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社会全民行动策略

2022-01-10 17:46:42

来源:光明网

  作者:陶希东(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日趋严峻,自然灾害和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明显增加。共同推动能源消费转型、生活方式革新,协同推动绿色、健康、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共塑更加清洁、美丽的人类生态家园,是当今全球每个国家必须高度负责、共同面临的集体行动任务。中国作为一个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中后期的全球发展中大国,尽管2019年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8%,但我国碳排放量总量依然巨大,实现绿色转型的压力依然巨大。

  在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面前,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立足“十四五”时期以及2030年前、2060年前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十个方面,对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路线图”“进程表”。同时,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这预示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面临着环境保护的“一场硬仗”和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实际上,这也是一次关乎全方位(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地域、各群体的深刻制度变革、技术创新和行为重塑行动,离不开全社会所有群体的共同参与和积极行动。尤其是,除了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外,拥有最大消费市场的14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双碳”目标最终能否真正达成。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四大旨在全民参与的行动方略着手,助推我国“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一是强化绿色低碳教育,让绿色发展理念入心入脑。当前,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让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思想决定行动,碳达峰、碳中和更需要人们具备强烈的绿色意识。建议开展更加务实、高效的全民绿色低碳教育,提高人们对绿色发展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知度、参与度,让低碳绿色理念入心入脑,为全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其中特别要做好“从娃娃抓起”,培养绿色原住民一代。

  二是弘扬践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树立奉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人类消费活动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14亿人组成的一个超大规模市场,任何过度消费抑或浪费行为,势必给减碳带来额外的压力。勤俭节约、勤俭持家、勤俭治国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作为个体或家庭,在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既要注重积极、适度的合理化消费,更要用中华优秀文化滋养每个人的精神和心灵家园,引导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美好生活的同时,要时刻不忘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的深刻教训,杜绝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行为,着力破除奢靡铺张的歪风陋习,尤其是在水煤气电、粮食、饮食等领域,全面形成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的良好风尚,居安思危,共筑安全绿色发展的坚强屏障。

  三是全方位推广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积极开展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治理行动,全方位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产业链,促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其中,个体、家庭等作为重要消费主体,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具体而言,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活动,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让垃圾分类成为现代生活新时尚。其次,国家利用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鼓励市场扩大绿色低碳产品(节电节能高效、无污染)的供给力度,引导消费者在住房、交通、居家生活等领域,优先选择购买使用节能降碳的绿色产品,为国家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供基础。再次,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种植,扩大有机绿色食品的供给,引导人民群众注重餐饮营养结构,自觉养成以天然有机食物、蔬菜、水果等为主的绿色饮食习惯,从而带动绿色农业、绿色畜牧业发展,帮助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

  四是全面支持共享经济、共享城市建设,构筑科技支撑的现代绿色新生活。如今,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下,在交通、住房、消费等领域出现的共享经济、互联网平台经济,无疑是帮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也是数字时代人们绿色生活的新选择。据此,全国各地要依法规范和引导交通、住宿、办公、出行、社区服务等各领域,加大共享经济发展,构筑更有价值、更有效益的共享平台,在推动供需无缝对接的同时,要最大程度地整合配置和有效利用多余的闲置资源,实现物尽其用,让更多人通过共享经济平台,拥有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的数字绿色生活。

  • 相关阅读
  • 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导向 如何做好下半篇文章?

      扭转“唯分数”导向,如何做好下半篇文章  1月10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简称《指南》),要求着力克服普通高中办学中“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加快建立...

    时间:01-11
  • 创业艰难百战多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与艰辛探索

      创业艰难百战多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与艰辛探索 本报记者 吕立勤 梁剑箫  1956年,以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起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同时也开启了...

    时间:01-11
  • “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总书记和我握过手)  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我在内,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勤务员。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

    时间:01-11
  • 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思想纵横)

      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思想纵横)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党团结...

    时间:01-11
  • 深入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入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我们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

    时间:01-11
  • 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

      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1月1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  王毅说,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俄关系奋发笃行、亮点纷呈的一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保持...

    时间:01-11
  • 备案审查为地方立法探索提供支持

      备案审查为地方立法探索提供支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支持型”备案审查案例□ 本报记者  朱宁宁  2021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于去年底亮相。延续以往的惯例,这份报告披露了多起典型性案例。其...

    时间:01-11
  • 畅叙友谊 促进和平 开启互利合作新篇章——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就访问非洲三国和亚洲两国接受中央媒体采访

      畅叙友谊 促进和平 开启互利合作新篇章——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就访问非洲三国和亚洲两国接受中央媒体采访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1月1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结束对厄立特里亚、肯尼亚、科摩罗、马尔代夫、斯...

    时间:01-11
  • 王毅同沙特外交大臣会谈:愿同沙方拓展新能源等领域合作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0日在江苏无锡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务实合作和多边协调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王毅表示,费萨尔是新年第一位访华的外长,体...

    时间:01-11
  • 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项目

      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项目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安蓓)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

    时间:0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