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观察|上海GDP突破4万亿,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加快落实

2022-01-20 10:56:3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诞生了两个“四万亿”城市。

  1月20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2021年上海市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达到4.32万亿元,同比增长8.1%。

  在此之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披露,北京2021年GDP突破4万亿。

  上海三大产业实现高增长

  北京、上海GDP双双跨越4万亿,意味着四大一线城市中,京沪经济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上海GDP突破4万亿意味着经济发展迈入一个新阶段,更有助于将上海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中国GDP前十强城市中,长三角有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粤港澳大湾区有广州和深圳,京津冀的代表是北京,中西部则有重庆、成都和武汉。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这些城市经济发展都颇为强劲,背后的一个“密码”是制造业强势回暖。

  经济学人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苏月向澎湃新闻表示,北京与上海尽管服务业占比都极高,两个城市能够成功“晋级”的关键因素仍在于,都留有很强的工业部门,且一直在极力避免产业空心化。从数据上看,北京今年的工业部门得益于疫苗生产,这将继续利好北京未来2-3年的发展;上海则积极布局战略产业如集成电路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等。

  上海近年来全力推进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强化新赛道布局和终端带动,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新兴产业上表现突出。2021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18.3%;全社会研发经费指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1%左右。

  破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

  2021年上海更加注重依靠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个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四大功能”进一步强化。在沪国家实验室建设顺利推进,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开工建设,张江科学城完成扩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加快落实,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高端通用图形芯片实现量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运行,8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神舟十二号、天和核心舱、天问一号等重大任务保障有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结果全国领先,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4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

  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上海代表了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方向,当地极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吸引了高新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生命科学、新能源等企业将研发中心迁入上海。

  同时,上海深入落实“金融30条”,出台实施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支持政策、推动首家外资独资券商等一批金融业开放项目落地,推出原油期权、债券通“南向通”、“玉兰债”、碳中和债、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持牌金融机构新增58家,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突破2500万亿元、增长10.4%。

  王丹表示,上海一直以来是中国的商业和制造业中心,在过去10年中逐步过渡至高端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形成高度市场化的金融中心。上海有中国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和中产阶层,从而推动了消费和服务行业总部扎堆。

  上海经济规模越大,长三角其他城市也将受益

  在全球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都市圈作为各类要素集聚交流的空间载体,构成了内外双循环的基本单元。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处核心区的上海大都市圈,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上海大都市圈由上海及周边8个城市(苏、锡、常、通、甬、嘉、湖、舟)构成,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承载了长三角三分之一的人口与二分之一的GDP。

  钟辉勇表示,上海成功“晋级”的关键因素包括中央对上海的政策支持、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度的经济开放等。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家重点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包括上海在内的一线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生产要素的高效集聚,一线城市能够发挥支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的关键作用,同时也能在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起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及6个东盟国家率先生效。作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实践,RCEP协定在市场准入和规则协调方面有着许多新特点,其中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城市,上海是中国对RCEP的主要贸易地区,RCEP成员也是上海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来自上海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RCEP区域贸易占上海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41.4%和28.4%,而上海对RCEP区域的进出口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3.7%和7.7%。

  苏月认为,上海的经济规模越大,也会使得长三角其他城市受益,因为长三角城市间发展更均衡。RCEP生效落地也是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的进出口和国际合作的长期利好因素。

  • 相关阅读
  • 广东将纵深推进大湾区建设 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中新网广州1月20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日在广州开幕,广东省代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22年广东要纵深推进“双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

    时间:01-20
  • 云南输入性疫情全部“动态清零” 守住本土疫情不外传底线

      新华社昆明1月20日电(记者字强、浦超)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是防控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的前沿阵地。自疫情发生以来,云南全面落实边境管控措施,党政军警民10多万人坚守边境一线,历史性建成边境人防、物防、技防立...

    时间:01-20
  • 习近平再提“大船论” 指引后疫情时代前行方向

      热解读|习近平再提“大船论” 指引后疫情时代前行方向  热解读 “不论风吹雨打,人类总是要向前走的。”  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  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前...

    时间:01-20
  • 【每日一习话】改革开放铸就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习近平: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这段话出自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

    时间:01-20
  • 民进江苏省委建议:产后一年允许女职工远程办公、停薪留职等

      民进江苏省委向正在进行的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关于有效提升生育意愿的建议》,建议在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发展普惠托育托管服务、完善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等方面多策并举,提升生育意愿。  提案指...

    时间:01-20
  • 人口学家:中国要采取符合国情的措施提振生育水平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20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的人口体量非常庞大,不能照搬其他国家应对低生育率的经验,要采取符合国情的措施、探索自己的经验。  当日,中...

    时间:01-20
  • 中国环境记协2022年会倡议:凝聚力量 攻坚同行

      1月19日,以“凝聚力量 攻坚同行”为主题的中国环境记协2022年会暨三届四次理事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环境记协副主席,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教司司长刘友宾宣读倡议书。中国环境记协副主席,生态环境部新闻...

    时间:01-20
  • 陕西加强职务犯罪审判 2021年判处强小安等厅局级干部21人

      中新网西安1月20日电 (记者 张一辰)陕西官方20日公布,2021年陕西全省法院审结一审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269件347人。其中,严惩重大职务犯罪,判处西安市政府原副市长强小安、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赵永...

    时间:01-20
  • 重庆两会频提海外交流合作 “国际范”更足

      中新社重庆1月20日电 (梁钦卿)打造重庆“第一街”、建设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建立新加坡农产品直供基地……正在此间举行的重庆两会上,多位代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都提到海外合作,让2022年重庆两会...

    时间:01-20
  • 李彬等五人当选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图为大会闭幕。 俞靖 摄  中新网南宁1月20日电 (黄令妍)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相关人事事项,补选自治区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  会议经过选举,补...

    时间:0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