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迈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2021-12-10 14:42: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迈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写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00次发射之际

  新华社记者胡喆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向强,从第1次到第400次,中国航天迈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12月10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400”,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今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有望突破50次,居世界第一。

  第四个100次发射仅用了33个月

  2021年12月10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0次发射。

  长征系列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年半,第三个100次发射用时4年多,第四个100次发射仅用了33个月。

  “运载火箭作为进入太空的运载工具,是一切太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决定了中国太空探索舞台的高度和大小。”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问龙乐豪表示,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率达96%,尤其是近年来技术突飞猛进,在可靠性、成功率、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新百次发射期间,不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多型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并日益走向发射舞台中央,将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王小军说。

  让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新百次期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不断提升的能力和发射频次,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远。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完成全部北斗导航发射卫星的任务,助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

  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与火箭分离速度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入轨精度偏差达到万分之一级,实现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新速度、新精度,中国航天正式迈入行星探测时代。

  随后,“胖五”送“嫦五”,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助力中华民族探月梦的实现。

  载人航天工程“三兄弟”——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相继登场,筑“天和”、运“天舟”、送“神舟”,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日趋成熟,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将逐步常态化。

  此外,重型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捷龙一号首飞成功,“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登上历史舞台。

  新百次发射期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持续高密度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保持年均10次以上的高密度发射频次,以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系列运载火箭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达25次。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将以精细化流程管理为钥匙,把制度和标准与工作相结合,以技术创新加管理创新的‘双创新’模式,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设,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让中华民族昂首迈入太空新时代,共赴充满梦想的星辰大海。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说。

  中国航天的“长征”永远在路上

  未来,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全面投入应用发射。对此,中国航天人信心满怀。

  据龙乐豪介绍,基于“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的设计理念,研制团队对中型运载火箭型谱进行了深化论证;同时,结合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论证情况,对面向未来的长征运载火箭型谱进行了更新完善。

  载人登月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研发成功,让中国拥有了进行星际探测和大型空间站建设的能力,为了开展载人登月任务和更多的探测任务,中国还需研发性能更强大的载人火箭。

  2017年,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启动了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方案论证工作,已完成多轮方案对比分析,该火箭瞄准国际先进,实现了技术更新换代,采用高安全逃逸系统、轻质高强度新材料等先进技术。

  后续,新一代载人火箭还将用于载人月球探测工程中环月、绕月、登月等演示验证及飞行任务,快速推动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进出空间能力的提升和跨越。

  51年前,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全国人民的期待中启航,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开启了我国自主进入太空的时代新纪元,到今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完成了400次发射。下一个百次又将开启,中国航天再次踏上新征程。

  “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将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必将实现更加非凡的成就,中国航天的‘长征’永远在路上!”王小军说。

  • 相关阅读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

    时间:12-10
  • 西北浆水“穿新衣”跨界出圈 讲述它的“浆湖人生”

      中新网兰州12月10日电 (刘玉桃 艾庆龙)日前,“浆水酸奶”新品下线,浆水再度进入民众视野。近日,记者走访“浆水酸奶”研制地——兰州大学,探访坊间美食浆水的“浆湖”情仇。图为浆水面和配菜。 刘玉桃 摄  ...

    时间:12-10
  • “海洋·非遗文化(厦门)”论坛探索闽南文化“生态密码”

      中新网厦门12月10日电 (记者 杨伏山)“海洋·非遗文化(厦门)”论坛暨2021年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学术年会10日至11日在厦门举办,与会专家学者、文史研究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展开闽南海洋历史文化和非遗...

    时间:12-10
  • 邬贺铨院士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础科研要求更重视落实

    资料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展示人工合成淀粉样品。 中新社发 中科院科技摄影联盟 供图  中新网12月10日电(记者 吴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

    时间:12-10
  • 水土保持法实施30周年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综述

      致力水土保持 建设美丽中国——水土保持法实施30周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综述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致力水土保持 建设美丽中国——水土保持法实施30周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综述  新华社记者  金黄的脐橙挂...

    时间:12-10
  • 浙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79例

      (抗击新冠肺炎)浙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79例  中新社杭州12月10日电 (黄龄亿)浙江官方10日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在本轮疫情中,截至10日15时,该省宁波、绍兴和杭州三地累计报告阳性...

    时间:12-10
  • 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人工增雨作业项目通过验收

      中新网西宁12月10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0日从青海省气象局获悉,由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和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人工增雨作业》项目日前经专家评审,顺利通过...

    时间:12-10
  • 中加学者“云端”共话疫情下教育国际合作新方向

      中新网昆明12月10日电 (罗婕)云南—加拿大教育合作与交流论坛10日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加两国教育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新方向、新模式。  中国...

    时间:12-10
  • 北京冬奥会打造绿色物流 已完成超八成赛事物资移入工作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陈杭)冬奥会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冬季体育赛事。北京2022年冬奥会物资涉及两地三赛区40余个场馆、55个业务领域、28个类别,物资数量巨大,品类繁杂。  北京冬奥组委物流部部长李...

    时间:12-10
  • 商务部:在新历史起点上扎实推进与尼加拉瓜经贸务实合作

      12月10日下午,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俞建华与尼加拉瓜政府代表劳雷亚诺·奥尔特加举行视频会谈,就深化中尼经贸务实合作交换意见。  俞建华表示:中尼复交给两国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中方愿与...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