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弹窗广告“霸屏”?互联网广告新办法扫除监管模糊地带

2021-12-10 04:32:14

来源:科技日报

  弹窗广告“霸屏”、直播消费维权难

  互联网广告新办法扫除监管模糊地带

  弹窗广告“霸屏”、直播消费维权难、中小学校外培训广告制造焦虑……当前,一些互联网广告或强行植入,或传播社会不良情绪,消费者在直播间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维权难,屡屡遭到社会质疑。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针对被诟病已久、处于模糊地带的诸多互联网广告行为,划清监管红线、提出惩治措施。

  弹窗广告“霸屏”:要确保“一键关闭”

  很多网民有这样的感受:用视频软件看个电视剧,不仅开始播放时需要“被强制”观看几十秒到百余秒不等的广告,甚至在观看过程中还要“被强塞”十几秒不能跳过的广告;有的软件在弹出广告时设置“连环套”,刚刚关闭了一个弹窗广告,紧接着又弹出一个新的广告;还有的软件在广告中伪造、虚设“关闭”按钮,当用户点击“关闭”后,却二次跳转到了相应的广告链接……

  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九条提出,“不得以欺骗、误导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并且不再允许“没有关闭标志或者需要倒计时结束才能关闭”等影响“一键关闭”广告的行为。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高艳东认为,这将进一步明确违规弹窗广告的惩罚主体,即对于“无一键关闭按钮”的,广告主将承担责任;对于“广告内容上具有诱骗用户点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只要没尽到合理审查义务,都将承担责任。

  “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弹窗广告’主要针对的是互联网网页、视频网站的弹窗广告,但对开机自动弹出的弹窗广告还缺乏有效约束。”高艳东建议,进一步补足“开机弹窗广告”的约束条件,尤其是补充对一些包含夸张、虚假弹窗广告的管理规定。

  直播消费维权难:相关人员要履行责任

  直播购物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感。但同时,部分消费者遭遇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售后服务难保障的情况。由于卖家与平台之间、直播平台与电商交易平台之间的关系复杂,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合理维权诉求大打折扣。

  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明确提出,“互联网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相关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应当履行互联网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或者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和义务。”

  “网络主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代言模式,已经被纳入监管范畴,在办法中有所体现。”资深互联网行业专家尹生建议,进一步明确、规范“带货主播”与广告代言人的关系,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

  校外培训广告制造焦虑:明确禁止网上发布

  “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不断用这样的广告制造焦虑,借此诱导家长买课。

  事实上,我国广告法已对教育培训广告设立专门条款,对培训效果承诺、受益者形象推荐、暗示命题人员参与培训等方面作出禁止性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十条进一步明确,“不得利用互联网发布面向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以及发布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等广告。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相比于传统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网络广告强调互动性、沉浸性,对受众观念、认知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要更警惕因商业驱动而造成的社会情绪负面影响。

  直播中发布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不允许

  “躺着就能瘦!”一些“带货主播”在直播中制造“容貌焦虑”“身材焦虑”,有的宣称产品有防疫功能、减脂效果等,有的还推销一些药品,夸大的宣传往往误导消费者。

  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明确提出:“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发布医疗、药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或者保健食品广告。”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刘典认为,明确将保健食品、医疗、药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踢出”允许直播带货的“白名单”,并且要求上述产品在发布非互联网直播渠道的广告时要进行严格的事前审查。

  他建议,管理办法还应加强对“无医疗许可之名,却行医疗保健之实”产品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扫清借网络空间进行不法营销的“灰色地带”。

  听信“达人分享”投诉无门:应显著标明“广告”

  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的“达人分享”“专业测评”吸引了众多粉丝,有的主播通过亲身“试吃”“试用”进行点评推荐,有的主播在探店过程中顺带推销商品。不少消费者听信主播推荐购买产品或服务,但事后出现问题往往投诉无门。这些形式算不算广告?谁来监管?

  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八条明确,“通过互联网媒介,以竞价排名、新闻报道、经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或者附加购物链接的其他形式推销商品、服务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

  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认为,这一条款针对性非常强,也是对广告法第十四条的细化,即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比较典型的“看起来不是广告,但其实就是广告”情形进行明确界定,对于减少消费者误解、遏制无良商家非法牟利将起到积极作用。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王绍光: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形态?

      (东西问)王绍光: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形态?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形态?  ——专访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时间:12-10
  • 朱光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正大军区职离休干部、空军原政治委员朱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朱光是山东长清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军入伍。抗日战争时...

    时间:12-10
  • 国家医保局: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覆盖全国

      国家医保局: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已覆盖全国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吹风会,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进展情况。  稳步推进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目前...

    时间:12-10
  • 自然指数全球年轻大学50强出炉 中国占23席国科大居首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球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10日发布消息说,《自然》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数-年轻大学2021”增刊显示,根据2020年文章份额排名的全球年轻大学(建校时间在50年及以下)5...

    时间:12-10
  •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中新网济南12月10日电 (赵晓)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产业联盟10日在2021医学数据科学大会上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北方中心“产业园区+产业数创中心+产业基金+产业联盟”四位一体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生态构建...

    时间:12-10
  • 好消息!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

      【权威快报丨好消息!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目前,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接入联网定点医...

    时间:12-10
  • 王毅:同中国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是时代大势,不可阻挡

      中新社安吉12月10日电 12月1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同尼加拉瓜外长蒙卡达视频会晤后接受记者采访。  王毅说,刚才我和蒙卡达外长举行首次视频会晤,双方正式确认了中尼复交联合公报中的所有内容。中...

    时间:12-10
  • 国家医保局启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第三轮全国联调 单人单检降至40元

      中新网12月10日电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大局出发,持续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集中采购,不断优化公立医疗机构检测服务价格,经过多轮调整,全...

    时间:12-10
  • 甘肃人社干部打破身份“走流程”:自己“多跑路”换民众“少跑腿”

      中新网兰州12月10日电 (张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院绩效工资管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失业保险扩大保障范围惠企惠民政策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以及就业创业登记证办理……连日来...

    时间:12-10
  • 王毅:同中国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是时代大势,不可阻挡

      2021年12月1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同尼加拉瓜外长蒙卡达视频会晤后接受记者采访。  王毅说,刚才我和蒙卡达外长举行首次视频会晤,双方正式确认了中尼复交联合公报中的所有内容。中方欢迎尼加拉瓜政府做出...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