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武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迎来“开门红”

2022-01-19 06:22:02

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迎来“开门红”

  □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通讯员周钢 吴宝申

  1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发改委获悉,武汉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在武汉经开区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现场举行,199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277.3亿元,其他各区设立分会场并同步举行开工活动。

  ■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实现“开门红”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集中开工的199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产业关联度高、涵盖领域广、引领带动强,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68个,总投资807.43亿元,占比为24.6%;现代服务业项目50个,总投资1578.3亿元,占比为48.2%;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51个,总投资747.5亿元,占比为22.8%;社会民生及其他项目30个,总投资144.12亿元,占比为4.4%。

  “武汉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实现‘开门红’。”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袁云光说,武汉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要要求,在“稳”的基础和前提下,能快则快、质量并进,以更加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以更好的“稳”和“进”闯关过坎,此次集中开工,快速精准打出稳经济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激发市场和消费主体动力,展现武汉努力实现开局企稳、全年固稳。

  ■ 集中开工项目

  体量大、动能新、能级高、支撑强

  市发改委表示,武汉市一季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主要有四大特点。

  一是体量大,项目投资强度达到16.5亿元/个,其中100亿元及以上项目7个,50亿元—100亿元项目9个,合计总投资1516.3亿元,占全部项目的46.3%。

  二是动能新,华星光电第6代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产项目、楚能4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中国核电运行技术创新研究与保障基地项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40个,总投资564.1亿元,占全部项目的17.2%。

  三是能级高,中国电子云全球总部、东软睿驰南方基地、光谷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中心、新荣TOD天街综合体项目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项目22个,总投资652亿元,占全部项目的20%。

  四是支撑强,武汉经天门至宜昌高速公路武汉至汉川段、京港澳高速公路鄂豫界至军山段改扩建工程、龙阳湖南路工程、南湖片区水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等城市圈同城化、提升城市承载力项目51个,总投资747.4亿元,占全部项目的22.8%。

  ■ 先进制造业展现勃勃生机

  一季度集中开工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过100亿元的项目就有两个,其中武汉华星光电再投巨资150亿元,对现有第6代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进行扩产改造,拟采用VR技术、触摸屏技术等,主要生产车载显示器、VR显示面板等,项目建成后增加4.5万片/月。预计2024年12月竣工。

  位于江夏区的楚能4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购置电池生产线10条,主要建设厂房、研发试制中心、行政办公楼以及相关附属配套用房等。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总投资63亿元,建设内容涵盖全球总部、商业中心、越野试驾场景、先进制造中心、越野基地等,包括先进智造中心、越野基地、总部办公及商业展示中心三大板块;新建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试验中心及体验中心、越野体验赛道和测试跑道等配套设施;项目规划产能10万辆,拟于2023年投产。该项目致力于发展成为高端电动越野文化领先者,契合湖北省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的需求,助力技术产业升级,打造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汽车产业乃至用车生态集群,助力打造武汉经开“中国车谷”。

  ■ 拼出开门红,各部门在行动

  目前,武汉全市各区、部门、企业拼搏“开门红”在行动。1月15日上午,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攻坚誓师大会举行,东湖高新区表示,锚定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目标,奋力跑好“第一棒”,努力把湖北东湖科学城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1月17日上午,空港新城创智会展园(空港中心三期)质量誓师大会暨示范区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建设者们在这里表示,一定要同心同德、勤勉进取、精益求精、高质高量完成项目建设,助力空港新城区域产业导入及升级。

  ■ 起步就是冲刺,“三抓三力”再续精彩

  据了解,下一步,武汉市将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部署,树牢“开局就是决战”意识,铆足“起步就是冲刺”劲头,埋头苦干,真抓实干,重点做好“三抓、三力”。

  一是抓高效率,全力推进建设。聚焦一季度“开门红”,着力在要素保障上下真功夫,以一季度“开门红”为“再续精彩”争取主动,力争一季度全市投资增长20%以上。

  二是抓高水平,聚力招引项目。聚焦“965”产业体系和产业地图,盯住头部企业,盯死百亿项目,尽快在重大产业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国内外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力争全年招引工业项目4000亿元以上。

  三是抓高标准,合力营造环境。聚焦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锚定标杆城市,积极推进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大力优化联合验收实施方式,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加快建立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当好全天候不打烊的店小二,着力让企业放心投资、专心建设。

  [4版]

  • 相关阅读
  •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胡璐)国家林草局19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我...

    时间:01-19
  • 广西法院依法惩处腐败犯罪 追缴罚没财产3.25亿

      中新网南宁1月19日电 (记者 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海龙19日在南宁介绍,2021年,广西法院系统依法惩处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罪案430件487人,其中原为省部级1人,厅局级9人,县处级33人...

    时间:01-19
  • 春运开启!“橄榄绿”温暖守护回家路

    2022年春运已于1月17日起正式拉开大幕据交通部门预计今年的春运从1月17日起至2月25日结束共40天春运发送旅客将达11.8亿人次在全国各大交通枢纽和重要交通线上武警官兵全时值守守护万千旅客出行平安1从17日早上8点开始...

    时间:01-19
  • 江苏政协委员建议搭建长三角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中新网南京1月19日电 (记者 朱晓颖)19日,正在南京出席江苏省政协会议的该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苏州市委专职副主委谢剑峰认为,长三角人才建设亦要一体化,建议搭建长三角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支持设立“人才飞地”...

    时间:01-19
  • 新春走基层|春运,高原复兴号首次加入!

      1月17日是春运首日,高原复兴号C881次列车上,旅客与乘务员倾情互动,共同迎接2022年春运,开启高原复兴号在世界屋脊的首次春运。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客流集中、人员流动性增强的...

    时间:01-19
  • 新春走基层|铁路“探伤者”

      1月17日,2022年春运拉开帷幕,远在他乡的游子纷纷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踏上回家的路。  在夜幕下,工作人员顶着冬日凛冽的寒风行走在铁轨上,细心修复钢轨的伤损,他们是铁路“探伤者”。  记者:孙敏  报道员...

    时间:01-19
  • 新春走基层|用“脚”踏牢相国寺储气库的“生命线”

      央广网重庆1月18日消息(记者白刁尹 通讯员刘燕 谭沁心)新春伊始,记者前往重庆市北碚区和渝北区交界的大山深处,探访西南地区首座地下储气库——相国寺储气库。现场检查(央广网发 刘燕摄)  作为国家天然气...

    时间:01-19
  • 在铁路网最北端挥洒青春

      在铁路网最北端挥洒青春  【新春走基层·各地见闻③】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1月14日14时50分,腊月十二,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气温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加格达奇工务段盘古线路车间线路工王洪恩和7名工友,蹚...

    时间:01-19
  • 【新春走基层】第一书记的“年货礼包”

      1月17日一大早,一辆满载大米、食用油、春联、灯笼等物品的三轮车从河北赤城县申沟村村委会大院开出。车上是驻村第一书记李骁为村民准备的年货。在通知村民领取前,他决定先去看望几位驻村工作队重点帮扶的老人。...

    时间:01-19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4713.6万剂次

      中新网1月19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1月1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4713.6万剂次。...

    时间:0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