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跨越山河 共享繁荣

2021-12-02 05:16:11

来源:人民日报

  跨越山河 共享繁荣

  北起中国昆明,南连老挝万象,中老铁路全长1000多公里,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建成通车后,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有望当日到达。

  在中老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中老铁路通车在即,一辆辆“绿巨人”将跨越山河,承载着友谊、幸福与机遇,将中老铁路沿线各地紧紧相连。

  创新之路,攻坚克难

  自2016年12月全线开工以来,中老铁路的2万多名建设者奋战了1800多个昼夜。中老铁路沿线地区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复杂的地质结构不但让建设者时刻面临高地应力、高地热、高地震烈度等风险,还要随时应对溜塌、突涌、大变形等不良地质灾害,建设难度超出预想。

  这里有“火焰山”。

  西双版纳隧道全长10.7公里,地层具有高地热特性,洞内作业温度常年高达40摄氏度。中交二航局玉磨铁路项目部经理周君回忆,施工时大功率风机不断向洞内送风,冰块一车车拉进洞,每天运送20多吨。工人们每工作一段时间就要去冰架旁降温防暑,休息完接着干。

  这里有“水帘洞”。

  云南省元江县与墨江县交界处的通达隧道全长11.3公里,隧道内的涌水形成瀑布,严重时平均每天涌水达4万立方米左右,可灌满17个标准游泳池。中铁五局玉磨铁路项目部副经理付军说,隧道里涌水、汗水与水雾交织,常常干衣服进、湿衣服出。在高地温段,水变成水汽,湿度高达80%,工人像在桑拿房里工作。

  这里有“钢筋麻花”。

  玉溪市峨山县全长17.44公里的万和隧道,处在典型的软岩大变形地层。2019年,高地应力和不良地质导致3号斜井发生520米的连续大变形,支护结构被破坏,用于支撑的钢拱架被拧成一个个“麻花”。回想当时的场景,中铁十二局玉磨铁路项目部经理李峰依然心有余悸。

  施工难度大,建设标准高,建设者们用拼搏与创新,书写了历史。

  时速160公里的列车上,一枚硬币稳稳地立在窗台上。1、2、3……20秒过去,硬币纹丝不动。

  硬币不倒,反映一个数值——轨道质量指数。指数越小,说明轨道越平直,列车行驶越平稳。一般的普速列车,数值大都在7左右,而中老铁路的轨道质量指数,达到了2.5的极低值。

  高标准离不开建设者们的精益求精。为达到规定值,精调施工人员对每一根轨枕进行校正,每天都在和零点几毫米“较劲”,确保精调一处、达标一处。

  绿色之路,生态优先

  中老铁路上有一处“网红”车站——野象谷车站。

  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野象谷车站,与亚洲象自然保护区毗邻。如何将铁路建设对亚洲象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设计到施工,建设者颇费苦心。

  设计之初,在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协同下,相关部门单位调查了亚洲象的分布和迁移通道,最终决定线路走向避开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

  同时,为增加亚洲象活动通道,建设者在一些大象可能的活动区域,用建桥或隧道代替铺铁路,路改桥共16座,路改隧8处,让大象能从桥下或隧道顶部通过。虽然建设成本增加了,却保障了沿线亚洲象的活动区域不受侵占。

  保护亚洲象,还有个暖心的细节。

  普洱基础设施段工务维修技术中心桥路工程师杨杰介绍,为防止亚洲象误入列车运行区域,中老铁路在亚洲象活动区域增设了42.9公里的亚洲象防护栅栏与1908米的声屏障。与一般防护栅栏将刺朝向外面不同,亚洲象防护栅栏顶部的刺滚笼将刺尖朝内,即使真的有大象靠近栅栏,也不会被刺伤。

  作为一条电气化铁路,中老铁路沿线配套建设了90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怎样在不破坏森林的前提下,把建筑材料运到山顶?南方电网云南西双版纳供电局想到了一个传统的方法——马驮。

  “一座铁塔所需要的塔材重量为30余吨,一个马帮平均有13匹马,运输一基塔材从早上6点开始到晚上7点结束,整整需要两天。”西双版纳供电局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副经理肖武军说,版纳段内山高林密、地形险峻,公路无法到达塔基位置。不能砍树修运输通道,马帮驮运成为最佳选择。

  为建设成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路,建设者们从优化选线、科学施工、环保措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绿色流程:设计规划绕避各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环境敏感点;施工中严格回收建筑废料;沿线栽植灌木2860多万株,藤本约4万株,乔木约6.3万株……

  开放之路,发展提速

  今年是中老建交60周年,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是两国深厚友谊的又一重要见证。

  “中老铁路开通后,我们就能乘坐火车来昆明学习了!”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李禾薇对即将开通的中老铁路充满期待。

  去年,李禾薇和其他39名老挝籍教师顺利通过老挝教育部组织的考试,成为由中方援建的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目前,40名老挝籍教师已办理完成相关手续,最快今年底来昆明学习。

  老挝作为内陆国家,境内仅有一段3.5公里长的铁路,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应老挝政府要求,2019年4月,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正式批准“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立项。昆明市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参照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用7年时间帮助老挝建立起成熟的铁路技术培养体系,储备老挝自己的铁路人才。

  “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将助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推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老挝驻昆明总领事玛尼拉·宋班迪说。

  沿线地区及辐射区域紧紧抓住中老铁路开通的新机遇。普洱市林业资源丰富,全市有1400多家涉林企业,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普洱计划投资30亿元在普洱工业园区宁洱片区建设林板家居产业园,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

  与此同时,各类利好政策也在助力贸易畅通。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与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签订《联合创新合作协议》,在跨境电商等8个方面开展合作,推出首批10项“跨区通办”事项;昆明海关出台13项措施,持续提升磨憨铁路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一通全通,中老铁路犹如奔涌的“大动脉”,正为沿线各地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本报记者 张 帆 叶传增

  • 相关阅读
  • 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处罚豆瓣网

      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国家网信办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豆瓣网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豆瓣网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

    时间:12-02
  • 第八届山东省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举行 60人获殊荣

      中新网济南12月2日电 (沙见龙)第八届山东省道德模范表彰大会12月2日在济南召开,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激励全省民众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60人被授予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126人被...

    时间:12-02
  • 青海海西新修《自治条例》积极打造“开放柴达木”

      中新网西宁12月2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日从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获悉,该州新修《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简称《自治条例》),将积极打造“开放柴达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经海西蒙...

    时间:12-02
  • 习近平向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时间:12-02
  • 外交部:中俄导弹发射通报协定顺利延期10年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俄导弹发射通报协定顺利延期10年。  有记者提问,据了解,俄罗斯已完成《关于延长<中俄关于相互通报发射弹道导弹和航天运...

    时间:12-02
  • 普京称对当前俄中关系高水平感到满意 外交部:中俄不是盟友胜似盟友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郭超凯)就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莫斯科对当前俄中关系高水平感到满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高度赞赏普京总统对中俄关系的积极表态,中俄不是盟友胜似盟友,...

    时间:12-02
  • 公安部:驾驶证电子化等四项便利措施12月10日起全国推行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贾俊强2日在北京表示,驾驶证电子化等四项便利措施12月10日起将全国推行。  当天,公安部举行线上发布会。贾俊强在会上介绍道,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自...

    时间:12-02
  •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近日将面向全球直播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电 (马帅莎)记者2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正式推出,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

    时间:12-02
  • 跨国学者共议“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多边合作解全球化之困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 李双南)日前,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主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2021)”在京举行。来自十二个国家的重要智库和大学研究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围绕“...

    时间:12-02
  • 东西问|中老铁路为何承载着中国与老挝的重托厚望?

      (东西问)中老铁路为何承载着中国与老挝的重托厚望?  中新社昆明12月2日电 题:中老铁路为何承载着中国与老挝的重托厚望?  中新社记者 缪超  中老铁路(老挝称“老中铁路”)全长1000多公里,北起中国昆明,...

    时间:12-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