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陈晓东大使在南非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民主不是狭隘的,而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追求》

2021-12-09 13:56:28

来源: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网站

  12月8日,南非主流媒体《比陀新闻报》《水星报》《开普时报》刊登驻南非大使陈晓东题为《民主不是狭隘的,而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追求》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2021年12月9日至10日,美国将在线上主办“民主峰会”,其自行设立了谁能参会、谁不能参会、谁是“民主国家”、谁不是的“标准”。所谓“民主峰会”不仅邀请对象双重标准明显,“抵御威权主义”等议题设置更是明显夹带私货,意在推动价值观武器化,以“民主”为名以号令天下。

  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其实质是以民主、人权为借口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渲染意识形态对立和矛盾,在世界上制造新的冲突和分裂。这将严重破坏国际合作的和谐氛围,损害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外部环境和世界和平发展环境,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反对。

  美国自诩为“民主灯塔”,但如今早已黯然失色。美国金钱政治扭曲压制民意,选举成为富人阶层“独角戏”,2020年总统和国会选举的总支出高达140亿美元,“一人一票”被“稀释”和“虚化”。美国政治极化日益严重,仇恨政治演变为全国性瘟疫,选后暴乱导致国会沦陷,成为全世界的笑柄,人们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下降至20年来最低点。

  美式民主治下,国内各种乱象丛生。美国号称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护理能力,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糟糕透顶。目前累计近5000万确诊、近80万死亡,成为世界上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少数族裔遭受系统性种族歧视,弗洛伊德、姆耶尼等事件屡禁不止。暴力犯罪居高不下,枪击事件层出不穷,公众安全饱受威胁。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弱势群体缺乏保护,阶级鸿沟日益加深,社会持续撕裂。

  美国对外大搞“民主输出”,“民主改造”贻害无穷。美国以民主“教师爷”自居,对各国民主制度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稍有违逆就扣上所谓“威权”“专制”“有限民主”的帽子,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甚至侵犯他国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美国通过“颜色革命”、政权更迭,甚至动用武力等非法手段输出本国制度,结果却屡屡水土不服,留下满目疮痍。放眼世界,无论阿富汗还是伊拉克、利比亚,被美国强行移植的民主,结果都是灾难性的,最终遭殃的还是广大的无辜人民。

  最新皮尤民调显示,81%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民主面临来自国内的严重威胁,72%的美国人认为美式民主不再是他国效仿的好榜样,全球44%的人认为美国是全球民主的最大威胁。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政治研究所民调显示,52%的美国年轻人认为美国民主已陷入困境或失败。瑞典智库“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在其发布的《2021全球民主现况》报告中,首次将美国列入“退步的民主国家名单”。试问,这样的国家有什么资格、有什么权利举办“民主峰会”?

  民主不是哪一个或一小撮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权利。世界上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实现民主的形式有多种,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或标准。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12月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过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体现人民意志,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中国人民既有选举权,又有依法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通过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彰显了中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协同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人民的民主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进一步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长期稳定、快速发展、脱贫攻坚等一系列人间奇迹,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的满意度每年都保持在90%以上。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的民主模式符合本国国情,受到人民拥护,是真正的民主、管用的民主、成功的民主。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民主国家。

  中国不但在本国积极发展人民民主,而且在国际上大力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面对全球范围内经济、科技等领域竞争,中国不是把对方视为对手,而是视为伙伴;不是搞冷战和对抗、控制和操纵,而是促进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与其他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中国不寻求输出中国的“民主模式”,也绝不接受任何外部势力企图改变中国的制度模式。中国坚定支持各国自主选择本国的民主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势力以“民主”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当前,全球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人类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合作应对。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中非需要携手维护公平正义。中国愿同南非等各国一道,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共同丰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相关阅读
  • 乒乓球在太空为何能停留在水中?太空教师王亚平解答

      “天宫课堂”第一课今天(12月9日)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这是为什么呢?听太空教师王...

    时间:12-09
  • “天宫课堂”开讲了!

      开讲了!  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并直播。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神舟十三号乘组太空授课,是“天宫课堂”在我们中国自己的空...

    时间:12-09
  • “天宫课堂”开课 时隔8年中国太空授课再开讲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

    时间:12-09
  •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主论坛举行

      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马海燕)作为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主体活动之一,主论坛“新时代、新篇章——开启中外电影合作新征程”8日举行。本次论坛旨在聚焦与思考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外电影合作在融资、拍摄...

    时间:12-09
  • 中国空间站开启首次太空授课 揭秘台前幕后“航天利器”

      中新网上海12月9日电 题:中国空间站开启首次太空授课 揭秘台前幕后“航天利器”  作者 郑莹莹 马帅莎  9日,中国航天员们首次在中国空间站(以下简称:空间站)里进行太空授课活动。人们从遥远的地球,“跨越...

    时间:12-09
  • 成为航天员需要几步?只有学霸才能当航天员吗?答案来了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在很多孩子心中种下了成为航天员的种子。很多孩子都想知道,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航天员总共需要几步?  在央视新闻独家直播《叮铃铃!“天宫课堂”邀你连线中国空间站》中,中国航...

    时间:12-09
  • 求是网评论员:多彩的世界 多样的民主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是丰富多彩的,实现民主的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

    时间:12-09
  • 川渝成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中新社重庆12月9日电 (记者 钟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9日在重庆市签约成立。联盟由川渝两地77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参与共建,标志着川渝携手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当日,重...

    时间:12-09
  • 东西问丨万晓宏:海外华人如何告别“政治冷感”?

      (东西问)万晓宏:海外华人如何告别“政治冷感”?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海外华人如何告别“政治冷感”?  ——专访华南师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副院长万晓宏  中新社记者 谢萍 金旭  ...

    时间:12-09
  • 求是网评论员:为何中国经济有强大韧性?

      近年来,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巨大压力,实现持续增长,表现出强大韧性。2019年,面对美国政府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人均GD...

    时间:12-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