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资源聚集、人才涌动、政策利好——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

2021-12-11 03:55:00

来源:新华网

  资源聚集、人才涌动、政策利好——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

  新华社广州12月10日电 题:资源聚集、人才涌动、政策利好——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

  新华社记者周颖

  几天前,在京台高速公路,小马智卡自动驾驶卡车驶入路面,开启常态化自动驾驶测试。与普通卡车不同,这一自动驾驶卡车系统采用多个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融合方案,使得车辆在高速行驶路面依然能实现远距离感知和快速反应。

  研发出这套系统的是广州南沙一家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小马智行。成立短短五年,这家公司已从技术研发、获颁牌照进行道路测试,发展到应用落地。

  与南沙遥遥相望的南海,中国在这片海域最早实现可燃冰试开采。相应地,南沙也迎来一批海洋科学研究平台与大科学装置。大洋钻采船以及为可燃冰开发提供实时长期观测、模拟验证和预警技术支持的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等一批涉海科技装置落户于此。

  无论是自动驾驶汽车还是大洋钻采船,还是人工智能平台还是航空大科学装置,在南沙这片约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批科研者、创业者孜孜不倦,投身科技前沿领域。

  广州南沙,位于广州南部、珠江入海口。2014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2015年,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挂牌。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提出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由此,南沙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规划99平方公里的南沙科学城,面向深海、深空、深地等科技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2018年落户南沙,着力解决大湾区岛屿和岛礁可持续开发、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关键核心科技难题。目前已汇聚16个院士团队、47支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教授杨华勇说,除了我们实验室之外,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也要到这来发展,这里的创新资源未来可期。

  南沙区区长董可介绍,目前南沙科学城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大洋钻采船等国之重器纷纷落子,明珠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也正在加快建设。

  一批瞄准新兴产业的创业者看中这里的资源集聚优势。

  广州宸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叠加的空间智能开发企业。公司联合创始人曹田甜说,在人工智能领域,南沙已经形成了产学研各种资源的聚集。公司做空间智能开发,选择在南沙创业,无论是招募研发人才、选择上下游合作伙伴,这里都有优势。

  南沙区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南沙正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集群。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南沙已经聚集了230多家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初步形成了覆盖人工智能芯片、基础软件算法、生物特征识别等领域的人工智能研发集群。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目前,南沙正在开展营智环境建设试点,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五年来已聚集高层次和骨干人才1.2万人。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2007年来到南沙,当时一片荒凉的南沙如今已耸立栋栋孵化器、创新工场。让他感到暖心的是,这里为人才发展解决实际困难。“过去很多人要跑到市中心去送小孩上学,现在南沙把优质中小学资源引进来,还建了很多三甲医院。”高民说。

  此外,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董可介绍,“十三五”期间,南沙区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达到57.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增至3.67%。

  “未来,南沙还将不断强化基础创新,加码高端创新资源,并以高端创新平台为支撑,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新兴产业新突破。”董可说。

  • 相关阅读
  • 重中之重、总方针、有效手段:中国官方为当下防疫划重点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谢雁冰)近期,中国局部地区发生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小范围疫情。为何近期边境口岸城市多次出现“破防”?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奥密克戎变异株来了,如何应对?  中国国务院联...

    时间:12-11
  • 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 汪洋出席并致辞

      (聚焦海峡论坛)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 汪洋出席并致辞  中新社厦门12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11日在厦门出席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汪洋指出,海峡论坛是深受两岸同胞认可...

    时间:12-11
  • 人民日报钟声:“民主峰会”惨淡收场,攻击抹黑把戏当休矣

      美国悖逆历史潮流举办的所谓“民主峰会”招致国际社会一片批评之声,惨淡收场是必然的结果  美国举办的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毫无民主可言,完全按照打压他国、分裂世界的预定剧本上演。美方刻意安排畏罪潜逃...

    时间:12-11
  • 失败的“民主秀” 丧家的乏走狗

      国际时评|失败的“民主秀” 丧家的乏走狗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美国苦心炮制的所谓“民主峰会”如同草台班子唱戏,观者寥寥,已草草收场,留下一地鸡毛。不过,在这个寂寥的山寨级舞台上,有些跳梁小丑不甘寂...

    时间:12-11
  • 韩正:把握分步骤分阶段实施节奏 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10日主持召开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

    时间:12-11
  • 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 汪洋出席并致辞

      新华社厦门12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11日在厦门出席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并致辞。  汪洋指出,海峡论坛是深受两岸同胞认可的“百姓论坛”,在两岸同胞之间架起了“连心桥”、铺就了“惠民路...

    时间:12-11
  • 中国是不是民主,美国说了不算

      中国是不是民主,美国说了不算(环球热点)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

    时间:12-11
  • 海外舆情观察 | 拆穿美式民主,全球媒体借中国的嘴说话

      海外舆情观察 | 拆穿美式民主,全球媒体借中国的嘴说话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美国以“民主典范”自居,但国内疫情失控、经济失速、政策失灵、民主失范、治理失序。美国打着民主旗号召开“峰会”,却根据维持...

    时间:12-11
  • 海外专家学者热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强劲信心

      稳健、开放、活力、公平——海外专家学者热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强劲信心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国际观察)稳健、开放、活力、公平——海外专家学者热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

    时间:12-11
  • 《科学》杂志称“新冠社区传播始于华南海鲜市场” 梁万年:“站不住脚”

      (抗击新冠肺炎)《科学》杂志称“新冠社区传播始于华南海鲜市场” 梁万年:“站不住脚”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谢雁冰)中国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11日在北京表示,近...

    时间:1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