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媒体评知网侵权事件:违法,知否?欺客,改否?

2021-12-13 07:39:3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知网:违法,知否?欺客,改否?

  “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不仅不告诉我,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我本人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近日,年近九旬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中国知网”侵权,获赔70万元一事,引起舆论关注。更令人唏嘘的是,当赵教授运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后,知网下架了他的所有论文。

  作为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建立并由同方股份控股的企业,知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上论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但近年来,这一本应是知识产权保护标杆和学术交流公共资源的平台,却屡遭舆论质疑,有不少人说知网垄断学术资源、张“网”扑向商业利益,还让不少网友感慨“知网店大欺客”。

  知网利用自身在学术界近乎垄断的强势地位,制定霸王条款、获得巨额利益,一直饱受学界诟病。在此次事件中,被侵权的赵德馨想在知网上下载自己的作品,还要倒过来给对方付钱。“为什么我创造的知识成果得不到尊重?”赵德馨这句质问,道出了广大学者的心声。

  舆论质疑首先集中在知网的盈利模式和收费标准。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知网年收入近12亿元,毛利率近54%。但与高盈利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作者的微薄收入。据报道,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在知网出版,作者本人最高仅可获得100元现金以及400元面值的检索阅读卡作为稿酬。而作者的论文每在知网被下载一次,平台就会收取15元/本甚至25元/本的费用。

  不仅如此,这一高定价还保持稳步上涨。据悉,知网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涨价幅度,这让许多订购其服务的高校叫苦不迭。2016年,北京大学甚至因知网涨价过高一度停用知网。有网友调侃:“写一篇论文不仅掏空了脑子,还要掏空钱包。”

  此次面对赵教授的维权,知网虽然履行了赔偿责任,但其后期的“下架”处理,让不少人质疑中国顶流学术网站的“初心”。一方面,知网的权威建立在学者们的汗水之上,知网赖以生存的版权资源,正是中国学术界无数学者辛勤付出的结晶;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却被“垄断”,成为压在学术界头上的“一座大山”。

  知网不仅垄断了学术论文资源,更借此垄断了学术评价资源。知识创造者们必须凭借知网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能不能在知网上搜到自己”“知网上有几篇论文”成为很多学者职称评定和考核的标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被侵权并非个例,但鲜有专家学者主动站出来维权。“我已经退休了这么多年,不在乎这些。我最关心的是‘尊重知识创造者’这个问题。”赵德馨说。

  12月10日,中国知网发布《关于“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相关问题的说明》,表示向赵德馨道歉,并提出将妥当处理其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赵德馨也表示,希望知网能拿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真正拿出诚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于表面。

  知网带有明显的公益属性,应该代表中国学术的形象和风气。这样一个由国家支持且掌握众多学术资源的平台要以广大学者的学术需求为首要导向,而不是利字当头、一网打尽,在未经原作者许可的情况下将“知产”据为己有并换取商业利益。

  对于任何知识储备和知识付费平台来说,尊重知识创造者应是永远坚守的底线!

  (本报评论员袁全)

  • 相关阅读
  • 孙春兰在第十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第十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13日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发表视频致辞。  孙春兰指出,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秉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用相对较少投入保障了全世界...

    时间:12-13
  • 外交部就美再以人权为由制裁中方人员和实体等答问

      2021年12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总台央视记者:我们注意到,国际社会对美国举办的“领导人民主峰会”关注度不高,主流媒体对“峰会”多持批评态度。有评论认为,美国举办“峰会”考虑的不是...

    时间:12-13
  • 江西省宜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胡江萍接受审查调查

      江西省宜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胡江萍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江西省纪委监委消息:宜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胡江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

    时间:12-13
  • 国家公祭日 | 84年,我们从未忘记!

      2021年12月13日,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4年前,南京城破,短短六周,30万同胞惨遭杀戮,血腥屠杀震惊世界。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硝烟虽已散去,但关于那场悲剧的悼念未尝间断。  传承历...

    时间:12-13
  • 外交部:将进一步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成果 加快向非洲国家援助疫苗

      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邢翀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了近期中国对非疫苗援助情况,并指出,中方将进一步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成果,加快向非洲...

    时间:12-13
  • 世界和平法会:声声诵念 告慰逝者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申冉 杨颜慈)13日下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又名“哭墙”)前,法会黄幔高挂、香案烛台齐放。僧侣齐声唱念,声音回响于镌刻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姓名的冰冷...

    时间:12-13
  • 教育部: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作业APP

      中国教育部: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作业APP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近日,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作业APP。  ...

    时间:12-13
  • 湖南发布政务类大数据白皮书 推动用数据驱动政府管理创新

      中新网长沙12月13日电(向一鹏)中国省级层面第一本政务大数据白皮书——《湖南省大数据白皮书(政务类)》(下称《白皮书》)13日对外发布。《白皮书》为如何构建科学的数据治理体系、实现数据的核心价值,如何用数据...

    时间:12-13
  • 第11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圆满完成

      中新社昆明12月13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13日从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获悉,当日11时30分,参与第11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的中方执法艇顺利返航靠泊中国西双版纳景哈码头,标志着此次联合巡逻执法圆满完...

    时间:12-13
  • 通讯:世界“稀土之都”出招转变“挖土卖土”开发模式

      中新网包头12月13日电 题:世界“稀土之都”出招转变“挖土卖土”开发模式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作为世界“稀土之都”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正在出招,改写曾被诟病的“稀土卖成白菜价”现象。  新华社2020...

    时间:12-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