器、玉器等各类器物百余件,文化面貌与龙山时期河套地区石峁、后城咀等遗址十分接近。

  张家口处于我国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是东部环渤海文化和西部内陆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此次发现距今8000年至4000年四个阶段面貌各异的文化遗存,证明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为探讨中国北方地区多元一体进程提供了珍贵资料。(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

  • 相关阅读
  • 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外长,印度尼西亚对华合作牵头人、统筹部长将访华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月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越南外长裴青山、马来西亚外长赛夫丁、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大臣布拉索昆,印尼...

    时间:12-01
  • 驻日使馆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涉台错误言论表明严正立场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消息,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涉台错误言论答问时表示,安倍晋三前首相对台湾问题大放厥词,指手画脚,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性质和影响极其恶劣。中方对此表...

    时间:12-01
  • 非法募集资金逾78亿元 中铁中基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集资诈骗案一审开庭

      中新社上海12月1日电 (记者 李姝征)中铁中基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集资诈骗案12月1日一审开庭。  当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对被告单位中铁中基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中基集团)...

    时间:12-01
  • 青海成立三江源地区人民检察院 主办跨区域公益诉讼案件

      中新网西宁12月1日电(祁增蓓)1日,青海省首个专司办理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的检察院——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人民检察院在青海省西宁市正式挂牌成立。  青海省是中国“生态高地”,被誉为“中...

    时间:12-01
  • 文旅部:不得以虚假消费、带头打赏诱导未成年人用户消费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文旅部网站消息,文旅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不适宜接触内容的审核判断标准;严禁借“网红儿童”牟...

    时间:12-01
  • 新疆开展乌鲁木齐区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 为期5个月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日电 (记者 王小军)1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新疆医疗保障局)获悉,新疆医疗保障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兵团医疗保障局)联合开展乌鲁木齐区域打击欺...

    时间:12-01
  • 中白(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在济正式揭牌成立

      中新网济南12月1日电 (记者 李欣)中白(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12月1日在济南正式揭牌成立。  当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政府联合举办的山东—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教育合作交流会举行。本...

    时间:12-01
  • 山东省2020年度审计问题整改资金1023.85亿元 追责问责210人

      中新网济南12月1日电 (记者 李欣)山东省2020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金额达1023.85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追回医保基金5512.97万元,追责问责210人。12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度山东省级...

    时间:12-01
  • 孙春兰:综合施策加强艾滋病防控 努力消除对人民健康影响

      孙春兰在“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强调 综合施策加强艾滋病防控 努力消除对人民健康影响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孙春兰出席“生...

    时间:12-01
  • 青藏铁路精神丨穿越生命禁区献“哈达”

      “永远向上的精神火焰”系列网评之四十四:  中国铁道博物馆,一个氧气罐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这是筑路工人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使用过的装备。它与钢轨、道钉、枕木一样都是钢铁天路施工现场最为常见的物件,映照着...

    时间:1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