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功成不必在我

2022-01-04 10:16:33

来源:人民网

  “任仲平”政论短视频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功成不必在我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一代代共产党人以执着追求与坚定行动,铸就时代的精神高地,汇聚成人民政党的磅礴力量。

  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不足0.3%。地处大风口,土地沙化严重,“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在这里,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

  新中国首任右玉县委书记张荣怀,刚上任就遇到百姓逃荒,面临“右玉人能否活下去”的严峻考验。

  这个30多岁的汉子,步行一个月,走遍全县300多个村庄,终于从村民那里得到启发:植树固沙。全县“三干”会议后,张荣怀就扛上铁锹,带领全体机关干部率先植树去了。 从此,每任县委书记的办公室里,都备有一把铁锹。

  【采访:山西省右玉县绿化劳动模范 王德功】

  右玉要想富,必须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必须多植树。当时张荣怀就说,要想让群众植树,首先干部带头,所以从县委书记做起,从机关干部做起。

  第五任书记庞汉杰明确提出,植树造林要抓紧,管林护林要跟上;第十一任书记常禄,带领科研人员改良树种,使人工林面积倍增;第十二任书记袁浩基,坚决顶住“缓种树、快挖煤”的压力,坚持认为“不种树就是千古罪人”;第十三任书记姚焕斗,离任时只拿走那把磨短了半寸的锹……

  今天的我们已无法想见当年的艰辛,但这位百岁老人的双手,却为我们翻开了右玉沧桑的历史。

  【采访:山西省右玉县造林功臣 伊小秃】

  种树的时候用镐头刨地,(攥得手)变形了,六个沟、四个洼,原来四千多亩土地都栽树了。

  70多年来,中共右玉县委带领全县人民为生存而绿化、为发展而绿化、为生态文明而绿化……21任县委县政府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不渝,久久为功,使今天的右玉变成拥有150万亩绿地的“塞上绿洲”。

  【采访:中共山西省右玉县委原书记 吴秀玲】

  每一任县委书记在种下这棵树的时候,你是享受不到它的绿色的,当它成活、成材,肯定是在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八年之后,需要有一个“功成不必在我”的这种情怀。

  右玉人种树,种下的更是一种精神,升华为一种人生境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屡屡告诫我们的:“功成不必在我”。

  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

  翻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每一页上所镌刻的每一个光辉的名字,无不震撼着今天的我们——

  李大钊,本是煌煌上庠的名教授,每月数百元大洋,生活十分优裕,但他却以生命之躯撞响旧世界的丧钟。他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瞿秋白,曾是才华横溢的柔弱书生,翻译则蔚然成文,治印则卓然成家,本可为渊博学者、文化巨匠,但他却振臂一呼,刺向黑暗……

  方志敏,在身陷囹圄的绝境中,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

  ……

  他们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无数人汇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私的牺牲者。

  “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仍有赤子之心,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光焰万丈。

  水打山崖,风过林海。一百年来,信仰在奋斗中淬火,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行的足迹,构成了一个国家为强大而探索的思想史,也构成了一个民族为复兴而奋斗的心灵史——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接续奋斗中,在永远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人间正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相关阅读
  • 郑州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9例

      (抗击新冠肺炎)郑州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9例  中新网郑州1月4日电 (记者 韩章云 李超庆)记者从1月4日晚间举行的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二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1月3日郑州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2例新...

    时间:01-04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措施 规范权力运行更大程度利企便民  决定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推动监管更加公平有效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4日...

    时间:01-04
  • 西安战“疫”进行时:在陕台商、台企累计捐资捐物近300万元

      中新网西安1月4日电 (张一辰 姚爱民)“非常感谢陕西省台办的帮助,使我们不受疫情影响,顺利完成几处非常有历史价值和新闻价值的采访报道。期待明年再访长安,陕台两地情谊永坚。”台湾旺旺中时文化传媒记者方伟...

    时间:01-04
  • 稳字当头 迎难而上——部门地方稳经济政策密集落地扫描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题:稳字当头 迎难而上——部门地方稳经济政策密集落地扫描  新华社记者  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一些地方财政收支和保民生压力加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

    时间:01-04
  • 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在拉萨开幕

      中新网拉萨1月4日电 (记者 冉文娟 赵朗 贡嘎来松)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4日在拉萨开幕,2022年西藏“两会”全面启幕。  会上,西藏自治区代理主席严金海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2021年...

    时间:01-04
  • 《了望》刊发文章:冰天雪地淘金记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1月3日出版的《了望》新闻周刊第1期在“治国理政纪事”专栏刊发报道《冰天雪地淘金记》,生动展现了吉林省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抓住北京冬奥会契机,...

    时间:01-04
  • 西安记“疫”里的“台湾印象”:各尽其能 同心战“疫”

      (抗击新冠肺炎)西安记“疫”里的“台湾印象”:各尽其能 同心战“疫”  中新社西安1月4日电 题:西安记“疫”里的“台湾印象”:各尽其能 同心战“疫”  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看到西安的疫情,心里很难受...

    时间:01-04
  • 东西问·解密丨文物外交50年,中国如何与世界互相“展”与“览”?

      (东西问)解密|文物外交50年,中国如何与世界互相“展”与“览”?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题:文物外交50年,中国如何与世界互相“展”与“览”?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鲍安琪  1971年,尚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

    时间:01-04
  • 西安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758例 已治愈18人

      中新网西安1月4日电 (杨英琦)记者4日从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年12月9日零时至2022年1月3日24时,该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758例。目前,所有病例均已转运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3日...

    时间:01-04
  • 西安为何实行集中隔离?官方回应

      中新网西安1月4日电 (杨英琦)“近3日,确诊病例主要从集中隔离和封控的楼栋、区域发现,说明我们封控区域以外的地区传播风险在降低。”西安市疾控中心主任陈保忠4日表示。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西安市政府供图 ...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