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张汉晖大使在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领导人民主峰会”并不民主》

2021-12-07 19:41:27

来源: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

  2021年12月3日,张汉晖大使在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领导人民主峰会”并不民主》,全文如下:

  在美国深陷内外忧困之际,美国当局却一门心思忙着张罗召开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其真实动机和目的着实令人大跌眼镜。众所周知,近年来,美国民主失序混乱,沦为全球民主“差等生”,遭到美国内民众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批判。贫富差距、种族歧视、大选乱象、疫情浩劫等问题交织震荡,愈演愈烈,无不暴露出美式民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缺位和失效。美国广播公司今年10月底民调显示,全球57%的受访者、美国72%的受访者认为美不是民主的良好样板。瑞典智库“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11月发布《2021全球民主状况》年度报告,将美列入民主倒退国家名单。

  民主已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遮羞布。美国对自身民主衰落视而不见,却打着“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预”旗号在东欧、中亚、中东、拉美强行移植民主,策动“阿拉伯之春”和“颜色革命”,大肆颠覆他国政权,严重破坏地区稳定。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叙利亚战争,美国“民主改造”制造的全球人道主义灾难多不胜数。

  美国已成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绊脚石。美国以民主为武器向他国乱扣“威权”和“专制”帽子,动辄对中俄等敢于保持独立自主、不愿向美屈服的国家施压制裁,人为制造国际社会分裂和对立。美国一边标榜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一边公然违反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维护自身霸权、破坏国际秩序才是美式民主的真面目。

  美国在自身民主问题堆积如山背景下召开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不啻为莫大的讽刺和滑稽的闹剧。峰会邀请哪些国家、谁是“民主国家”完全由美国一家说了算,这本身就不民主、不合理。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美式民主并不具有普世性。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更不容美国独家垄断。

  “民主峰会”对于国际民主事业和国际社会团结百害而无一利,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惕。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犀利地指出,美倡议“民主峰会”是冷战思维作祟,美势必邀请自行认定的民主国家,强行将世界分裂为“我们”和“他们”,对那些不认同美理念的国家发动新“十字军东征”。中俄等国有识之士纷纷表示,“民主峰会”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美真实目的还是以意识形态划线,大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割裂,破坏联合国权威和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十足的假民主、真霸权。国际社会不吃美国这一套。

  一个国家的民主管用不管用,要由这国家的人民来评判。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过百年不懈奋斗,中国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鲜明特征的中国式民主。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植根于中国大地、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智慧,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在中国,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予以体现和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完整的制度体系,有力支撑民主实践,有效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在美国民调机构最新报告中,中国人民对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分别高达95%和98%。这反映出中国人民拥有高度的制度自信。未来,中国将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成就,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中国始终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坚定推动者和维护者。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中华民族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长期奉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王称霸。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所有重大倡议都对国际社会保持开放,愿同各国共享发展红利。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肩负着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使命。我们愿同俄罗斯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道,继续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联合国权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正确的民主观、人权观和秩序观,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多样性,共同引领人类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 相关阅读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公众正式见面

      光明日报北京12月7日电(记者章文 通讯员占康)12月7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二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见面会上,中国...

    时间:12-08
  • 考不上高中的农村孩子,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本报记者 于忠宁  那些上不了高中、大学的农村孩子,该接受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近日,在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乡村教育...

    时间:12-08
  • 弘扬探月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

      弘扬探月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  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22...

    时间:12-08
  • 破解动力电池回收课题(人民时评)

      破解动力电池回收课题(人民时评)  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无法支撑续航里程,换一块新电池却花费不菲。近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亟待破解的课题。 ...

    时间:12-08
  • 上好“网络素养”这堂课,数字时代“一个都不能少”

      上好“网络素养”这堂课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工作人员在帮助老年人使用自助机查询号源。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伴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和...

    时间:12-08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回顾与展望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

    时间:12-08
  • 乡村振兴 土里生金:从秦岭深处到黄河岸边的观察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 土里生金:从秦岭深处到黄河岸边的观察  新华社西安12月7日电 题:乡村振兴 土里生金:从秦岭深处到黄河岸边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晨、张斌、吴鸿波 ...

    时间:12-08
  • “秋风2021”专项行动查获一批“三假”案件

      “秋风2021”专项行动查获一批“三假”案件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题:“秋风2021”专项行动查获一批“三假”案件  新华社记者  今年以来,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简称“三假”)侵...

    时间:12-08
  •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综述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人民日报12月8日署名文章: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

    时间:12-08
  • 实现民主自由人权,中国做对了什么?

      实现民主自由人权,中国做对了什么?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题:实现民主自由人权,中国做对了什么?  新华社记者  放眼世界,贫富分化、极化政治、治理失灵、国际霸凌等种种现实危机令人不安,也折射出“...

    时间:12-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