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互联互通 命运与共——丝路精神述评

2021-12-13 21:37: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题:互联互通 命运与共——丝路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马卓言

  这是一曲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长歌——

  从长安到罗马,从泉州到麦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不竭动力。

  重大倡议,千年丝路焕发生机

  两千多年前,先辈们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和平合作的桥梁。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与西方的宗教、天文、历法随着阵阵驼铃与片片白帆转运流通,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

  然而,由于种种干扰和平的不确定因素,古丝绸之路沿线许多“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一度成为冲突动荡和危机挑战的代名词。

  一项重大倡议让延续千年的丝路重焕生机——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共建“一带一路”是历史潮流的延续,更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倡议一经提出即引发了强烈的时代共鸣。2017年和2019年,中国先后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与国家从首届的130多个到第二届的150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多……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内核的互联互通方案正是“一带一路”的精髓所在。

  “‘通’可以整合资源、弥补缺失,可以丰富物资、提升技术,可以联络感情、化解矛盾,可以利益共享、命运共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弘说,“一带一路”建设所倡导的“五通”使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发展互通,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更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

  务实合作,共享机遇成就梦想

  2021年12月3日,随着“澜沧号”和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万象站和昆明站分别驶出,中老铁路正式全线开通运营。老挝姑娘希达·平蓬莎万离梦想成真只有一步之遥。

  今年22岁的希达有一个执着的梦想——当一名火车司机。中老铁路有限公司在修建铁路之外开设了培训班,向约600名老挝籍学员传授机车驾驶、调度和维修等技能,希达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项目之一,中老铁路不仅给希达带来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更让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梦想成为现实。

  提升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注入发展动能、改善生态环境……从亚洲到欧洲,从非洲到拉美,共建“一带一路”让无数梦想成真,给沿线国家带来更多机遇。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务实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一带一路”真正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迄今,中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雅万高铁、匈塞铁路、蒙内铁路、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等一大批项目扎实推进,“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贸易额累计超过9.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300亿美元;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资金渠道……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命运与共,携手并肩开创未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互支持,缔结起团结抗疫、共同发展的命运纽带。

  当海运受阻、飞机停飞之时,中欧班列“逆流而上”,成为全球抗疫合作重要的“生命线”,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232万件、9.6万吨,畅通“生命运输线”,把口罩、防护服等急需防疫物资送往欧洲。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这是坚定而明确的中国方案,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无疑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的演讲鼓舞人心。

  “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更紧密的开放包容伙伴关系”……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为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方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国《洛杉矶时报》评论,“一带一路”展现了一个迥异于西方、眼界开阔的“新世界观”。

  “‘一带一路’已从中国倡议变成了全球共识。”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戴永红说,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为促进全球和平合作、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路径,响应了各方关切,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 相关阅读
  • 科研人员揭示水生作物菱角起源驯化之谜

      新华社武汉12月14日电(记者谭元斌)菱角在我国栽培驯化历史十分悠久。史料记载,在南宋时期菱角已成为江南地区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这种水生作物起源于何处?何时被人类驯化?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给出了答案。  ...

    时间:12-14
  • 中国工程院发布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中国天眼”“基因剪刀”等入选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组织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4日在北京发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基因剪刀”的CRISPR/Cas...

    时间:12-14
  • 中国拟扩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留学生招生规模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 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日前正式开启。作为系列活动之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校长论坛近日在线举行。  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指委)副主任委...

    时间:12-14
  • 多国政党政要积极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近期,多国政党政要和知名人士在同中国共产党开展党际交往,特别是参加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办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宣介活动时表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

    时间:12-14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2119.0万剂次

      中新网12月14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12月1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2119.0万剂次。资料图:医务人员在新冠病毒疫苗流动接种车上为市民接种疫苗。...

    时间:12-14
  • 江西就业人员女性占比超四成 参政议政比例持续提高

      中新网南昌12月14日电 (记者 吴鹏泉)记者14日从江西官方获悉,江西就业人员女性占比稳定在44%左右,该省人大代表女性占比连续五届保持两成以上且持续提高。  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当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江西省...

    时间:12-14
  • 综述:元首外交引领中俄关系走深走实

      新华社莫斯科12月14日电 综述:元首外交引领中俄关系走深走实  新华社记者耿鹏宇 华迪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5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这将是两国元首继今年6月以来年内又一次举行视频会晤。今年...

    时间:12-14
  • 学习关键词丨无愧时代 不负人民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就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文艺工作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不乏生...

    时间:12-14
  • 东西问|邓洪波:中国书院文化如何延续为世界发挥积极影响?

      (东西问)邓洪波:中国书院文化如何延续为世界发挥积极影响?  中新社长沙12月14日电 题:邓洪波:中国书院文化如何延续为世界发挥积极影响?  中新社记者 白祖偕 刘双双 傅煜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

    时间:12-14
  • 东西问 | 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东西问)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题: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作者 彭林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礼是中国文化之心”。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

    时间:12-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