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七年,调水量接近一条黄河

2021-12-13 04:43:54

来源:人民日报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七年,调水量接近一条黄河

  一渠通南北 清流润万家

  本报记者 王 浩 范昊天 李晓晴

  一渠清水连通南北,润泽广袤大地,串联起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山清水秀的壮美景观,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水利部数据显示,7年来,工程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入山东52.88亿立方米。按照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估算,南水北调工程几乎相当于为北方调来黄河一年的径流量。

  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

  “水压足,水量稳,喝水不再犯难。”山东省夏津县苏留庄镇小石堂村石书荣的家里,铺上了水管,装上了水龙头,干净水进户。在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越来越多的群众告别了“喝水难”。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之前,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62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南水北调工程有效平衡了不均匀性。”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昌明表示。

  清水长流,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得以有效缓解。目前,北京市城区七成以上供水为“南水”,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山东形成了“T”字型水网……南水北调的水成为北方40多座大中城市主力水源。

  “南水北调的水,绵绵的、甜甜的。”说起吃水的变化,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古城营镇北王楼村村民张海英深有感触:“井水变成了自来水,水垢少了,水质好了,熬的小米粥都变稠了。”如今,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彻底告别了高氟水。

  在湖北省十堰市,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夏涛介绍,当地守好源头,多措并举治理水源井,让一库净水永续北送。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全部达标,并持续稳定保持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以上;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以上。

  水源置换、生态补水,助力河湖生态复苏

  滹沱河澄净似练,两岸芦花似雪。“鸟叫声多了,鱼儿也多了。”时常来河边散步的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村民范镇鹏说。

  南水北调中线持续生态补水,让曾经干涸的河道重现往日风采。“华北明珠”白洋淀,曾经饱受水量少、水质差的困扰。2018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持续向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加上引来的黄河水、当地水库水,白洋淀的淀区面积由171平方公里恢复至275平方公里左右。

  “通水以来,中线一期工程持续向北方50多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70多亿立方米,全面助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工程生态效益明显。”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建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程德虎介绍。

  与此同时,华北地下水水位逐步恢复。2020年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较上年总体回升0.23米,这是持续多年下降后首次实现止跌回升。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2020年末,北京市浅层地下水水位较2014年末回升2.37米。

  长江委精心开展汉江流域、丹江口水库水量调度,科学制定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全力支持改善受水区河湖水生态环境。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充分利用汛期洪水资源加大生态补水力度,推动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安全,形成了一道道河畅、水清、岸绿的亮丽风景线。

  “南水”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支撑

  清水徐徐北上,为雄安新区建设、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在河北省正定县,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宛如玉带,源源不断送来“发展水”。在雄安新区,通干渠,建水厂,铺管线,一张高标准水网正在加快建设。

  在京杭大运河,“南水”有效改善运河通航条件。目前,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南航段实现从东平湖至长江全线通航,1000吨至2000吨级船舶可畅通航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万吨。

  一渠清水北上,串联起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重要城镇。以2016年—2019年全国万元GDP平均用水量70.4立方米计算,约494亿立方米的“南水”,有效支撑了受水区7万亿元GDP的增长。

  “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丰水的长江流域与缺水的黄淮海流域连通互补,提高了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 相关阅读
  • 孙春兰在第十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第十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13日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发表视频致辞。  孙春兰指出,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秉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用相对较少投入保障了全世界...

    时间:12-13
  • 外交部就美再以人权为由制裁中方人员和实体等答问

      2021年12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总台央视记者:我们注意到,国际社会对美国举办的“领导人民主峰会”关注度不高,主流媒体对“峰会”多持批评态度。有评论认为,美国举办“峰会”考虑的不是...

    时间:12-13
  • 江西省宜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胡江萍接受审查调查

      江西省宜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胡江萍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江西省纪委监委消息:宜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胡江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

    时间:12-13
  • 国家公祭日 | 84年,我们从未忘记!

      2021年12月13日,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4年前,南京城破,短短六周,30万同胞惨遭杀戮,血腥屠杀震惊世界。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硝烟虽已散去,但关于那场悲剧的悼念未尝间断。  传承历...

    时间:12-13
  • 外交部:将进一步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成果 加快向非洲国家援助疫苗

      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邢翀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了近期中国对非疫苗援助情况,并指出,中方将进一步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成果,加快向非洲...

    时间:12-13
  • 世界和平法会:声声诵念 告慰逝者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申冉 杨颜慈)13日下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又名“哭墙”)前,法会黄幔高挂、香案烛台齐放。僧侣齐声唱念,声音回响于镌刻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姓名的冰冷...

    时间:12-13
  • 教育部: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作业APP

      中国教育部: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作业APP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高凯)近日,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作业APP。  ...

    时间:12-13
  • 湖南发布政务类大数据白皮书 推动用数据驱动政府管理创新

      中新网长沙12月13日电(向一鹏)中国省级层面第一本政务大数据白皮书——《湖南省大数据白皮书(政务类)》(下称《白皮书》)13日对外发布。《白皮书》为如何构建科学的数据治理体系、实现数据的核心价值,如何用数据...

    时间:12-13
  • 第11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圆满完成

      中新社昆明12月13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13日从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获悉,当日11时30分,参与第11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的中方执法艇顺利返航靠泊中国西双版纳景哈码头,标志着此次联合巡逻执法圆满完...

    时间:12-13
  • 通讯:世界“稀土之都”出招转变“挖土卖土”开发模式

      中新网包头12月13日电 题:世界“稀土之都”出招转变“挖土卖土”开发模式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作为世界“稀土之都”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正在出招,改写曾被诟病的“稀土卖成白菜价”现象。  新华社2020...

    时间:12-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