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为“天宫”建家园——揭秘中国空间站的“装修”团队

2022-01-19 10:56:41

来源:华西都市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空天科技正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领域之一。2021年,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四川航天作出了哪些贡献?

  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我和我的天宫”报道组走进位于成都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了解太空温馨家园是如何建造的,又有哪些中国特色?

  地面装修“搬”上天

  航天员在失重的情况下怎么睡觉?他们的生活环境如何?据了解,中国空间站拥有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等6个区域,其中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日常的生活起居。

  “用‘高级装修’来形容我们的工作最贴切,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地面的装修搬到天上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宇航产品副主任设计师邬瓦尼说。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不断思考、摸索,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安置设备,以及让宇航员更加舒适、安全地生活。”回忆起多年前的工作场景,邬瓦尼说,项目刚开始时,大伙儿都以为不会特别复杂,就是把地面的装修搬到天上去,“但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很多东西搬上太空后根本没法用,布置一个新家困难重重。”

  这个困难不仅是到处寻找材料,还要研制新材料。比如说卫生区的门,其重量指标十分严苛,并且在密闭的空间环境里,材质要具有遮光、防水、抑菌等功能。邬瓦尼说,为了设计出一扇适合空间站卫生区的门,工作人员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建材城寻找材料。不仅如此,他们还走访了各大航空公司,参考飞机卫生区的门。两年后,通过自发研制材料,最终设计出了一款满足要求的扇形折叠门。

  除了门的设计,睡眠区的设计也是一大亮点。邬瓦尼说,为了让宇航员有家的感觉,3个独立睡眠区都有可观察舱外景色的舷窗,且每个睡眠区分为两层,上层用于休息,下层可放置私人物品。

  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宇航型号技术负责人陈粤海介绍,和国际空间站相比,中国空间站更加人文化,例如睡眠区专门设计有可以放置宇航员私人物品的储物柜。此外,设计师还设计出多功能支架,可固定电脑、手机、ipad、书籍等物品。

  色彩光照等都是“量身定制”

  与国际空间站相比,中国空间站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并且具有中国特色。据介绍,中国空间站内的色彩、光照等都是为中国航天员“量身定制”的,还有独特的天地区分设计。

  在失重环境下,最让人不适应的是没有“天地之分”。在空间站“天”的设计上,设计师通过壁纸颜色和纹路的不同,营造出天上地下的环境;睡眠区也采用了横向布局,使得航天员在视觉上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此外,一些小装饰也体现了设计师区分“天地”的用心,利用空间站特有的中国结结穗朝向,体现出地面。

  中国空间站的亮点不止于“天地区分”,还有很多实用的“明星产品”,太空冰箱就是其中一个。

  “把冰箱搬到天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地面上的空调压缩机到了太空无法正常使用。”陈粤海说,光是论证就花了一两年,之后经过无数次实验,最终用半导体技术“热电制冷”的原理代替压缩机,实现天地之间的冷链运输。

  陈粤海说,放置药品和食物的冰箱温度设置为4摄氏度,体积为30升;放置生物组织材料的冰箱温度设置为零下20摄氏度,体积为50升。

  “与国际空间站相比,中国空间站简洁大气,更具有人文关怀。”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原宇航室主任彭志会说,2021年6月,亲眼目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和核心舱后,这群地面的航天人更加坚信,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将更具科技感和舒适感,是一个更具中国特色的空间站。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邹阿江

  • 相关阅读
  • 山西夺命金矿背后的职业“洗洞”人

      山西夺命金矿背后的职业“洗洞”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赵翔  发于2022.1.17总第1029期《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12月31日,阳历新年前一天,刘某艺的哥哥站在山西省绛县殡仪馆火化房旁,他点燃一支香烟...

    时间:01-19
  • 被通报“三乱”的华北县城

      被通报“三乱”的华北县城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惟杉  发于2022.1.17总第1029期《中国新闻周刊》  “霸州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艰难时刻”。一位接近霸州市政府的人士如此向《中国新闻周刊》描述他的感受...

    时间:01-19
  • 火山喷发会减缓气候变暖吗?气象专家回应

      火山喷发会减缓气候变暖吗?气象专家回应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中国气象局消息,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的火山猛烈喷发,从1月15日由风云四号B星数据制作的1000米分辨率...

    时间:01-19
  •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湿地植物达2258种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湿地植物达2258种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余璐)1月19日,在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发布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国际重要...

    时间:01-19
  • 三秦故事 | 做好“守护者”“供给站”“先遣队”

      2021年12月,咸阳疫情防控拉响警报。全市8.5万余名党员主动请战,市直机关6800余名党员组成93支志愿者队伍,深入街道、社区、路段开展志愿服务,1095个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队,齐心协力奋战在抗疫第...

    时间:01-19
  •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胡璐)国家林草局19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我...

    时间:01-19
  • 突破4万亿元!2021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5%

      1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

    时间:01-19
  • 浙江两院工作报告均提及扫黑除恶:尽锐出战护航共富

      中新网杭州1月19日电(方堃)浙江省两院工作报告19日提请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两份报告均对2021年“扫黑除恶”进行总结,强调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浙江省高...

    时间:01-19
  • 课后“空档期”变“成长加油站”——重庆“双减”带来新变化

      新华社重庆1月19日电 题:课后“空档期”变“成长加油站”——重庆“双减”带来新变化  记者柯高阳  “这道麻婆豆腐色香味俱全!”“我觉得宫保鸡丁更好吃……”学期末,重庆市沙坪坝区滨江小学的厨艺课迎来...

    时间:01-19
  • 新春走基层 | 云南昆明春运首趟“扫雷车”巡行记

      刘佩简?耿源苑?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  在2021年1月17日春运首日的凌晨3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昆明南工务段添乘组工长王涛,穿好制服准备出工。云南铁路春运首趟“扫雷车”此时也正蓄势待发。  10分钟后,王涛...

    时间:0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