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七块地”的难题将这样解

2021-12-16 05:13:50

来源:光明日报

  “七块地”的难题将这样解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地力如何提升?

  12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启动“沃田科技行动”,将聚焦我国东北黑土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南方旱地、盐碱地、设施农地和后备耕地“七块地”的关键问题,集中发力,给出答案。

  我国耕地“三少”问题突出

  “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得益于土地释放的生产潜力。但总体看,我国耕地资源‘三少’特征凸显,即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挖潜耕地资源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说。

  吴孔明介绍,在数量上,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19.18亿亩,人均耕地约1.33亩,人均水平较1996年下降0.26亩,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在质量上,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耕地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十个质量等级,其中,一到三等耕地仅占31%,中低产田占比高达三分之二以上,优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从生态上看,长期以来的高投入、高产出导致耕地长期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化肥、农药、灌溉、地膜、秸秆、畜禽粪污及机械等耕作活动对土壤频繁扰动,带来土壤质量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突出。

  从具体耕地类型来看,问题又可被分为“七块地”。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介绍,我国东北地区长期受不合理耕作方式和单一种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东北黑土退化与粮食生产之间矛盾日益突出,面临着土壤风蚀和沟蚀加剧、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压实、投入报酬递减等严峻挑战;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由于长期无休闲的高强度利用、地下水超采等原因,造成耕地的耕层变浅、有机质含量降低、水肥保蓄能力差、沿淮地区粘板涝渍等多因子障碍问题,严重制约了华北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而经测算,南方旱地的作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是三江平原的2.63倍、黄淮海平原的1.28倍。但该区生态脆弱,肥力瘠薄、土地严重过垦、土壤质量下降明显、生产力逐年降低;南方水稻常年种植面积3.76亿亩,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82.7%,但其中低产水稻土总面积超过1亿亩。高强度土地利用和集约化种植体系加剧了南方水稻土质量退化和地力衰竭,“瘦、板、烂、酸、冷”等水稻土典型问题日益严重。

  此外,我国具备农业改良利用潜力的盐碱地约1亿亩,耕地“非农化”状况不容乐观,边际山地、荒地、滩涂地、污染修复场地等后备耕地资源有待合理开发,广泛用于生产蔬菜、水果和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设施农业也存在一些土壤障碍问题。

  “因此,加快耕地科技创新,加快实现耕地科学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吴孔明说。

  分区分类各个击破地力难题

  聚焦耕地突出问题,分区分类消减障碍提升地力,正是“沃田科技行动”启动的初衷。

  周卫介绍,聚焦“七块地”的关键问题,中国农科院将在“护黑土、肥旱地、阻酸化、保水田、改盐碱、强设施、挖潜力”上下功夫,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创制—模式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突破“土壤组学、生物固氮、养分管理、秸秆还田、有机培肥、污染防控、酸化阻控、盐碱改良、旱作节水、智能装备”等十大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耕地重大科技瓶颈问题。

  近年来,东北黑土地“变薄变瘦”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斌表示,研究团队将在黑土地的“用、养、护、理”上下功夫,围绕黑土地表水土流失严重、深层土壤压实、土壤有机质下降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多重障碍因素,创新和升级保护性耕作技术和装备,构建定向培育健康黑土的保护性农业模式,提出黑土区保护性的农业高效推广路径。

  而针对目前现有的盐碱地治理利用技术使用过程复杂,成本高、轻简化程度不够,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盐碱地适用性差等问题,相关研究团队将选择黄河上中游、滨海两大盐碱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域,揭示盐碱地节水抑盐与改土培肥的基础理论与原理,突破关键技术,研发相关产品与装备,创新多方参与的示范模式与推广服务体系,由此大幅提高北方盐碱地质量等级与生产生态效益。

  此外,本次科技行动还将优化完善耕地质量联网观测、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数字土壤与智能监测等,构建全国高效协同的观测监测体系,查清不同生态类型耕地质量及其要素的演变过程与规律。同时,建设国家耕地科学中心、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着力打造耕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对此,周卫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30年,耕地质量退化将得到有效遏制,支撑示范区耕地质量提升1个等级,粮食产量提高10%以上,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到87%,有机肥利用率达到90%,化肥利用率达到50%,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6个百分点。

  周卫表示,总而言之,“沃田科技行动”将全面提升耕地科技创新水平,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构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的理论与技术(产品与装备)体系,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试验示范样板区,示范推广我国1亿亩耕地,辐射带动3亿亩耕地。

   (本报北京12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

  • 相关阅读
  • 信用卡新规征求意见啦

      权威快报丨信用卡新规征求意见啦  银保监会1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抓住信用卡发展中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监管办法。包括严格规范信...

    时间:12-16
  • “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如何发展提升?教育部10问答详解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县中提升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1....

    时间:12-16
  • 2022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在北京启动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余湛奕)记者16日从全国妇联获悉,日前,由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

    时间:12-16
  • 人民至上——山东省政法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故事分享会举办

      中新网济南12月16日电 (记者 梁奔)山东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16日在济南举办“人民至上——全省政法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故事分享会”。  据了解,山东省政法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时间:12-16
  • 王毅将出席2021年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宣布:2021年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会议将于12月17日晚以视频形式举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咨询委员会由包括前政要和专...

    时间:12-16
  • 李克强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对话会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5日晚在中南海紫光阁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对话会。对话会以视频方式举行。  来自施耐德电气、陶氏、ABB、松下电器、嘉吉、力拓、星巴克、大众等近30家世界...

    时间:12-16
  • 王毅同所罗门群岛外长马内莱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12月1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所罗门群岛外长马内莱通电话。  王毅表示,所罗门群岛是中国的好朋友、好伙伴。中所建交完全符合所人民长远和根本利益,完全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中所建交...

    时间:12-16
  • 中国建设银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级专职贷款审批人李年丰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江西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建设银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级专职贷款审批人李年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12-16
  • 民革十三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6日以视频会议形式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听取和审议民革第十三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

    时间:12-16
  • 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研修班在重庆开班

      中新社重庆12月16日电 (记者 刘相琳)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研修班”16日在西南大学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开班,来自南亚五国的50余名学员,将学习了解中国的减贫与发展经验,探讨南...

    时间:12-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