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驻圭亚那大使郭海燕发表署名文章《从百年党史中读懂中国》

2021-12-09 14:01:38

来源:中国驻圭亚那大使馆网站

  2021年12月8日,驻圭亚那大使郭海燕在《圭亚那纪事报》发表署名文章《从百年党史中读懂中国》。全文如下:

  抵圭亚那工作后,我切身感受到,中圭友好深入人心,深化合作是双方期待。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圭亚那朋友对中国仍缺乏全面了解,甚至不乏迷思。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读懂中国的一把钥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三份重大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具有里程碑意义。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并着重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概括出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这些历史性成就和经验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中国的领土被其他战胜国拿来做交易,中华民族濒于危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仍未找到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道路。最终,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走上了人民当家作主、立足本国国情实现发展和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些历史性成就和经验充分说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历史发展大势出发,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出发,在艰辛求索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次飞跃,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曾遭遇失败和挫折,但从不讳疾忌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自我革命,修正错误,成为了走在时代前列的创新型政党。

  这些历史性成就和经验充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是任何国家拿来划分敌我的标签。各国国情不同,实现民主的方式理应不同,不存在统一的模式和标准。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充分享有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全链条参与,不是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休眠,而是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的民主。中国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这些历史性成就和经验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不仅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对世界历史进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争取解放斗争的胜利,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人民。中国成功走出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经验和全新选择。中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等重要理念,为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非零和博弈、敌视对立,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将继续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中国人民向着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顽强迈进。中国共产党还将继续担负起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国大党责任,引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团结应对挑战,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 相关阅读
  • 【新发展 新格局】以人民为中心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

    时间:12-09
  • 中瑞科技创新精准合作“云对接”成渝专场在重庆举行

      中新网重庆12月9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瑞士科技创新精准合作“云对接”成渝专场活动9日在重庆市启动,来自瑞士和成渝两地的近200家相关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对接交流。  此次活动由中...

    时间:12-09
  • 外交部: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

      12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按美元计价达5.4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已超去年全年进出口总值。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时间:12-09
  • 如何减轻失重对身体的影响?航天员有秘密武器

      “天宫课堂”第一课今天(12月9日)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失重环境会导致人体的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会上涌,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如何减轻失...

    时间:12-09
  • 跟随航天员王亚平参观太空家园!你好奇的这里面都有→

      今天15:40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神舟十三号乘组太空授课,是天宫课堂在我们中国自己的空间站首次开讲!  航天员王亚平带我们参观太空家园...

    时间:12-09
  • 乒乓球在太空为何能停留在水中?太空教师王亚平解答

      “天宫课堂”第一课今天(12月9日)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这是为什么呢?听太空教师王...

    时间:12-09
  • “天宫课堂”开讲了!

      开讲了!  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并直播。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神舟十三号乘组太空授课,是“天宫课堂”在我们中国自己的空...

    时间:12-09
  • “天宫课堂”开课 时隔8年中国太空授课再开讲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

    时间:12-09
  • 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主论坛举行

      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马海燕)作为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主体活动之一,主论坛“新时代、新篇章——开启中外电影合作新征程”8日举行。本次论坛旨在聚焦与思考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外电影合作在融资、拍摄...

    时间:12-09
  • 中国空间站开启首次太空授课 揭秘台前幕后“航天利器”

      中新网上海12月9日电 题:中国空间站开启首次太空授课 揭秘台前幕后“航天利器”  作者 郑莹莹 马帅莎  9日,中国航天员们首次在中国空间站(以下简称:空间站)里进行太空授课活动。人们从遥远的地球,“跨越...

    时间:12-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