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技助力、一案一策 哈尔滨追逃追赃不松劲不停歇

2021-12-30 09:57:5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科技助力 一案一策

  哈尔滨追逃追赃不松劲不停歇

  12月1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从塞尔维亚引渡回国的“红通人员”、外逃涉腐洗钱犯罪嫌疑人范继萍在工作人员的押解下,缓缓走下飞机舷梯。

  “直到飞机降落的那一刻,我们才放下心来。在接收、押解范继萍回国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丝毫不敢放松,确保平安顺利将其押解回国。”执行押解任务的哈尔滨市纪委监委追逃办工作人员王锳亮说。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纪委监委追逃追赃工作捷报频传,成功实现境内职务犯罪在逃人员“清零”目标。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已追回职务犯罪在逃人员45人。数字背后,是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坚定决心。

  织密追逃“协作网”

  追逃追赃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一环。哈尔滨市委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压实责任,推动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追逃追赃专项行动中,市纪委监委既是牵头抓总的指挥员,又是统筹各方的调度员,更是冲锋陷阵的战斗员。”哈尔滨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实际工作中,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和追逃办职能作用,纵向上下联动,区、县(市)分兵作战、各负其责;横向有序衔接,与检察、公安等部门密切协作、全面推进。在此基础上,印发《关于全市职务犯罪追逃追赃工作落实“十个明确”和实行“五个同步”的通知》,指导推动相关部门、单位理顺职责,持续提升工作整体性和协同性,使专项行动由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向多部门“联合作战”,攥指成拳、形成合力。为推动工作落实落地,该市纪委监委按照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要求,逐人成立专案组,一案一专班,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建立领导包案机制,包协调、包督办、包解决瓶颈问题,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今年10月,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和黑龙江省追逃办具体指导下,经哈尔滨市、尚志市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懈努力,外逃7年的“红通人员”、职务犯罪嫌疑人魏奇回国投案。哈尔滨市纪委监委精准制定追逃防逃策略,立足国内,着力做好信息收集、证据固定、关系人摸排、财产依法冻结等工作,摸清底数、完善证据链条,最终促使魏奇主动投案。

  科技助力、因人施策 打出“组合拳”

  在逃案件往往时间跨度久、有效线索缺失,且出逃人员隐匿程度深、具备较强的反调查、反侦查能力。哈尔滨市纪委监委与市公安局密切配合,将信息技术与审查调查措施结合,从科技和大数据应用上挖掘潜力。精准识“人”,运用信息技术确定人员身份;精准定“位”,抓住可疑线索,查找藏身位置;精准寻“踪”,扩大线索来源,锁定位置,实施抓捕,突破了一批尘封多年的在逃案件。

  今年4月被成功抓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原计财部会计马力,涉嫌贪污犯罪出逃23年。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协调哈尔滨市公安局成立追逃专班,克服案件时间跨度久、证据不完整、基础信息不完善等困难,追逃抓捕和补充证据同步进行。出逃后的马力曾寄回一封遗书,户籍也被家属注销,种种迹象显示马力似乎已畏罪自杀。然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已经改名换姓、“漂白”身份,变为延安“李凤”的马力终究暴露了身份。办案人员的到来,彻底粉碎了她伪造身份、远走他乡便可逃脱法律制裁的幻想。

  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坚持因人施策、因案施策,制定个性化行动方案,综合运用法律威慑、通报曝光、政策感召等手段,找准重点、组合出击,实现精准突破。积极争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支持,开展国际执法合作;通报曝光在逃人员信息,敦促主动投案;切断外逃人员财源,打财断血;密切沟通、增进信任,阐释政策法规,规劝外逃人员主动投案。

  哈尔滨市五常市八家子乡中学原会计石彦昭,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公款,于1999年畏罪潜逃。在深挖线索的同时,办案人员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在传统媒介基础上,通过新媒体持续发布石彦昭悬赏通告,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有市民在短视频平台看到石彦昭的悬赏通告后,提供重要信息,帮助确定了石彦昭逃跑方向。今年10月,在逃22年的石彦昭在沈阳市被成功抓获。

  关口前移 筑牢防逃“安全堤”

  哈尔滨市纪委监委牢固树立“防住一个就等于追回一个”的观念,关口前移,标本兼治、追防并重,构筑以人、钱、证为重点的全方位防逃体系。盯住人,加强教育,开展经常性的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等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与组织人事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对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进行严格审批,把有外逃倾向的干部列为监督重点,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看住钱,运用反洗钱资金监测,加强对跨境转移赃款行为的管控。管住证,协调配合组织部门、公安机关,集中清理违规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国(境)证照、“一人多证”、违规获取外籍身份等问题。

  同时,坚持“三不”一体推进,在追逃追赃形成强力震慑的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外逃人员归案信息,营造有逃必追的氛围,打破“贪了就跑、跑了就了”的幻想。

  “我们将继续发扬啃‘硬骨头’精神,力度不减、决心不变,持续深化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扎实开展境外追逃专项攻坚,进一步完善防逃制度机制,切断腐败分子外逃后路。”哈尔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郑国志说。

  本报记者 李沫霏

  • 相关阅读
  • 2021:同心抗疫“中国策”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题:2021:同心抗疫“中国策”  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邱冰清  最高时有200多个中高风险地区,一度波及20余个省份——这是2021年我国面临的极为严峻复杂的防控时刻。  迅速扑灭30余...

    时间:12-30
  • 赵立坚:美国支持新闻自由是假,见不得香港稳定是真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邢翀)针对美国务院日前发表声明称中方破坏香港新闻自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美国支持新闻自由是假,见不得香港稳定是真。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薛伟 摄...

    时间:12-30
  • 赵立坚:奉劝立陶宛不要再当个别大国马前卒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指出,立陶宛政府和有关政客应当多倾听国内理性声音,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再充当马前卒,为个别大国火中取栗。外交...

    时间:12-30
  • 内蒙古公安机关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已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1080份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30日电(记者 乌娅娜)30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召开的妇儿“两纲”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公安机关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1080份,有效预防家庭暴力行为的激化升...

    时间:12-30
  • 海南通报6起作风典型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元旦、春节将至,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和规矩,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全省“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现将近期查处的六起作风问题通报如下。  1. 海口...

    时间:12-30
  • 长沙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新网长沙12月30日电 (记者 傅煜)30日,“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在北京发布。长沙市再次荣登榜单,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长沙县被推选为“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

    时间:12-30
  • 2021/2022智库关注十大热点报告发布:“中美关系”“全球抗疫”话题入选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全球化智库(CCG)30日发布年度报告《CCG对话世界:2021/2022智库关注十大热点》,“中美关系”“全球抗疫”“理解中国与青年力量”等热点话题入选。  该报告根据2021年全球化智库国际对话...

    时间:12-30
  • 中国外交部:中国外长连续32年首访非洲,体现对中非关系高度重视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为保持中国外长年初首访非洲的传统,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于2022年1月4日至7日应邀访问厄立特里亚、肯尼亚、科摩罗三国。之...

    时间:12-30
  • 中国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逾12万亿元 比上年增5.8%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30日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公告》称,经核算,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21289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

    时间:12-30
  • “建”证浙江共富路:2021年度“最美建设人”揭晓

      中新网杭州12月30日电(张煜欢)12月30日,浙江省2021年度十大“最美建设人”正式揭晓。此次“最美建设人”选树活动通过行业先进典型诠释浙江建设人的“创新精神、担当意识、百姓情怀”,展现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